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时供能通信的模型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226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31
一种可实时供能通信的模型轨道,能在轨道模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其传输电能和实现数据通讯的模型轨道,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模型轨道包括轨道支座1、行车轨道2和置于行车轨道上的小车,轨道支座1底部设置有小车的供电装置。供电装置由滑块轨道3、滑块4、导体组5、触片组6和光杆12组成,滑块轨道3内部的上沿面设置有导体组5,滑块4置于滑块轨道3内部、下沿面设置触片组6与导体组5接触、内部设有供电的插座7;小车底盘10有通孔,滑块4的顶部连接竖直向上的光杆12穿入通孔,小车在轨道上运行,光杆带动滑块在滑块轨道内运动,传输通讯信号。滑块轨道使用多路导体组为模型车上的电路提供电能和数据传输通道,达到在行驶时同时为小车供能,通讯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型轨道系统,特别是一种模型轨道车的轨道系统,包含可拼接的电缆和数据传输线部分。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带供电系统的模型轨道基本结构是在平面行车轨道之间放置2根导线,模型小车底盘下沿面上设置宽度匹配的触片与轨道中的导线接触。这种轨道的缺点在于电路的接触不够紧密,小车跳动时易接触不良;只有能供电而没有足够的精度布置多余的导体组作为轨道模型车上其他电子设备的数据通讯线路;目前仅应用于玩具、比例模型等对可靠性和功能性要求不高的较窄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同类产品不足,设计新的滑块轨道,提供一种通过轨道线缆供电和通讯的模型轨道系统。提高轨道系统的稳定性,并使改进后的轨道系统能够与小车通信并实时获取小车上装置信号如摄像头信号、姿态传感器信号、加速度传感器信号、声音信号等。可应用于摄像、摄影配套设备,游乐设施,实验器械,玩具模型等更加广泛的领域当中。本技术的方案是模型轨道包括轨道支座1、行车轨道2和置于行车轨道上的小车,轨道支座I底部设置有小车的供电装置。供电装置由滑块轨道3、滑块4、导体组5、触片组6和光杆12组成,滑块轨道3内部设置有导体组5,滑块4置于滑块轨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实时供能通讯的模型轨道,包括轨道支座(1)、行车轨道(2)和置于行车轨道上的小车,轨道支座(1)底部设置有小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电装置由滑块轨道(3)、滑块(4)、导体组(5)、触片组(6)和光杆(12)组成,滑块轨道(3)内部设置有导体组(5),滑块(4)置于滑块轨道(3)内部、下沿面设置触片组(6)与导体组(5)接触、内部设有供电的插座(7);小车底盘(10)有通孔,滑块(4)的顶部连接竖直向上的光杆(12)并穿入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时供能通讯的模型轨道,包括轨道支座(I)、行车轨道(2)和置于行车轨道上的小车,轨道支座(I)底部设置有小车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电装置由滑块轨道(3)、滑块(4)、导体组(5)、触片组(6)和光杆(12)组成,滑块轨道(3)内部设置有导体组(5),滑块(4)置于滑块轨道(3)内部、下沿面设置触片组(6)与导体组(5)接触、内部设有供电的插座(7);小车底盘(10)有通孔,滑块(4)的顶部连接竖直向上的光杆(12)并穿入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时供能通讯的模型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于行车轨道(2)上的小车设置有通信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时供能通讯的模型轨道,其特征在于轨道支座(I)的截面为U型、顶部固定L型行车轨道(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时供能通讯的模型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支座(I)中部上沿面固定一对卡扣(11),卡扣(11)的宽度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志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