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包括设置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多个发声器,所述发声器都分布在同一个虚拟球面上,所述虚拟球面内设有一个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椅,当受试者位于升降椅上时,受试者的头部正好位于所述虚拟球面的球心上,在升降椅附近设有一个供受试者操作的应答器,所述发声器和应答器均与一个控制器相连接。本测试系统能够通过对受试者的空间声音方位定向能力进行测量,从而选拔出有较强听觉能力的人,为军队和地方特殊人才的选拔提供客观的、精确的依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间知觉测量器械,尤其是一种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空间知觉测量器械和仪器已经有许多种,例如速度知觉、时间知觉、图形空间知觉、深度知觉。在图形空间知觉的测量中有视觉空间距离、空间大 小和空间位置的测量,有些仪器直接就叫空间知觉测量仪,其实只是图形空间位置知觉测量,在空间知觉的测量中以视觉空间能力测量为主,唯有时间知觉是应用了听觉能力进行时间长短的判断,目前的空间知觉测量没有空间方位听觉的判断和测量装置或仪器,因此,难以对空间方位听觉能力较强的特殊人才进行选拔,以适应一些特殊性岗位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准确测量人对声音方向定位能力的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包括设置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多个发声器,所述发声器都分布在同一个虚拟球面上,所述虚拟球面内设有一个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椅,当受试者位于升降椅上时,受试者的头部正好位于所述虚拟球面的球心上,在升降椅附近设有一个供受试者操作的应答器,所述发声器和应答器均与一个控制器相连接。优选的,还包括一个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前方的发声器包括正前方发声器、左前方发声器和右前方发声器;所述后方的发声器包括正后方发声器、左后方发声器和右后方发声器;所述上方的发声器包括正上方发声器、左前上方发声器、右前上方发声器、右后上方发声器和左后上方发声器;所述下方的发声器包括正下方发声器、左前下方发声器、右前下方发声器、右后下方发声器和左后下方发声器;还包括正左方发声器和正右方发声器。进一步地,所述左前方发声器、左前上方发声器、左前下方发声器、正上方发声器、正下方发声器、右后方发声器、右后上方发声器和右后下方发声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右前方发声器、右前上方发声器、右前下方发声器、正上方发声器、正下方发声器、左后方发声器、左后上方发声器和左后下方发声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在一条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声器、应答器、控制器和升降椅都设置在一个隔音、防回声、恒温恒湿的密闭房间内。进一步地,所述的房间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发声器的固定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装置的一端是固定在房间内壁上的固定座,固定装置的另一端是容纳发声器的放置盒,固定座与放置盒之间连接有支撑杆。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节。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椅包括座位、螺杆、螺母套筒和底座,螺杆下端和底座固定连接,螺母套筒上端和座位固定连接,螺杆和螺母套筒螺纹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椅上还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的限位杆,在限位杆设有可上下滑动的卡夹,卡夹上设有用于将卡夹固定在限位杆上的紧固件,所述座位上设有与卡夹相配合的锁止部。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在一个满足测试环境的房间里,各发声器安装在不同的位置,并且相对于受试者的头部具有相同的距离,能够通过对受试者的空间声音方位定向能力进行测量,从而选拔出有较强听觉能力的人,为军队和地方特殊人才的选拔提供客观的、精确的依据。附图说明图1为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的空间立体示意图。图2为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的控制原理图。图3为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的整体布局俯视图。图4为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的整体布局侧视图。图5为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中的固定装置示意图。图6为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中升降椅示意图。图中1控制器2应答器3房间4应答按钮盘5显不器8正前方发声器14左前方发声器15右前方发声器9正后方发声器16左后方发声器17右后方发声器12正上方发声器18左前上方发声器19右前上方发声器21右后上方发声器20左后上方发声器13正下方发声器22左前下方发声器23右前下方发声器25右后下方发声器24左后下方发声器10正左方发声器11正右方发声器50固定装置51固定座52定位孔 53支撑杆 54定支撑杆55动支撑杆57 孔 58螺栓 59螺母44座位32螺杆 35螺纹套筒 28底座30定位装置39卡夹 40锁止部 41限位杆43紧固件31底盘 33三角支撑架 38凸起37靠背42螺纹 34螺钉 36圆形托盘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4所不,一种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包括设置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多个发声器,所述发声器都分布在同一个虚拟球面上,所述虚拟球面内设有一个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椅29,当受试者位于升降椅29上时,受试者的头部正好位于所述虚拟球面的球心上,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发声器到受试者头部的距离是基本相等的。在升降椅29附近设有一个供受试者操作的应答器2,应答器2比如可以安装在升降椅29上,或者采用拖线移动的方式,便于受试者操作,所述发声器和应答器2均与一个控制器I相连接 。优选的,本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还包括一个显示器5与所述控制器I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声器、应答器2、控制器I和升降椅29都设置在一个隔音、防回声、恒温恒湿的密闭房间3内。为保持恒温恒湿,可在房间3内安装3台空调,湿度控制在50%左右,空调的出风口不能正对着受试者并尽可能远离受试者。所述前方的发声器包括正前方发声器8、左前方发声器14和右前方发声器15 ;所述后方的发声器包括正后方发声器9、左后方发声器16和右后方发声器17 ;所述上方的发声器包括正上方发声器12、左前上方发声器18、右前上方发声器19、右后上方发声器21和左后上方发声器20 ;所述下方的发声器包括正下方发声器13、左前下方发声器22、右前下方发声器23、右后下方发声器25和左后下方发声器24 ;还包括正左方发声器10和正右方发声器11。进一步地,所述左前方发声器14、左前上方发声器18、左前下方发声器22、正上方发声器12、正下方发声器13、右后方发声器17、右后上方发声器21和右后下方发声器2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右前方发声器15、右前上方发声器19、右前下方发声器23、正上方发声器12、正下方发声器13、左后方发声器16、左后上方发声器20和左后下方发声器2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在一条直线上;所述正上方发声器12、正下方发声器13、正前方发声器8和正后方发声器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一条直线上;所述正上方发声器12、正下方发声器13、正左方发声器10和正右方发声器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一条直线上。所有的发声器都安装在距离受试者头部2m的各位置上,所述正前方发声器8、正后方发声器9、左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多个发声器,所述发声器都分布在一个虚拟球面上,所述虚拟球面内设有一个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椅(29),当受试者位于升降椅(29)上时,受试者的头部正好位于所述虚拟球面的球心上,在升降椅(29)附近设有一个供受试者操作的应答器(2),所述发声器和应答器(2)均与一个控制器(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多个发声器,所述发声器都分布在一个虚拟球面上,所述虚拟球面内设有一个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椅(29),当受试者位于升降椅(29)上时,受试者的头部正好位于所述虚拟球面的球心上,在升降椅(29)附近设有一个供受试者操作的应答器(2),所述发声器和应答器(2 )均与一个控制器(I)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显示器(5 )与所述控制器(I)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方的发声器包括正前方发声器(8)、左前方发声器(14)和右前方发声器(15);所述后方的发声器包括正后方发声器(9)、左后方发声器(16)和右后方发声器(17);所述上方的发声器包括正上方发声器(12)、左前上方发声器(18)、右前上方发声器(19)、右后上方发声器(21)和左后上方发声器(20);所述下方的发声器包括正下方发声器(13)、左前下方发声器(22)、右前下方发声器(23)、右后下方发声器(25)和左后下方发声器(24);还包括正左方发声器 (10)和正右方发声器(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声音方位定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方发声器(14)、左前上方发声器(18)、左前下方发声器(22)、正上方发声器(12)、正下方发声器(13)、右后方发声器(17)、右后上方发声器(21)和右后下方发声器(2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右前方发声器(15)、右前上方发声器(19)、右前下方发声器(23)、正上方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兴华,周江睿,陈晓丽,蒋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