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铜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607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镀铜槽体,包括第一镀铜腔、第二镀铜腔、泵、盖板、收液槽及排气管;第一镀铜腔与第二镀铜腔连通,泵设置在第一镀铜腔上;盖板倾斜设置在第二镀铜腔上,收液槽设置在第二镀铜腔一侧并与第二镀铜腔连通,盖板靠近收液槽的一端高于盖板远离收液槽的一端;排气管设置在收液槽上并与收液槽连通。泵将溶液抽入镀铜槽体中,在泵抽入溶液的过程中产生酸雾,酸雾从第一镀铜腔进入到第二镀铜腔中并上升到盖板。根据科恩达效应原理,酸雾沿盖板向上移动,到达与盖板连通的收液槽中。酸雾进入收液槽中后部分液化并储存在收液槽中,其余酸雾由排气管排出。排气管与外界的管道相连,即可对酸雾废气集中处理,避免破坏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镀铜槽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焊丝镀铜生产工艺中,工作人员将经过拉拔的焊丝收卷到工字轮上,然后再用转运的方式统一镀铜。镀铜工艺依次包括碱洗电解-酸洗电解-活化-镀铜-第一次水洗-中和-第二次水洗-第三次水洗-烘干-定径抛光-收线。现有技术的镀铜步骤中,当往镀铜槽体中添加溶液时,多会产生酸雾,酸雾的存在不仅影响镀铜的质量,又由于酸雾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味道,破坏环境且对人体有害。因此,如何处理焊丝镀铜过程中产生的酸雾,确保酸雾不影响镀铜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镀铜槽体,能够集中处理酸雾,确保酸雾不影响镀铜质量,且不破坏影响环境,对人体造成危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镀铜槽体,包括第一镀铜腔、第二镀铜腔、泵、盖板、收液槽以及排气管;其中,所述第一镀铜腔与所述第二镀铜腔连通;所述泵设置在所述第一镀铜腔上;所述盖板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镀铜腔上,所述收液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镀铜腔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镀铜腔连通,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收液槽的一端高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收液槽的一端;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收液槽上并与所述收液槽连通。作为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镀铜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镀铜腔、第二镀铜腔、泵、盖板、收液槽以及排气管;其中,所述第一镀铜腔与所述第二镀铜腔连通;所述泵设置在所述第一镀铜腔上;所述盖板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镀铜腔上,所述收液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镀铜腔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镀铜腔连通,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收液槽的一端高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收液槽的一端;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收液槽上并与所述收液槽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铜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镀铜腔、第二镀铜腔、泵、盖板、收液槽以及排气管;其中,所述第一镀铜腔与所述第二镀铜腔连通;所述泵设置在所述第一镀铜腔上;所述盖板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镀铜腔上,所述收液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镀铜腔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镀铜腔连通,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收液槽的一端高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收液槽的一端;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收液槽上并与所述收液槽连通。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蜀元代维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品线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