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点牢固的大功率电力电子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4490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点牢固的大功率电力电子电容器,包括盖板组件、外壳和固定在外壳内芯组;每组芯组由一列或并排设置的两列电容器芯子组成;每个芯组两侧喷金面上分别设有引出铜带;每个芯组上的各个电容器芯子的喷金面处与相应端的引出铜带之间分别通过导线电连接,导线在两个电连接焊点之间的长度大于两个焊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出铜带与芯组的喷金面通过导线柔性连接,芯组位移不会对芯组和引出铜带上的焊点造成拉伤,可以有效防止焊点的松动或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圆柱形电容器芯子的油浸式大功率电力电子电容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焊点牢固的大功率电力电子电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采用圆柱形电容器芯子的油浸式大功率电力电子电容器,外壳内设置一组或多组芯组,每组芯组由一列或两列电容器芯子并排设置,每列电容器芯子由多个电容器芯子上下叠加而成,每个电容器芯子的两侧喷金面上焊接与盖板组件上的端子电连接的导线。这种结构的电容器由于导线数量多,在电容器组装过程中,必然会给芯组捆扎、以及导线与端子连接造成不便,导致生产效率低。同时,考虑到导线的过流能力,通常每个电容器芯子需采用线径较粗的单根导线或多根导线,两种方式同样势必会进一步增加芯组捆扎、以及导线与端子连接的难度,导致生产效率更低。这种导线连接结构还存在另 一缺陷芯组与导线焊接完成后,需用绝缘带缠绕捆扎在芯组外表面四周形成绝缘层,由于电容器芯子之间较松散,捆扎后的芯组在搬运装配过程中极易拉扯导线而导致焊点松动或脱落,导致电容器过渡性能受损,增加产品的不合格率。考虑到上述问题,也有采用引出铜带与电容器芯子电连接方式。即在每个芯组两侧喷金面上设置引出铜带,引出铜带两侧分别与各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焊点牢固的大功率电力电子电容器,包括盖板组件(2)、外壳(1)和固定在外壳(1)内芯组(3);每组芯组(3)由一列或并排设置的两列电容器芯子组成,每列电容器芯子由多个电容器芯子(31)上下叠加而成;每个芯组(3)两侧喷金面上分别设有引出铜带(5);其特征在于:每个芯组(3)上的各个电容器芯子(31)的喷金面处与相应端的引出铜带(5)之间分别通过导线电连接,导线在两个电连接焊点(71、72)之间的长度大于两个焊点(71、72)之间的直线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焊点牢固的大功率电力电子电容器,包括盖板组件(2)、外壳(I)和固定在外壳(I)内芯组⑶;每组芯组(3)由一列或并排设置的两列电容器芯子组成,每列电容器芯子由多个电容器芯子(31)上下叠加而成;每个芯组(3)两侧喷金面上分别设有引出铜带(5);其特征在于每个芯组(3)上的各个电容器芯子(31)的喷金面处与相应端的引出铜带(5)之间分别通过导线电连接,导线在两个电连接焊点(71、72)之间的长度大于两个焊点(71、72)之间的直线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点牢固的大功率电力电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芯组(3)上的各个电容器芯子(31)的喷金面处与相应端的引出铜带(5)之间分别通过两段导线(61,62)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点牢固的大功率电力电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芯组(3)由一列电容器芯子组成;每个芯组(3) —端喷金面通过一根导线(6)与相应引出铜带(5)电连接;该导线(6) —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按照引出铜带(5)、第一层电容器芯子、弓丨出铜带(5)、第二层电容器芯子的次序依次向上/向下延伸布置,使得各个电容器芯子(31)的喷金面处与相应端的引出铜带(5)之间形成用来电连接的两段导线(61、62)。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松潮汪威杨波潘焱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