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用-解复用器,尤其是涉及用于模式复用系统的一种多通道集成光波导模式复用-解复用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长距离光通信已经取得巨大成功。同样地,光互连作为一种新的互联方式,可克服传统电互联存在的瓶颈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自1984年J. W. Goodman提出在VLSI中采用光互连方案以来,光互连研究已取得了巨大进展。当前光互连不断向超短距离互联推进,其通信容量需求日益增长。针对光互连系统数据传输量大的特点,最直接的方法是借用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波分复用(WDM)技术。然而,波分复用系统需要多路激光器或可调谐激光器等价格昂贵的元件或模块, 因而成本很高,很大程度上将限制它在光互联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因此,亟需发展新的复用技术,从而降低波分复用系统的成本。模式复用技术在多模光纤通信中很早就被提出,但由于光纤模式控制(如转化、激发)技术的难题使之进展缓慢。我们注意到,在片上光互连系统中数据传输所采用的是平面光波导链路,因而具有非常好的偏振保持/控制能力。这为模式复用技术在光互连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先决条件,其核心器件是模式(解) 复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道集成光波导模式复用?解复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1条输入光波导(10、11、12、…、1n、…、1N)是单模光波导,用于接收所述光,N>0;其中:第0输入光波导(10)末端依次连接有第一锥形光波导(21)、第一多模光波导(31)、第二锥形光波导(22)、第二多模光波导(32)、…、第n锥形光波导(2n)、第n多模光波导(3n)、…、第N锥形光波导(2N)、第N多模光波导(3N)、输出多模光波导(7);第n输入波导(1n),n=1,…,N,各输入光波导末端均依次连接有各自的一个S形弯曲光波导结构(4n)、耦合区光波导(5n)和另一个S形弯曲光波导结构(6n);耦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集成光波导模式复用-解复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1条输入光波导(10、11、12、…、In、…、IN)是单模光波导,用于接收所述光,N>0 ;其中 第O输入光波导(10)末端依次连接有第一锥形光波导(21)、第一多模光波导(31)、第二锥形光波导(22)、第二多模光波导(32)、…、第n锥形光波导(2n)、第n多模光波导(3n)、…、第N锥形光波导(2N)、第N多模光波导(3N)、输出多模光波导(7); 第n输入波导(In), n=l,…,N,各输入光波导末端均依次连接有各自的一个S形弯曲光波导结构(4n)、f禹合区光波导(5n)和另一个S形弯曲光波导结构(6n) ;f禹合区光波导(5n)与第n多模光波导(3n)相靠近以发生倏逝波耦合,耦合器光波导(5n)的长度满足如下条件使耦合区光波导(5n)的基模完全耦合到第n多模光波导(3n)的第n阶高阶模; 第n多模光波导(3n)的第n阶高阶模是横电模,或是横磁模,n=l、…、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集成光波导模式复用-解复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多模光波导(31)、第二多模光波导(32)、…、第N多模光波导(...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