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取量瓶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511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7:58
一种自动取量瓶盖装置,包含一瓶盖,及一设置于瓶盖内的取量单元。瓶盖界定出一容置空间且具有一进料口及一出料口。取量单元界定一第一取量空间、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一通孔。取量单元能相对于瓶盖旋枢转而操作于一第一进料位置及一第一出料位置。于第一进料位置,第一取量空间经由第一开口及进料口连通于瓶子的内部空间,且不连通于外部。于第一出料位置,第一取量空间经由第一通孔及出料口连通于外部,且不连通于瓶子的内部空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取量瓶盖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瓶罐容器所装的粉末,如要取得都是以汤匙伸入容器中挖取,但如此会产生两项问题,其一当容器中粉末的量少于一定量后,会因瓶口小且瓶子深,而使得挖取粉末不易,造成不便,其二 通过手持汤匙伸入容器内挖取,会导致重复性的细菌感染,造成卫生上的严重问题,因此本案技术人遂思及,若能发展出一种新的瓶盖装置,其具有自动取量的功能,能供使用者便于定量地取得瓶子内的内容物,将能解决以上两项问题,进一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定量地取得瓶子内的内容物的自动取量瓶盖装置。本技术瓶盖装置,适于设置于一瓶子的一瓶嘴,该瓶子界定出一内部空间,该瓶盖装置包含一瓶盖、一取量单元。该瓶盖盖合于该瓶嘴并界定出一容置空间,且具有一进料口及一出料口。该容置空间经由该进料口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且经由该出料口连通于外部。该取量单元,枢设于该瓶盖并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取量单元界定出一第一取量空间及连通于该第一取量空间的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一通孔。该取量单兀能相对于该瓶盖枢转而操作于一第一进料位置及一第一出料位置。于该第一进料位置,该第一取量空间经由该第一开口及该进料口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且不连通于外部。于该第一出料位置,该第一取量空间经由该第一通孔及该出料口连通于外部,且不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较佳地,该取量单元还能操作于一关闭位置。于该关闭位置,该取量单元封闭该瓶盖的进料口,使该容置空间不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且该第一取量空间不连通于外部。较佳地,该取量单元还界定出一与该第一取量空间大小不同的第二取量空间,及连通于该第二取量空间的一第二开口与一第二通孔。该取量单元还能操作于一第二进料位置及一第二出料位置。于该第二进料位置,该第二取量空间经由该第二开口及该瓶盖的进料口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且该第二取量空间不连通于外部。于该第二出料位置,该第二取量空间经由该第二通孔及该瓶盖的出料口连通于外部,且该第二取量空间不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较佳地,该取量单元包括一枢接于该瓶盖的转轴及一连接于该转轴的取量本体。该取量本体具有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第三侧壁、一顶壁及一外周壁。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由该转轴径向向外延伸。该顶壁连接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的顶面。该外周壁连接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远离该转轴的外端面。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该顶壁及该外周壁共同界定出该第一取量空间。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外周壁共同界定出该第一开口。该顶壁形成有该第一通孔。该第二侧壁、该第三侧壁、该顶壁及该外周壁共同界定出该第二取量空间。该第二侧壁、该第三侧壁及该外周壁共同界定出该第二开口。该顶壁形成该第二通孔。较佳地,该瓶盖包括一螺接于该瓶嘴的第一壳件,及一连接于该第一壳件的第二壳件。该第一壳件与第二壳件共同界定出该容置空间,且该第一壳件具有该进料口,该第二壳件具有该出料口。较佳地,该转轴具有一轴本体,及分别连接于该轴本体两端的一外端部与一内端部。该内端部枢接于该第一壳件。该外端部穿伸通过该第二壳件至外部。该自动取量瓶盖装置还包含一连接于该转轴的外端部的施力杆。较佳地,该瓶盖还包括一密封环。该第二壳件还具有一供该转轴穿设的穿孔,及一形成于该穿孔内周面上用于设置该密封环的密封环槽。较佳地,该取量单元于该关闭位置时,该施力杆封闭该瓶盖的出料口。较佳地,该第二壳件还具有一形成于顶面的卡合孔。该施力杆包括一杆本体及一设于该杆本体底面且与该卡合孔可分离地卡合的卡合凸粒。取量单元于该关闭位置时,该卡合凸粒卡合于该卡合孔。较佳地,该取量单元还包括一挡板。该挡板连接第一侧壁及第三侧壁的底面且呈扇形,且于该第一出料位置、该第二出料位置及该关闭位置时,该挡板封闭该进料口。较佳地,该取量单元还包括一支撑肋板。该支撑肋板连接于该轴本体及该挡板的顶面且概与该档板垂直。较佳地,该第二壳件还具有五个形成于顶面的卡合孔。该施力杆包括一杆本体及一设于该杆本体底面且与该卡合孔可分离地卡合的卡合凸粒。取量单元于该关闭位置、第一进料位置、第一出料位置、第二进料位置,及第二出料位置时,该卡合凸粒可分离地卡合于对应取量单元的位置的该卡合孔。较佳地,该第二壳件还具有一间隔地位于该第一壳件上方的基壁、一由该基壁的周缘向下垂伸并接合于第一壳件的围绕壁、五个形成于该基壁的卡合孔及五个形成于该围绕壁上且对应于所述卡合孔的定位槽,该出料口位于该基壁上,该施力杆包括一杆本体、一设于该杆本体底面且与该卡合孔可分离地卡合的卡合凸粒及一设置于该杆本体底面的定位件,该取量单元于该关闭位置、第一进料位置、第一出料位置、第二进料位置,及第二出料位置时,该卡合凸粒可分离地卡合于对应该取量单元的位置的该卡合孔,该定位件位于所对应的该定位槽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瓶盖与取量单元的相互配合,供使用者将取量单元置于多个操作位置而能定量地取出瓶子内的内容物,从而能供使用者快速且方便地定量取得瓶子内的内容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动取量瓶盖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2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剖视图;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取量单元的一立体图;图4是一沿图2的线IV-1V所截取的剖视示意图,说明该取量单元位于一第一进料位置;图5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该取量单元位于一第一出料位置;图6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该取量单元位于一第二进料位置;图7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该取量单元位于一第二出料位置;图8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该取量单元位于一关闭位置;图9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图,说明于该关闭位置,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施力杆封闭一出料口;图10是本技术自动取量瓶盖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剖视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自动取量瓶盖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12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剖视图;及图13是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第二壳件具有五个卡合孔,及五个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三个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及图2,是本技术自动取量瓶盖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自动取量瓶盖装置适于设置于一瓶子4的一瓶嘴41,该瓶子4界定出一内部空间40。该自动取量瓶盖装置包含一瓶盖1、一取量单元2,及一施力杆3。图2绘示的箭头20的方向表示下方。瓶盖I用于盖合瓶嘴41,并包括相接合的一第一壳件11、一第二壳件12,及一密封环13。第一壳件11具有一圆形的第一基壁111、一由该第一基壁111周缘向下垂伸并呈环形的接合壁112,及一形成于该第一基壁111的进料口 113。接合壁112是用于螺设于瓶嘴41。第二壳件12连接于第一壳件11,并具有一呈圆形且间隔地位于第一基壁111上方的第二基壁121、一由该第二基壁121周缘向下垂伸并接合于第一基壁111的围绕壁122、一形成于该第二基壁121的出料口 123、一形成于该第二基壁121上的穿孔124、一形成于该穿孔124内周面上并供该密封环13设置的密封环槽125,及一形成于该第二基壁121顶面的卡合孔126。第二基壁121、围绕壁122及第一基壁111相配合界定出一容置空间10。该容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取量瓶盖装置,适于设置于一瓶子的一瓶嘴,该瓶子界定出一内部空间,该自动取量瓶盖装置包含:一盖合于该瓶嘴的瓶盖;其特征在于:该瓶盖界定出一容置空间,且具有一进料口及一出料口,该容置空间经由该进料口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且经由该出料口连通于外部;该自动取量瓶盖装置还包含一枢设于该瓶盖的取量单元,该取量单元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且界定出一第一取量空间及连通于该第一取量空间的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一通孔,该取量单元能相对于该瓶盖枢转而操作于一第一进料位置及一第一出料位置,于该第一进料位置,该第一取量空间经由该第一开口及该进料口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且不连通于外部;于该第一出料位置,该第一取量空间经由该第一通孔及该出料口连通于外部,且不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6.29 TW 1011235491.一种自动取量瓶盖装置,适于设置于一瓶子的一瓶嘴,该瓶子界定出一内部空间,该自动取量瓶盖装置包含一盖合于该瓶嘴的瓶盖;其特征在于该瓶盖界定出一容置空间,且具有一进料口及一出料口,该容置空间经由该进料口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且经由该出料口连通于外部;该自动取量瓶盖装置还包含一枢设于该瓶盖的取量单元,该取量单元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且界定出一第一取量空间及连通于该第一取量空间的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一通孔,该取量单元能相对于该瓶盖枢转而操作于一第一进料位置及一第一出料位置,于该第一进料位置,该第一取量空间经由该第一开口及该进料口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且不连通于外部;于该第一出料位置,该第一取量空间经由该第一通孔及该出料口连通于外部,且不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量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量单元还能操作于一关闭位置,于该关闭位置,该取量单元封闭该瓶盖的进料口,使该容置空间不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且该第一取量空间不连通于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取量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量单元还界定出一与该第一取量空间大小不同的第二取量空间,及连通于该第二取量空间的一第二开口与一第二通孔;该取量单元还能操作于一第二进料位置及一第二出料位置,于该第二进料位置,该第二取量空间经由该第二开口及该瓶盖的进料口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且该第二取量空间不连通于外部;于该第二出料位置,该第二取量空间经由该第二通孔及该瓶盖的出料口连通于外部,且该第二取量空间不连通于该瓶子的内部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取量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量单元包括一枢接于该瓶盖的转轴及一连接于该转轴的取量本体,取量本体具有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第三侧壁、一顶壁及一外周壁,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由该转轴径向向外延伸,该顶壁连接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的顶面,该外周壁连接该第一侧壁、 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远离该转轴的外端面,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该顶壁及该外周壁共同界定出该第一取量空间,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外周壁共同界定出该第一开口,该顶壁形成有该第一通孔,该第二侧壁、该第三侧壁、该顶壁及该外周壁共同界定出该第二取量空间,该第二侧壁、该第三侧壁及该外周壁共同界定出该第二开口,该顶壁形成该第二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取量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龄张力中张景原邱明进
申请(专利权)人:天想创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