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腮腺导管冲洗针头,为硬塑料制品,包括针管和注射器接头,注射器接头位于针管尾部,所述针管前端弯曲,弯曲角度为120°-150°,所述针管端部圆滑,所述针管外径为0.3-2.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腮腺导管冲洗针头的能够克服手工弯制针头精确性差的缺点,不同口径的针头使术者能根据临床需要任意选择,全塑料制品使尖细针头圆滑不具有穿透作用,临床应用更加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腮腺导管冲洗针头。
技术介绍
目前口腔颌面外科诊疗工作中腮腺导管冲洗及导管造影使用的针头一般为5ml一次性注射针头大致按照腮腺导管走行角度手工弯制,并将尖锐部剪去、磨平,弯制角度与腮腺导管穿行颊粘膜而出的角度大致相符,术者执笔式握持注射器能顺利将针头进入腮腺导管口。智齿管周炎冠周冲洗、口腔颌面部脓肿切排换药大部分医院使用医生临时手工弯制、去尖的5ml —次性注射针头。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深部冲洗及术中降温则大部分使用20ml注射器针头去尖手工弯制,弯制角度因需要而异。如在牙种植术及颌面骨折坚强内固定术等需使用高速涡轮动力系统的手术过程中,因需大量生理盐水及时地冲洗降温,大部分医生采用20ml注射器针头去尖弯制成冲洗用具。一次性注射器为临床常用医疗器械,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手工弯制的针头虽可基本满足临床工作中的需要,但存在许多不足,如腮腺导管冲洗时,由于多数患者存在导管口或导管前段狭窄阻塞,普通弯制针头无法提供一个口径从粗到细的端部,以助术者顺利进入狭窄的导管内。同时,手工弯制的针头为金属,去除尖端的针头多数存在倒勾及尖锐处,使用不慎易对病人或医生自己造成损伤,虽经过磨削变盾,但仍有一定穿透力,并且因为弯制者不同,不论从磨削处理程度还是弯制角度来说都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弯制后针头需再次消毒,增加了临床工作负担,也常常导致出现违反无菌原则的操作,不符合现代医学普及一次性用具的无菌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腮腺导管冲洗针头,适用于口腔颌面外科诊疗工作中各种常规术式,如腮腺导管冲洗,腮腺导管造影,智齿冠周炎管周冲洗,口腔颌面脓肿切排换药及各类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术中冲洗及降温。其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本技术的腮腺导管冲洗针头,包括针管和注射器接头,所述针管包括前端和尾端,前端和尾端成120° -150°的夹角,注射器接头位于尾端尾部,所述前端端部圆滑,所述针管外径为O. 3-1. 5mm。优选地,所述前端和尾端之间的夹角为120°、135°或150°。优选地,针管外径为O. 5-1. 2_,如针管外径为1. 2mm的粗口径腮腺导管冲洗针头和针管外径为O. 71mm的细口径腮腺导管冲洗针头。更优选地,针管从尾部到端部由粗变细,如最粗处外径为1.1 mm,端部最细处外径为0.5 mm的腮腺导管用冲洗针头。不同口径的针头使术者能根据临床需要任意选择。优选地,所述腿腺导管冲洗 针头全长为15mm,端部全长为5-7_。注射器接头位于针管尾端尾部,内径为4 _,与临床各种注射器针筒相吻合。本技术所述的腮腺导管冲洗针头,材质可以是硬质塑料,如ABS、P0M、PS、PMMA、PC、PET、PBT、PPO、PVC、PP、PE等。全塑料制品使尖细针头圆滑不具有穿透作用,临床应用更加安全。本技术的腮腺导管冲洗针头的能够克服手工弯制针头精确性差的缺点,不同口径的针头使术者能根据临床需要任意选择,全塑料制品使尖细针头圆滑不具有穿透作用,临床应用更加安全。其中的腮腺导管冲洗用针头的外径为从粗到细,尖细的前端克服了手工弯制的腮腺导管用冲洗针头粗细一致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述腮腺导管冲洗针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4所述腿腺导管冲洗针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7所述腮腺导管冲洗针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腮腺导管冲洗针头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描述,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性新型范围。实施例1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腮腺导管冲洗针头为硬塑料制品,长度为15mm,包括针管I和注射器接头2。所述针管I包括尾端3和前端4,前端4和尾端3成135°的夹角,前端全长为6mm,所述针管前端端部6圆滑,针管外径为O. 71mm。所述注射器接头2位于针管尾端尾部5,注射器接头2内径为4 _,与临床各种注射器针筒相吻合。实施例2参照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端4和尾端3成120°的夹角。实施例3参照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端4和尾端3成150°的夹角。实施例4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腮腺导管冲洗针头为硬塑料制品,长度为15mm,包括针管I和注射器接头2。所述针管I包括尾端3和前端4,前端4和尾端3成135°的夹角,前端全长为6mm,所述针管前端端部6圆滑,针管外径为1. 2mm。所述注射器接头2位于针管尾端尾部5,注射器接头2内径为4 _,与临床各种注射器针筒相吻合。实施例5参照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端4和尾端3成150°的夹角。实施例6参照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端4和尾端3成120°的夹角。实施例7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腮腺导管冲洗针头为硬塑料制品,长度为15mm,包括针管I和注射器接头2。所述针管I包括尾端3和前端4,前端4和尾端3成135°的夹角,前端全长为6mm,所述针管前端端部4圆滑,针管I从尾部5到端部6由粗变细,最粗处外径为1. 1_,最细处外径为O. 5_。所述注射器接头2位于针管尾端尾部5,注射器接头2内径为4 mm,与临床各种注射器针筒相吻合。实施例8参照实施例7,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端4和尾端3成120°的夹角。实施例9参照实施例7,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端4和尾端3成150°的夹角。实施例7、8和9中的腮腺导管冲洗针头具有口径从粗到细的端部,能克服腮腺导管冲洗时存在的导管口或导管前段狭窄阻塞的缺陷,助术者顺利进入狭窄的导管内。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 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腮腺导管冲洗针头,包括针管和注射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包括前端和尾端,前端和尾端成120°?150°的夹角,注射器接头位于尾端尾部,所述针管外径为0.3?2.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腮腺导管冲洗针头,包括针管和注射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包括前端和尾端,前端和尾端成120° -150°的夹角,注射器接头位于尾端尾部,所述针管外径为O.3-2. 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腮腺导管冲洗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20°、135°或 1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腮腺导管冲洗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驰,俞创奇,张伟杰,郑凌艳,石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