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复合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1481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复合拉钩,它包括:内侧倒L拉钩(1)、与内侧倒L拉钩(1)相连的第一转轴(2)、连接在第一转轴(2)两端的第一副杆(3),与第一副杆(3)相连的第一主杆(4),与第一主杆(4)相连的套杆(5),所述的套杆(5)另一侧连接有第二主杆(6),第二主杆(6)与第二副杆(7)相连,第二副杆(7)与第二转轴(8)相连,第二转轴(8)连接有外侧反S拉钩(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颈椎前路复合拉钩,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可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颈椎前路手术用的新型颈椎前路复合拉钩
技术介绍
颈椎前路手术是经颈动脉鞘与食道气管之间的间隙进入,达到减压,重建椎间高度,恢复脊椎生理曲度,融合不稳定阶段,常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脊髓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孤立性OPLL、颈椎椎体肿瘤及炎症等颈椎重要疾患,是脊柱外科风险较大的手术之一。要达到手术目的常需要配合颈椎椎体撑开器使用,因为使用颈椎椎体撑开器可以将椎间隙适度撑开,使得椎间隙间距增大,后纵韧带张力增加,换得一个工作间隙便于刮匙等器械进入进行操作。在显露椎体时,传统方法是由两名助手分别各持一拉钩牵开内侧的气管和食道、外则的血管、胸锁乳突肌等软组织。颈椎前路手术有时耗时较长,手术助手体力有限以及每位助手的牵拉技巧、方法亦有差异,难免会出现拉钩松弛、多次调整拉钩角度等现象,由于显露区两侧重要组织较多,一方面会影响术者操作,另一方面还可能误伤两侧重要组织,导致手术质量下降,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今医学资源如此的匮乏及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情形下,如何节约、合理分配资源、如何调和缓解紧张的医患矛盾,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无限利用于目前的医疗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复合拉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侧倒L拉钩(1)、与内侧倒L拉钩(1)相连的第一转轴(2)、连接在第一转轴(2)两端的第一副杆(3),与第一副杆(3)相连的第一主杆(4),与第一主杆(4)相连的套杆(5),所述的套杆(5)另一侧连接有第二主杆(6),第二主杆(6)与第二副杆(7)相连,第二副杆(7)与第二转轴(8)相连,第二转轴(8)连接有外侧反S拉钩(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复合拉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侧倒L拉钩(I)、与内侧倒L拉钩(I)相连的第一转轴(2)、连接在第一转轴(2)两端的第一副杆(3),与第一副杆(3)相连的第一主杆(4),与第一主杆(4)相连的套杆(5),所述的套杆(5)另一侧连接有第二主杆(6),第二主杆¢)与第二副杆(7)相连,第二副杆(7)与第二转轴(8)相连,第二转轴(8)连接有外侧反S拉钩(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椎前路复合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副杆(3)通过副杆连接圈(3-1)套在第一转轴(2)两端,并用松紧螺栓(10)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椎前路复合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副杆(7)通过副杆连接圈(7-1)套在第二转轴(8)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永信冯玉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