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岩隙水抽水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6494 阅读:3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8:47
地下室岩隙水抽水套管,以有效解决水泵位置的防水隐患和保持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包括:下部环向和纵向间隔开设有透水孔(11)的钢套管(10),该钢套管(10)的中部焊接有钢板盖板(12),并在钢板盖板(12)与钢套管(10)上端口之间焊接有环状止水钢板(13)。(*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排水,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岩隙水抽水套管
技术介绍
基坑开挖工程中通常采用在基坑四周打降水井的降水方式,如果地下水为基岩层间岩隙水,无固定的流向,常规方法是在基坑内利用集水坑用水泵抽水。排水过程中工程需要施工基础,包括垫层施工、防水施工、绑扎钢筋、混凝土浇筑等。如何保证基坑一直保持降水但同时不阻碍施工,最后如何处理水泵位置的收头构造是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岩隙水抽水套管,以有效解决水泵位置的防水隐患和保持基础结构的完整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地下室岩隙水抽水套管,其特征是它包括下部环向和纵向间隔开设有透水孔的钢套管,该钢套管的中部焊接有钢板盖板,并在钢板盖板与钢套管上端口之间焊接有环状止水钢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基坑施工期间能起到了明排水,集中排水的效果,保证了施工作业面,并有效地解决了水泵位置的防水隐患和保持基础结构的完整性。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图1是本技术地下室岩隙水抽水套管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地下室岩隙水抽水套管排水完成后的状态示意图。图中示出零部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钢套管10、透水孔11、钢板盖板12、环状止水钢板13、上钢板盖板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的地下室岩隙水抽水套管包括下部环向和纵向间隔开设有透水孔11的钢套管10,该钢套管10的中部焊接有钢板盖板12,并在钢板盖板12与钢套管10上端口之间焊接有环状止水钢板13。参照图2,所述钢套管10在排水完成后,向其内腔灌注混凝土,并焊接封闭上端口的上钢板盖板14。参照图2,排水时将水泵放置于钢套管10,集水坑地下水通过透水孔11进入钢套管10。钢板盖板12用做集水坑盖板,呈矩形,与集水坑平面尺寸相适配,其焊接位置与集水坑低于基坑坑底的高度相适配。环状止水钢板13与基础钢筋焊,并起着作固定套管钢套管10的作用。排水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时抽出水泵并马上用混凝土封闭钢套管10内腔,并在钢套管10上端口部焊接上钢板盖板14,做收头处理,然后浇筑基础上部一定高度的混凝土。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地下室岩隙水抽水套管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地下室岩隙水抽水套管,其特征是它包括:下部环向和纵向间隔开设有透水孔(11)的钢套管(10),该钢套管(10)的中部焊接有钢板盖板(12),并在钢板盖板(12)与钢套管(10)上端口之间焊接有环状止水钢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室岩隙水抽水套管,其特征是它包括下部环向和纵向间隔开设有透水孔(11)的钢套管(10),该钢套管(10)的中部焊接有钢板盖板(12),并在钢板盖板(12)与钢套管(10)上端口之间焊接有环状止水钢板(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柱明倪贵诗张华宇杨勇方伟刘彦陈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