一种温室大棚钢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6658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钢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管体构成,管体包括连接部和两端的插入部,所述连接部和钢管外径相等,所述插入部外径和钢管内径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可以提高安装温室大棚钢结构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可以大圆弧弯曲拱管;使用卷膜管、纵管可多根连接为一根,取代了现场焊接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大棚钢管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钢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温室工程钢结构型一般跨度为6米至12米,温室长度为30米至120米,所用拱管、卷膜管、纵管材料多为直径25mm、直径32mm、直径40mm,壁厚为1. 5-2毫米,简称薄壁管,管材出厂长度多为6米。在温室建造时,需将6米管接长至温室长度,接头处有一定的强度,外表平整,无凸起,整根钢管转动时有一定的连接强度,可传递动力,如卷膜降温通风时,即可转动卷膜,要求直线度肉眼观测几十米长应在同一直线上,无明显弯曲。拱管接长后,在弯管机上弯形为6至12米跨度的圆弧,接头铆接处不得凸起,有一定的强度,不能有松脱现象。现生产商多为现场焊接,工作量大,不能弯曲,效率较低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温室大棚钢管连接结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温室大棚钢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管体构成,管体包括连接部和两端的插入部,所述连接部和钢管外径相等,所述插入部外径和钢管内径相等。所述钢管上设置有铆接点,使钢管与连接件相固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可以提高安装温室大棚钢结构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可以大圆弧弯曲拱管;使用卷膜管、纵管可多根连接为一根,取代了现场焊接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钢管;2连接件;21连接部;22插入部;3铆接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述如图1、2所示,一种温室大棚钢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I和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由管体构成,管体包括连接部21和两端的插入部22,所述连接部21和钢管I外径相等,所述插入部22外径和钢管I内径相等。如图1所示,所述钢管I上设置有铆接点3,使钢管I与连接件2相固定。本技术的安装工艺步骤所述连接件2用滚压工艺或冲床,用收缩模具将连接件插入部22收缩为外径等于或略小于钢管I内径,而连接部21保持原直径大小,将插入部22插入需接长的拱管或卷膜管等钢管的管孔上,两根钢管由一个连接件2连接,再用铆接钳夹住连接件插入部22外的钢管,夹紧铆接,一个面铆4一6个点,转90°度错位再铆接4—6点,使连接件2和钢管I铆接牢固,此时钢管I上留有8-12点铆接点,两根钢管I连接完毕;制大棚顶部的拱管时,可以直接将连接好的钢管进行弯形。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室大棚钢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管体构成,管体包括连接部和两端的插入部,所述连接部和钢管外径相等,所述插入部外径和钢管内径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20 CN 201210169785.61.一种温室大棚钢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三兴温室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