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钴粒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503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7:56
一种钴粒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盒结构,其收集盒为半开口的矩形盒体,其上设置有提拉把手,在矩形盒体的开口一面的前端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为一劣圆弧,其圆弧一侧贴合矩形盒体开口面的下表面,而另一侧则置之于矩形盒体内,同时,在所述矩形盒体的开口面的对侧开有上下抽拉式的卸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驱动,仅需要操作工人手工操作即可,同时可有效防止工人人体直接与钴产品进行接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钴粒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原料的收集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钴生产线上的钴粒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就现有技术来说,钴的矿物或钴的化合物一直以来都是用作陶瓷、玻璃、珐琅的釉 料。与此同时,钴及其合金在电子、机械、化工、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并 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消费量逐年增加。然而由于钴的特殊性质,加工完成之后通常是呈粒状分布,且由于通常来说钴矿 及其成品都有毒,矿工、冶炼者常在工作时容易因直接接触而染病,另外,钴还会污染别的 金属。这些不良效果都导致钴的相关原料的加工过程中不适宜直接用手或者金属器件进行 收集,以免照成收集者身体损害或者物料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钴粒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钴粒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盒结构,其收集盒为半开口的矩形盒体,其上设置有 提拉把手,在矩形盒体的开口一面的前端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为一劣圆弧,其圆 弧一侧贴合矩形盒体开口面的下表面,而另一侧则置之于矩形盒体内,同时,在所述矩形盒 体的开口面的对侧开有上下抽拉式的卸料板,卸料板通过矩形盒体两侧滑槽上下抽拉进而 打开进行卸料。在本技术中,所述提拉把手上半部分设置有一个内凹的提拉节,用以方便的 收集盒时的提拉操作。在本技术中,所述收集盒的矩形盒体为工程塑料制成。在本技术中,所述弧形挡板为高耐磨绝缘陶瓷材料制成。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将弧形挡板与工程塑料制成的矩形盒体巧妙配 合、充分利用弧形挡板的传送作用来收集钴粒,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驱动,仅需要操作工人手 工操作即可。同时由于工人为直接与钴产品进行接触,可有效降低对工人的身体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的一种钴粒收集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盒3为 半开口的矩形盒体,其上设置有提拉把手2,在矩形盒体3的开口一面的前端设置有弧形挡 板4,弧形挡板4 一侧贴合矩形盒体开口面的下表面,而另一侧则置之于矩形盒体内,同时, 矩形盒体3的开口面的对侧开有上下抽拉式的卸料板I,卸料板通过矩形盒体3两侧滑槽上 下抽拉进而打开进行卸料。本实施例在收料时,一手抓住提拉把手2,把弧形挡板4前端插入物料堆中,用力 插入,钴物料即可通过弧形挡板4进入矩形盒体3内,此时,弧形挡板4还能防止物料倒出。放料时,在后端打开卸料板1,即可从矩形盒体3后侧倒出钴物料。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钴粒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收集盒为半开口的矩形盒体,其上设置有提拉把手,在矩形盒体的开口一面的前端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为一劣圆弧,其圆弧一侧贴合矩形盒体开口面的下表面,而另一侧则置之于矩形盒体内,同时,在所述矩形盒体的开口面的对侧开有上下抽拉式的卸料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钴粒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收集盒为半开口的矩形盒体,其上设置有提拉把手,在矩形盒体的开口一面的前端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为一劣圆弧,其圆弧一侧贴合矩形盒体开口面的下表面,而另一侧则置之于矩形盒体内,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旬
申请(专利权)人:郴州金山冶金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