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宽共模输入范围的差分比较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945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了一种电路布置。所述电路布置包括并联耦合的多个差分放大器(702),其中至少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每个差分放大器包括可调电流控制电路(704),此电路经耦合以限制流经所述差分放大器的尾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大体涉及晶体管放大,且更确切地说,涉及差分比较器。
技术介绍
差分比较器是一种接受多个输入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差的电路。典型差分比较器接纳两个输入,并且返回一个信号以指示哪个信号更高。多种电路使用差分比较器,例如模数转换器(ADC)电路或收发器电路。差分比较器通常用于通信系统以传达不同电路之间的信号。由于抗噪声方面的原因,大部分通信标准使用差分信令。在差分信令中,数据以差分电压的形式传输于两个节点间。理想的差分比较器仅放大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在理想情况下,两输入端间的相同电压被排除。然而,为区别通信标准,多种发射器所用的共模电压在不同发射器之间可在很宽范围内变化。例如,一些标准采用高共模电压范围,例如,700mV与1300mV之间。另一方面,一些标准采用低共模电压范围,例如,145mV与350mV之间。根据其他标准操作的收发器电路在AC耦合环境中操作时所输出的共模电压在500mV与700mV之间。为了使这些不同差分传输电路能够适应,灵活接收器的设计需要能够接受接地电压(OmV)与终端电压(约1200mV)之间的任一共模电压。一项或多项实施例可解决一个或多个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项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布置。所述电路布置可包括并联耦合的多个差分放大器,其中至少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每个差分放大器可包括可调电流控制电路,此电路经耦合以限制通过所述差分放大器的尾电流。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布置可进一步包含耦合至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的增益控制电路,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可经配置以响应于微调控制信号而调节通过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的电流。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可经进一步配置以响应于指示所述尾电流即将增大的微调控制信号而调节一个或多个可调电流控制电路,从而增大流经相应差分放大器的所述尾电流。或者,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可经进一步配置以响应于指示所述尾电流即将减小的微调控制信号而调节一个或多个可调电流控制电路,从而减小流经相应差分放大器的所述尾电流。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可经配置以在状态离散集中的一个状态下操作,所述状态离散集由完全接通、完全断开和部分接通组成;并且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可经调节以使多个相应电流控制电路中仅有一个电流控制电路在给定时刻且在部分接通状态下操作。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可在部分接通状态下操作的同时调节至多个离散电流电平。所述多个差分放大器中的每一个差分放大器可包括两个互补差分晶体管对。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布置可进一步包含电流累加电路,所述电流累加电路耦合至所述多个差分放大器的所述差分晶体管对中的每一对的第一电流输出端及第二电流输出端。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可为可调电流源。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可为MOSFET晶体管。所述MOSFET晶体管的栅极尺寸可基本相同。每个差分放大器中的所述互补差分晶体管对的栅极尺寸可基本相同。在另一项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宽带共模输入范围的差分比较器电路。所述差分比较器电路可包括分别用于接收第一及第二输入信号的第一及第二差分输入终端。所述输入信号之间的差可提供差分输入信号。所述差分比较器电路可包括具有第一及第二输入端的多个互补差分对电路,所述第一及第二输入端耦合至第一及第二差分输入终端。所述多个互补差分对电路可至少包括第一及第二互补差分晶体管对电路。电流累加电路可耦合至所述互补差分对电路中每一者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电流输出端。增益控制电路可耦合至所述互补差分对电路,并且可经配置以独立地对所述多个互补差分晶体管对电路中每一者的尾电流进行调节。在此实施例中,所述互补差分对电路中每一者可包括具有重叠共模输入范围的NMOS差分对与PMOS差分对,并且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可经配置以通过对所述尾电流进行调节而减小所述差分比较器电路的增益,以作为对所述差分比较器电路在所述重叠共模输入范围内操作的响应。所述多个互补差分对电路可经配置以通过对所述尾电流进行调节而在状态离散集中的一个状态下操作,所述状态离散集由完全接通、完全断开和部分接通组成。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可经配置以通过特定方式来调节所述尾电流,使得在给定时刻,所述多个对应电流控制电路中仅有一个电流控制电路在部分接通状态下操作。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可经配置以对所述多个互补差分晶体管对电路中每一者的尾电流进行调节,调节方法是,对所述多个互补差分晶体管对电路中每一者所包括的电流控制电路进行调节。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可为可调电流源。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可为MOSFET晶体管。所述MOSFET晶体管的栅极尺寸可基本相同。在又一项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输入缓冲器电路。所述输入缓冲器电路包括具有输入端的第一静电放电电路,其输入端用于从传输介质接收差分信号。终端电阻器耦合至所述第一静电放电电路的差分输出端,并且其经配置以使得所述输入缓冲器的阻抗与所述传输介质的阻抗相匹配。差分比较器电路耦合至所述终端电阻器的差分输出端。所述差分比较器电路包括分别用于接收第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的第一差分输入终端及第二差分输入终端。所述输入信号之间的差提供差分输入信号。所述差分比较器电路包括并联耦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补差分对电路。电流累加电路耦合至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补差分对电路的输出端。增益控制电路经耦合及配置以独立地对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补差分对电路中每一者的尾电流进行调节。在另一项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可包含由并联耦合的多个差分放大器来接收共模输入;通过所述多个差分放大器产生多个尾电流,所述多个尾电流基于所述共模输入而线性地变化;以及响应于微调控制信号而限制所述多个尾电流。在此实施例中,所述限制所述多个尾电流的步骤可包含对晶体管的偏置栅极电压进行调节,从而对通过所述多个差分放大器中的特定差分放大器的电流进行限制。所述调节所述偏置栅极电压的步骤可包含启用特定数目的IX电流单元,并且其中源自增益控制逻辑的所述微调控制信号可指定所启用的特定数目的IX电流单元。所述限制所述多个尾电流的步骤可包含将各尾电流调节至处于状态离散集中的一个状态中,所述状态离散集包括完全接通、完全断开和部分接通状态,因此在给定时刻,所述多个尾电流中仅有一个尾电流在部分接通状态下操作。应了解,各种其他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书中有详细描述。附图说明 rh在查看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和参考各图之后,将容易了解各个方面和优点,在图Ψ : 图1所示为示例性互补差分对区段的方框图2所示为共模电压范围内的典型互补差分对的增益响应图3所示为通过微调尾电流而产生的互补差分对输出;图4所示为以各种组合方式耦合的分段差分对的示例性输出增益传递曲线;图5所示为采用并联差分对区段来实施的示例性比较器电路的电路图6所示为分段差分对的示例性增益调节;图7所示为示例性分段差分对及增益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8所示为弱化状态下的操作被限制在一个特定区段上的示例性增益调节;图9所示为根据若干实施例来实施的示例性输入缓冲器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是不能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互补差分对放大器(简称差分对)通常用于执行差分比较操作。当在共模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28 US 12/790,4251.一种电路布置,包含 并联耦合的多个差分放大器,其接收共模输入,所述多个差分放大器至少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所述多个差分放大器各者经配置以显示尾电流,所述尾电流基于所述共模输入而线性地变化; 其中各差分放大器包括可调电流控制电路,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经耦合以限制流经所述差分放大器的尾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置,其进一步包含耦合至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的增益控制电路,所述增益控制电路经配置以响应于微调控制信号而调节流经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的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布置,其中 所述增益控制电路经进一步配置以响应于指示所述尾电流即将增大的所述微调控制信号而调节一个或多个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从而增大流经相应差分放大器的所述尾电流;并且 所述增益控制电路经进一步配置以响应于指示所述尾电流即将减小的所述微调控制信号而调节一个或多个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从而减小流经所述相应差分放大器的所述尾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置,其中 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经配置以在状态离散集中的一个状态下操作,所述状态离散集由完全接通、完全断开和部分接通组成;并且 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经调节,以使多个相应电流控制电路中仅有一个电流控制电路在给定时刻且在部分接通状态下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布置,其中所述可调电流控制电路在所述部分接通状态下操作的同时可调节至多个离散电流电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正祥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克斯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