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装置以及焊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15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通过在金属材料等被焊接材料的接缝部的末端安装散热用终端挡块,来防止焊接时接缝部的末端出现被熔化或是未被焊接的现象。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焊接装置,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即焊接电极,它上面形成了焊接槽,金属板材等被焊接材料的接缝部可以放置在这个焊接槽上;散热用终端挡块,它沿着接缝部的焊接方向安装在位于接缝部末端的位置上,它能够防止焊接时在上述接缝部的末端出现热量集中的现象。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即在金属板材等被焊接材料的接缝部末端设置散热用终端挡块,然后在这种状态下焊接上述接缝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烘干机是能够将低温状态的烘干对象(例如衣物)自动烘干的机器,它能够将外部空气导入并利用加热器将空气加热,然后把经过加热的高温空气向旋转着的滚筒内部输送,从而烘干放在滚筒内部的烘干对象。上述滚筒的制作过程分为以下步骤,即将不锈钢等金属材质的板材的接缝部位焊接上,从而形成圆筒形状的过程;对上述圆筒形滚筒的两端部分进行轴管加工的过程;在上述圆筒形滚筒的中央部位加工卷边(bead)的过程;进行折边(heming)加工,从而把上述圆筒形滚筒的两端的边折叠起来的过程。下面参照附图对在制作烘干机用滚筒的圆筒过程中所采用的焊接构造的在这里的焊接操作中,先要把上述金属板材的接缝部1a放在安装在焊接模具2上的焊接电极3的焊接槽3a内,然后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焊接。在焊接上述接缝部1a时,如果一直焊接到接缝部1a的末端,那么就会出现末端部分被熔掉而“熔落”现象。上述“熔落”现象指的是焊接时上述接缝部1a的末端由于电弧(arc)所产生的热量集中,从而使末端的一部分熔化的现象。这样,出现了“熔落”的接缝部1a的末端就会产生裂缝(crack)或缺口(notch),上述裂缝或缺口渐渐变大的话,就会引起上述接缝部1a断裂。基于上述原因,在焊接的过程中通常会像图1和图2所示的那样,不把上述接缝部1a的末端一直焊接到头,而是留下一部分不焊接起来。但是,即使像上面所说得那样,在制作圆筒形滚筒时在上述接缝部1a的末端留下一部分不焊接,但在焊接工序之后的圆筒形滚筒的其它加工过程中,或是滚筒制作完成后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还是会在上述未焊接的末端部位上出现裂缝或缺口。如果上述裂缝或缺口不断扩大直至穿透整个接缝部1a的截面,那么也还是会引起接缝部1a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滚筒焊接构造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从而防止焊接时在接缝部的末端出现热量集中的现象,进而将上述接缝部的末端完整地焊接好而不出现“熔落”现象,最终实现提高上述接缝部的焊接强度,从而提高滚筒的整体强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装置是一种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电极,它上面形成了焊接槽,金属板材等被焊接材料的接缝部可以放置在这个焊接槽上;散热用终端挡块,它沿着上述接缝部的焊接方向安装在位于上述接缝部末端的位置上,能够防止焊接时在上述接缝部的末端出现热量集中的现象。前述的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装置,其中散热用终端挡块以紧贴在上述接缝部的末端上的方式安装。前述的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装置,其中焊接槽具有一定的长度,因而可以确保上述被焊接材料放上后,上述接缝部的末端都处在上述焊接槽上。前述的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装置,其中散热用终端挡块可以来回移动,因而即使上述被焊接材料的接缝部的长度有所不同,也总是能够使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位于上述接缝部的末端。前述的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装置,其中散热用终端挡块能够沿着用来放置上述接缝部的焊接槽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前述的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装置,其中散热用终端挡块用铜或铁等热传导率高的材料制成。前述的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装置,其中散热用终端挡块高于上述被焊接材料。本专利技术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方法是 一种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即在金属板材等被焊接材料的接缝部末端设置散热用终端挡块,然后在这种状态下焊接上述接缝部。前述的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方法,其中在进入焊接上述接缝部的阶段之前,要先进行以下阶段的工作,即对应于上述被焊接材料的接缝部的长度,调整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的位置,使其紧贴到上述接缝部的末端上。前述的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方法,其中在进入把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调整到能够紧贴上述接缝部末端的位置上的阶段之前,要先进行以下阶段的工作,即把上述被焊接材料放在焊接电极上形成的焊接槽上,并且要使上述接缝部的末端对应于上述焊接槽的末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滚筒的焊接构造的平面2为图1所示的I-I线截面3为本专利技术的滚筒的焊接构造的平面4为图3所示的II-II线截面中标号说明10金属板材(sheet) 20焊接模具(die)30焊接电极31焊接槽40散热用终端挡块 51水平移动气缸52活塞杆(piston rod) 53连接杆(bar)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滚筒的焊接装置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即焊接电极30,它上面形成了焊接槽31,金属板材10的接缝部11可以放在这个焊接槽31上;散热用终端挡块(end block40),它沿着上述接缝部11的焊接方向安装在位于上述接缝部11末端的位置上,它能够防止焊接时在上述接缝部11的末端出现热量集中的现象。上述焊接槽31需具有一定的长度,也就是说在把上述金属板材10的焊接部11放到上述焊接槽31上时,要确保上述接缝部11的末端都处在上述焊接槽31上,因为这样才能确保把上述接缝部11焊接至末端。另外,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40可以沿着用来放置上述接缝部11的焊接槽31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因而焊接时它总是可以紧贴在上述接缝部11的末端。即根据滚筒尺寸的不同,上述金属板材10的接缝部11的长度也会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来回移动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40,从而使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40紧贴在上述接缝部11的末端。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40的来回移动是借助于另外的移动装置来实现的。上述移动装置如图所示,由以下部分组成,即水平移动气缸51、连接在上述水平移动气缸51上的活塞杆52、从上述活塞杆52上延长出来并且延长出来的这一端连接在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40的底面上的连接杆53。上述活塞杆52在上述水平移动气缸51的驱动下,可以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与此同时上述连接杆53也就会随之来回移动,由此就可以根据金属板材10的接缝部11的尺寸移动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40,从而使其紧贴在上述接缝部11的末端。上述水平移动气缸51可以采用油压气缸等,这种油压气缸是利用螺线管(solenoid)使活塞杆52来回移动的。当然,上述移动装置还可以采用其它的能够来回移动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40的装置。例如,虽然图中未示,但事实上也可以把以下装置用作上述移动装置,这种装置的结构是首先要安装驱动杆(leg bar),这种驱动杆具备沿长度方向形成的长杆(leg),并且上述驱动杆的一端连接在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40的底面上,而驱动杆的长杆则与小齿轮(pinion)相咬合,然后这个小齿轮又连接在诸如步进式电动机(stepping motor)这种能够实现精确控制的电动机的驱动轴上。也就是说,随着上述步进式电动机的正、逆向旋转,上述小齿轮也会随之正、逆向旋转,由此就可以使具备了上述长杆的驱动杆水平移动,这样,就可以根据金属板材10的接缝部11的尺寸,把连接在上述驱动杆的一端的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40安装在能够紧贴在上述接缝部11末端的位置上。另外,在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40紧贴在上述金属板材10的接缝部11的末端上的基础上,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40最好高出上述金属板材10。同时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将焊接时电弧所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上述散热用终端挡块40最好用铜或铁等热传导率高的材料制成。下面对利用上述焊接装置焊接金属板材的接缝部从而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烘干机用滚筒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电极,它上面形成了焊接槽,金属板材等被焊接材料的接缝部可以放置在这个焊接槽上;散热用终端挡块,它沿着上述接缝部的焊接方向安装在位于上述接缝部末端的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鳞熙金明德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