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时供能通信的模型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226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31
一种可实时供能通信的模型轨道,能在轨道模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其传输电能和实现数据通讯的模型轨道,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模型轨道包括轨道支座1、行车轨道2和置于行车轨道上的小车,轨道支座1底部设置有小车的供电装置。供电装置由滑块轨道3、滑块4、导体组5、触片组6和光杆12组成,滑块轨道3内部的上沿面设置有导体组5,滑块4置于滑块轨道3内部、下沿面设置触片组6与导体组5接触、内部设有供电的插座7;小车底盘10有通孔,滑块4的顶部连接竖直向上的光杆12穿入通孔,小车在轨道上运行,光杆带动滑块在滑块轨道内运动,传输通讯信号。滑块轨道使用多路导体组为模型车上的电路提供电能和数据传输通道,达到在行驶时同时为小车供能,通讯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型轨道系统,特别是一种模型轨道车的轨道系统,包含可拼接的电缆和数据传输线部分。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带供电系统的模型轨道基本结构是在平面行车轨道之间放置2根导线,模型小车底盘下沿面上设置宽度匹配的触片与轨道中的导线接触。这种轨道的缺点在于电路的接触不够紧密,小车跳动时易接触不良;只有能供电而没有足够的精度布置多余的导体组作为轨道模型车上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通讯线路;目前仅应用于玩具、比例模型等对可靠性和功能性要求不高的较窄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同类产品不足,设计新的滑块轨道,提供一种通过轨道线缆供电和通讯的模型轨道系统。提高轨道系统的稳定性,并使改进后的轨道系统能够与小车通信并实时获取小车上装置信号如摄像头信号、姿态传感器信号、加速度传感器信号、声音信号等。可应用于摄像、摄影配套设备,游乐设施,实验器械,玩具模型等更加广泛的领域当中。本技术的方案是模型轨道包括轨道支座1、行车轨道2和置于行车轨道上的小车,轨道支座I底部设置有小车的供电装置。供电装置由滑块轨道3、滑块4、导体组5、触片组6和光杆12组成,滑块轨道3内部设置有导体组5,滑块4置于滑块轨道3内部、下沿面设置触片组6与导体组5接触、内部设有供电的插座7 ;小车底盘10有通孔,滑块4的顶部连接竖直向上的光杆12穿入通孔,小车在轨道上运行,光杆带动滑块在滑块轨道内运动,传输通讯信号。所述置于行车轨道上2的小车设置有通信装置,实时监控小车的运行状态。所述轨道支座I的截面为U型、顶部固定L型行车轨道2。支架顶部的上沿面为一矩形凸出键,与L型行车轨道2的下沿面上设置的矩形键槽通过卡入过盈配合固定。所述轨道支座I中部上沿面固定一对卡扣11,卡扣11的宽度与滑块轨道3外壁的宽度相同,卡扣11尾端为一楔形倒钩,滑块轨道3套合在卡扣11中,卡扣11两内壁紧贴滑块轨道3外壁,楔形倒钩约束滑块轨道3上沿面固定滑块轨道3。如图2所示。所述滑块轨道3截面为顶面开口的空腔,滑块4为倒T型、与滑块轨道3内部上侧和两侧间隙配合。所述导体组5为间隔安装的导电线缆,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触片组6为突起的弯曲触片,每个触片对应每根导电线缆的位置安装在滑块4的下沿面上,小车运行时,弯曲的触片能够更好的接触导电线缆,为小车不间断的供电。所述滑块4的内部有插座7,触片与插座7的插针导电连接,插头8插入插座7、尾端的导线连接小车供电。模型轨道车在行车轨道2上行驶,使光杆12拉动滑块4随同小车行驶。触片组6与导体组5弹性接触使滑块4持续的与滑块轨道3顶部内壁接触以保持良好的电路接触。模型车跳动靠光杆与小车底盘通孔的相对运动来消除。滑块轨道3使用导体提供电力,利用剩余的导体组为模型车上的微机、传感器或功能模块等模型车载件的数据传输通道,增强了模型车的功能,并达到在行驶时同时为小车传输电能,与小车通讯的目的。本技术可实时功能通信的模型轨道使用方法在滑块轨道中设置接口,接出各导体组线路至电源和对应外部电路,在输电线路中输入电能,小车即可利用轨道传输获得能量带动电机工作从而使小车行驶。行驶过程中,小车上各电子设备的电路通过轨道系统的各导体始终与外部电路接通,即可在行驶使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实时与控制端保持通信状态。电子设备可按模块更换,只需更改外部电路而不必更改轨道传输线路部分,若有多余的轨道传输线路,空置不连接电路即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模型车行驶的行车轨道与滑块轨道独立,电路的接触不受模型车的跳动影响;滑块轨道可使一组若干路导体组互不影响的同时使用,适用性好;有线通信传输信息量大,抗干扰能力强,通信性能受距离影响小;模型车只需引出导线即可连接电路,轨道电路兼容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滑块零件细节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插头零件细节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_支座,2-行车轨道,3-滑块轨道,4-滑块,5-导体组,6-触片组,7-插座,8-插头,9-导线,10-小车底盘,11-卡扣,12-光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所述范围。实施例1 :如图5所示,本技术可实时功能通信的模型轨道包括轨道支座1、行车轨道2和置于行车轨道上的小车,轨道支座I底部设置有小车的供电装置,如图1所示。供电装置由滑块轨道3、滑块4、导体组5、触片组6和光杆12组成,滑块轨道3内部设置有导体组5,滑块4置于滑块轨道3内部、下沿面设置触片组6与导体组5接触、内部设有供电的插座7 ;小车底盘10有通孔,滑块4的顶部连接竖直向上的光杆12穿入通孔,小车在轨道上运行,光杆带动滑块在滑块轨道内运动,传输通讯信号,如图2所示。置于行车轨道上的小车设置有摄像头,实时监控小车的运行状态。轨道支座I的截面为U型,支架顶部固定L型行车轨道2。支架顶部的上沿面为一矩形凸出键,与L型行车轨道2的下沿面上设置的矩形键槽通过卡入过盈配合固定。轨道支座I中部上沿面固定一对卡扣11,卡扣11的宽度与滑块轨道3外壁的宽度相同,卡扣11尾端为一楔形倒钩,滑块轨道3套合在卡扣11中,卡扣11两内壁紧贴滑块轨道3外壁,楔形倒钩约束滑块轨道3上沿面固定滑块轨道3。滑块轨道3截面为顶面开口的矩形空腔,滑块4为倒T型、与滑块轨道3内部上侧和两侧间隙配合,如图3所示。导体组5为间隔安装的三组导电线缆,与供电电源连接触片组6为三个突起的弯曲触片,每个触片对应每根导电线缆的位置安装在滑块4的下沿面上,小车运行时,弯曲的触片能够更好的接触导电线缆,为小车不间断的供电。滑块4的内部有插座7,触片与插座7的插针导电连接,插头8插入插座7、尾端的导线连接小车供电,如图4所示。实施例2 :本技术可实时功能通信的模型轨道包括轨道支座1、行车轨道2和置于行车轨道上的小车,轨道支座I底部设置有小车的供电装置。供电装置由滑块轨道3、滑块4、导体组5、触片组6和光杆12组成,滑块轨道3内部设置有导体组5,滑块4置于滑块轨道3内部、下沿面设置触片组6与导体组5接触、内部设有供电的插座7 ;小车底盘10有通孔,滑块4的顶部连接竖直向上的光杆12穿入通孔,小车在轨道上运行,光杆带动滑块在滑块轨道内运动,传输通讯信号。置于行车轨道上的小车设置有传感器,实时监控小车的运行状态。轨道支座I的截面为U型,支架顶部固定L型行车轨道2。支架顶部的上沿面为一矩形凸出键,与L型行车轨道2的下沿面上设置的矩形键槽通过卡入过盈配合固定。轨道支座I中部上沿面固定一对卡扣11,卡扣11的宽度与滑块轨道3外壁的宽度相同,卡扣11尾端为一楔形倒钩,滑块轨道3套合在卡扣11中,卡扣11两内壁紧贴滑块轨道3外壁,楔形倒钩约束滑块轨道3上沿面固定滑块轨道3。滑块轨道3截面为顶面开口的矩形空腔,滑块4为倒T型、与滑块轨道3内部上侧和两侧间隙配合。导体组5为间隔安装的五根导电线缆,与供电电源连接触片组6为五个突起的弯曲触片,每个触片对应每根导电线缆的位置安装在滑块4的下沿面上,小车运行时,弯曲的触片能够更好的接触导电线缆,为小车不间断的供电。滑块4的内部有插座7,触片与插座7的插针导电连接,插头8插入插座7、尾端的导线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实时供能通讯的模型轨道,包括轨道支座(1)、行车轨道(2)和置于行车轨道上的小车,轨道支座(1)底部设置有小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电装置由滑块轨道(3)、滑块(4)、导体组(5)、触片组(6)和光杆(12)组成,滑块轨道(3)内部设置有导体组(5),滑块(4)置于滑块轨道(3)内部、下沿面设置触片组(6)与导体组(5)接触、内部设有供电的插座(7);小车底盘(10)有通孔,滑块(4)的顶部连接竖直向上的光杆(12)并穿入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时供能通讯的模型轨道,包括轨道支座(I)、行车轨道(2)和置于行车轨道上的小车,轨道支座(I)底部设置有小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电装置由滑块轨道(3)、滑块(4)、导体组(5)、触片组(6)和光杆(12)组成,滑块轨道(3)内部设置有导体组(5),滑块(4)置于滑块轨道(3)内部、下沿面设置触片组(6)与导体组(5)接触、内部设有供电的插座(7);小车底盘(10)有通孔,滑块(4)的顶部连接竖直向上的光杆(12)并穿入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时供能通讯的模型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于行车轨道(2)上的小车设置有通信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时供能通讯的模型轨道,其特征在于轨道支座(I)的截面为U型、顶部固定L型行车轨道(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时供能通讯的模型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支座(I)中部上沿面固定一对卡扣(11),卡扣(11)的宽度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志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