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床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174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07
一种病床辅助装置,包括,靠板,底架和托板,其特征在于,在靠板的上部粘接有头托;中部开设有一暗盒槽;两端设置托臂,所述的托臂通过转轴与靠板连接,在托臂上固定有托板,在头托的两侧设置有用来固定病人胳膊的固定带,所述的头托呈圆弧形凹槽状;所述底架通过转轴连接靠板,靠板和底架之间通过气弹簧保持一定的角度,气弹簧一端通过转轴与靠板背部设置的控制柄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底架连接,通过手按压控制柄来调节靠板与底架之间的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快捷,构思新颖独特,应用广泛,可随意调节角度,对病房临床诊治过程中进行的各项治疗、护理、X线摄影,起到了很好辅助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病床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患者在进行护理、生活自理方面、各项诊治及治疗中,(如床旁胸部穿刺,各种护理、如呼吸困难、B超等等)特别是进行X线床旁摄影,如拍床旁X光片时,半坐位、坐位是非常重要,特别需要一种病床辅助架装置或X线摄影床旁辅助摄影架装置。然而,目前的病床辅助架装置功能单一,操作复杂,并不易调节使用角度,暗合无法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操作简单,能任意调节角度,方便实用的多功能便携式病床辅助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病床辅助装置,包括,靠板(3),底架(6)和托板(I),其特征在于,在靠板(3)的上部粘接有头托(4);中部开设有一暗盒槽(8);两端设置托臂(2),所述的托臂(2)通过转轴(9)与靠板(3)连接,在托臂(2)上固定有托板(1),在头托(4)的两侧设置有用来固定病人胳膊的固定带(10),所述的头托(4)呈圆弧形凹槽状;所述底架(6)通过转轴连接靠板(3),靠板(3)和底架(6)之间通过气弹簧(7)保持一定的角度,气弹簧(7) —端通过转轴与靠板(3)背部设置的控制柄(5)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底架(6)连接,控制柄(5)调节靠板(3)与底架(6)之间的连接角度。所述的底架(6)呈U形结构。本技术操作简单快捷,构思新颖独特,应用广泛,可随意调节角度,对病房临床诊治过程中进行的各项治疗、护理、X线摄影,起到了很好辅助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气弹簧7与控制柄5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托板、2托臂、3靠板、4头托、5控制柄、6底架、7气弹簧、8暗盒槽、9转轴、10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适于病人躺靠的靠板3,适于放置在床上或床边的底架6以及托板1,靠板3与底架6之间通过转轴枢转连接,在靠板3的上部粘接有头托4,所述的头托4用来托住头部;在头托4的两侧设置有用来固定病人胳膊的固定带10。在靠板3的中部开设有一暗盒槽8,所述的暗盒槽8用来放置暗盒。在靠板3两端各设置一托臂2,所述的托臂2通过转轴9与靠板3连接,托臂2可绕转轴9上下转动。托板I固定在两个托臂2上。气弹簧7 —端通过转轴与靠板3背部设置的控制柄5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底架6连接,通过手按压控制柄5来调节靠板3与底架6之间的角度,可以将靠板3和底架6收折在一起,从而减小装置的尺寸。 所述的底架6呈U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病床辅助装置,包括,靠板(3),底架(6)和托板(1),其特征在于,在靠板(3)的上部粘接有头托(4);中部开设有一暗盒槽(8);两端设置托臂(2),所述的托臂(2)通过转轴(9)与靠板(3)连接,在托臂(2)上固定有托板(1),在头托(4)的两侧设置有用来固定病人胳膊的固定带(10),所述的头托(4)呈圆弧形凹槽状;所述底架(6)通过转轴连接靠板(3),靠板(3)和底架(6)之间通过气弹簧(7)保持一定的角度,气弹簧(7)一端通过转轴与靠板(3)背部设置的控制柄(5)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底架(6)连接,控制柄(5)调节靠板(3)与底架(6)之间的连接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床辅助装置,包括,靠板(3),底架(6)和托板(I),其特征在于,在靠板(3)的上部粘接有头托(4);中部开设有一暗盒槽(8);两端设置托臂(2),所述的托臂(2)通过转轴(9)与靠板(3)连接,在托臂(2)上固定有托板(1),在头托(4)的两侧设置有用来固定病人胳膊的固定带(10),所述的头托(4)呈圆弧形凹槽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宏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