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3775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到设备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用户设备UE向所述基站发送前导码preamble;第一UE接收所述基站响应于所述preamble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第一UE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UE标识,所述第二UE是第一UE的D2D通信目标;第一UE接收基站响应于所述第二UE标识所返回的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和RRC连接配置参数;第一UE基于所述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与所述第二UE建立D2D连接,并基于所述RRC连接配置参数完成与基站的RRC连接建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小区网络中,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要与其他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通常需要通过基站进行集中式控制,例如在LTE网络中的演进基站(EvolvedNodeB,eNB)控制呼叫双方的UE之间的呼叫建立等信号连接过程。用户间通信链接经过基站协调控制的好处在于,由于基站可以集中管理小区内无线资源的使用,从而使得无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同时可以很好地避免用户间无线干扰。但是,在两个用户设备距离比较近的情况下,如果仍通过基站进行通信,则会带来无线资源的浪费。相比于小区模式的通信方式,D2D通信在传输同样的数据量的情况下,可以节省一半的无线资源。D2D通信是在终端之间进行直接通信,因此D2D通信的终端之间传输的信息无需经过基站。在现有的无线网络中,当处于空闲(idle)模式的UE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寻呼消息(paging)时,首先需要经过随机接入(RandomAccess,RA)过程,获取上行同步时间提前量(TimingAdvance,TA)值和/或合适的发射功率值,才能与网络建立连接,进而传输用户数据。图1中示出了现有技术中UE与eNB连接建立的信令图。步骤11、第一UE发送前导码(Preamble)到eNB;步骤12、eNB返回随机接入响应消息(RandomAccessresponsemessage,RAresponsemessage)到第一UE,该响应消息包含上行同步TA值和合适的发射功率;步骤13、第一UE以上述发射功率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到eNB;步骤14、eNB返回冲突解决消息(contentionresolution)到第一UE;步骤15、eNB返回RRC连接配置参数到第一UE;步骤16、第一UE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到eNB。然而对于距离较近的D2D的UE,UE之间具有近乎相同的TA和/或发射功率,因此当eNB呼叫被叫方第二UE进行D2D的数据传输时,如果基站再按照图1所示的通信方法与第二UE建立连接,会导致被叫方第二UE执行不必要的随机接入过程,因而增加了连接建立的时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距离较近的UE进行D2D通信时由于被叫用户终端执行不必要的随机接入过程而导致时延增加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到设备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包括:第一用户设备UE向所述基站发送前导码preamble;第一UE接收所述基站响应于所述preamble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第一UE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UE标识,所述第二UE是第一UE的D2D通信目标;第一UE接收基站响应于所述第二UE标识所返回的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和RRC连接配置参数;第一UE基于所述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与所述第二UE建立D2D连接,并基于所述RRC连接配置参数完成与基站的RRC连接建立。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到设备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包括:第二用户设备UE从基站接收来自基站的寻呼消息,并基于所述寻呼消息获取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第二UE基于所述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与第一UE建立D2D连接。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到设备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包括:第二用户设备UE接收来自基站且由第一UE转发的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和RRC连接配置参数;第二UE基于所述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与所述第一UE建立D2D连接,并基于所述RRC连接配置参数完成与基站的RRC连接建立。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到设备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包括:从第一UE接收前导码preamble;响应于所述preamble向第一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从第一用户设备UE接收第二UE标识;基于所述第二UE标识向第一UE发送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用于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的D2D连接。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用户设备UE,包括: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向基站发送前导码preamble,以及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UE标识,所述第二UE是第一UE的D2D通信目标;第一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响应于preamble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以及用于接收基站响应于所述第二UE标识所返回的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和RRC连接配置参数;以及第一连接建立装置,用于基于所述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与所述第二UE建立D2D连接,并基于所述RRC连接配置参数完成与基站的RRC连接建立。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用户设备UE,包括:第二接收装置,用于从基站接收来自基站的寻呼消息,并基于所述寻呼消息获取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第二连接建立装置,用于基于所述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与第一UE建立D2D连接。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用户设备,包括:第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基站且由第一UE转发的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和RRC连接配置参数;第三连接建立装置,用于基于所述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与所述第一UE建立D2D连接,并基于所述RRC连接配置参数完成与基站的RRC连接建立。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第四接收装置,用于从第一UE接收前导码preamble,以及用于从第一用户设备UE接收第二UE标识;第四发送装置,用于响应于所述preamble向第一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以及用于基于所述第二UE标识向第一UE发送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用于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的D2D连接。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以及基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只需主叫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进行随机接入的过程,被叫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不需重复随机接入过程,从而降低了D2D连接建立的时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同时还可以避免寻呼过程对核心网的影响,进一步降低D2D连接建立的时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UE与eNB连接建立信令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UE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UE的示意性结构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UE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系统和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备到设备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用户设备UE向所述基站发送前导码preamble;第一UE接收所述基站响应于所述preamble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第一UE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UE标识,所述第二UE是第一UE的D2D通信目标;第一UE接收基站响应于所述第二UE标识所返回的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和RRC连接配置参数;第一UE基于所述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与所述第二UE建立D2D连接,并基于所述RRC连接配置参数完成与基站的RRC连接建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到设备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用户设备UE向基站发送前导码preamble;第一UE接收所述基站响应于所述preamble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第一UE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UE标识,所述第二UE是第一UE的D2D通信目标;第一UE接收基站响应于所述第二UE标识所返回的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和RRC连接配置参数;第一UE基于所述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与所述第二UE建立D2D连接,并基于所述RRC连接配置参数完成与基站的RRC连接建立;所述第一UE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二UE标识包括:第一UE向所述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UE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UE检测第二UE来获取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的路径损耗或距离;第一UE根据所述路径损耗或距离确定第二UE能够与第一UE共享TA值和/或发射功率值;则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指示第一UE和第二UE共享时间提前量TA值和/或发射功率值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一UE向基站报告用于确定第二UE是否能够与第一UE共享TA值和/或发射功率值的所述路径损耗或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响应于所述第二UE标识所返回的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包括:接收来自基站的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携带所述基站响应于所述第二UE标识所返回的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还携带: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以及第二UE的TA值和/或发射功率值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以及第二UE的TA值和/或发射功率值信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还携带: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以及第二UE与第一UE共享TA值和/或发射功率值的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以及共享的TA值和/或发射功率值。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UE获取基站分配的D2D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D2D-C-RNTI,所述D2D-C-RNTI用于第一UE和第二UE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获取第一UE和第二UE的调度信息;所述接收基站响应于所述第二UE标识所返回的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包括:第一UE利用所述D2D-C-RNTI解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获取基站发送的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的调度信息,并进一步根据所述调度信息获取所述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E获取基站分配的D2D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D2D-C-RNTI包括:所述第一UE获取携带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所述D2D-C-RNTI。7.一种设备到设备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用户设备UE从基站接收来自基站的寻呼消息,并基于所述寻呼消息获取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第二UE基于所述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与第一UE建立D2D连接;所述寻呼消息还携带第二UE的TA值和/或发射功率值;或者所述寻呼消息还指示第一UE和第二UE共享时间提前量TA值和/或发射功率值,则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UE将与第一UE共享的TA值和/或发射功率值作为第二UE的TA值和/或发射功率值。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寻呼消息获取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包括:获取寻呼消息携带的所述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寻呼消息获取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包括:获取寻呼消息携带的D2D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D2D-C-RNTI,所述D2D-C-RNTI用于第一UE和第二UE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获取第一UE和第二UE的调度信息;利用所述D2D-C-RNTI解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获取基站发送的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的调度信息,并进一步根据所述调度信息获取所述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10.一种设备到设备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用户设备UE接收来自基站且由第一UE转发的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和RRC连接配置参数;第二UE基于所述第二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与所述第一UE建立D2D连接,并基于所述RRC连接配置参数完成与基站的RRC连接建立;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UE从第一UE获取第二UE的时间提前量TA值和/或发射功率值。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UE从第一UE接收D2D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D2D-C-RNTI,所述D2D-C-RNTI用于第一UE和第二UE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获取第一UE和第二UE的调度信息。12.一种设备到设备D2D终端的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第一UE接收前导码preamble;响应于所述preamble向第一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从第一用户设备UE接收第二UE标识;基于所述第二UE标识向第一UE发送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用于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的D2D连接;所述从第一UE接收第二UE标识包括:从第一UE接收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UE标识;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的路径损耗或距离,或者指示第一UE和第二UE共享时间提前量TA值和/或发射功率值的指示信息。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第一UE发送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包括:向第一UE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所述RRC连接建立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UE的D2D链路配置参数。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俊仁冯淑兰时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