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多卡融合应用的非接触式IC卡与读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3391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7:43
一种实现多卡融合应用的非接触式IC卡与读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方法,所述非接触IC卡包括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和非接触式CPU卡,所述通信交互的方法包括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读卡终端感应连接;获取卡片类型进行读写操作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做到多卡融合,进行多种卡识别,目前支持的非接触式卡包括所有的飞利浦S50M1卡,多家卡商的CPU卡,同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灵活地调整M1的扇区分布、增减扇区以及CPU卡的目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卡融合应用的一卡通系统与方法,多卡包括多个厂家的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和非接触式CPU卡,尤其是在同一个系统中可进行多种卡的混用,具体地说是一种实现多卡融合应用的非接触式IC卡与读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卡商越来越多,对卡操作的个性化越来越多,同时各个地方采用的卡商也不尽相同。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即Mifare (Ml卡)是具有一定容量的EEPR0M,一般为16个扇区,也有64扇区等,每个扇区为4块,每块16个字节,以块为存取单位,每个扇区有独立的一组密码及访问控制,每个扇区的块O、块1、块2为数据块,可用于存贮数据,每个扇区的块3为控制块,包括了密码A、存取控制、密码B。非接触式CPU卡,也称智能卡,卡内的集成电路中带有微处理器CPU、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 (FLASH)、用户数据存储器EEPR0M)以及芯片操作系统COS。装有COS的CPU卡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具有命令处理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功能。两种卡的机制和原理不同,操作方式和指令也不同,对于不同的厂家,CPU卡的指令也有些不同。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各地市民卡应用越来越来越健全,很多企业和学校纷纷希望将企业一卡通或学校一卡通与市民卡结合起来,增加便利性。而各地的市民卡采用的卡类型不同,而且企业、学校的对卡的需求也不同,如何融合各种类型的卡,完成消费、考勤、门禁等各项功能,成为行业内一卡通系统新的研究点。在实际的应用中除了卡片类型和卡片提供商不同之外,卡的使用方式也不同,例如Ml卡,除去公共应用,留给企业或校园一卡通使用的扇区数以及扇区号不同,这就需要软件能够灵活调整发卡扇区数,以及扇区分布。CPU卡是使用文件形式,对于不同地方,可使用的文件可能不同,需要软件发卡是能够使用其他文件目录。目前市场上的一卡通软件通常是对单一类型卡的操作,基本没有多卡融合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实现多卡融合应用的非接触式IC卡与读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融合了多种卡识别,目前支持的非接触式卡包括所有的飞利浦S50 Ml卡,多家卡商的CPU卡,后期会接入越来越多的卡。同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灵活地调整Ml的扇区分布、增减扇区以及CPU卡的目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多卡融合应用的非接触式IC卡与读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方法,所述非接触IC卡包括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和非接触式CPU卡,所述通信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读卡终端感应连接,读卡终端读取非接触式IC卡内的复位信息,并按照初始设置的顺序对复位信息进行处理, 步骤二、先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成功,则判断为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方式进行卡的读写处理; 如果不成功,则按照非接触式CPU卡的方式进行进行处理,如果成功,则判断为非接触式CPU卡,按照非接触式CPU卡方式进行卡的读写处理,如果不成功,返回结果不能识别;步骤二或者为先按照非接触式CPU卡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成功,则判断为非接触式·CPU卡,按照非接触式CPU卡方式进行卡的读写处理; 如果不成功,则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成功,则判断为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方式进行卡的读写处理,如果不成功,返回结果不能识别; 步骤三、所述读卡终端根据所读取复位信息的标志位,读取相应业务请求,按照前述确定的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或者非接触式CPU卡进行业务处理。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读卡终端通过IS0/IEC14443规范来完成读写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方式进行处理是指采取读取扇区的方式判断该卡是否为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如果卡返回成功响应,则是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否则按照非接触式CPU卡的方式进行读文件处理,如果卡返回成功响应,则是非接触式CPU卡; 所述按照非接触式CPU卡的方式进行处理是指采取读文件处理的方式判断该卡是否为非接触式CPU卡,如果卡返回成功响应,则是非接触式CPU卡,否则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的方式进行读取扇区处理,如果卡返回成功响应,则是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本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即Ml卡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扇区数量。本专利技术的扇区数量为6-12个。本专利技术的读卡终端包括读写器、消费机、考勤机和门禁机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是多卡融合的非接触式IC卡即一卡通产品,目前市场上的非接触式IC卡产品卡类型比较单一,很少做到多融合。而随着各地市民卡的兴起,很多企业学校希望将企业校园一卡通和公共应用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将多种卡融合到一起。现在各地企业和学校很多,都在推行信息化建设,对非接触式IC卡的需求很大。本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将手机卡和非接触式IC卡融合,随着一^^通需求的增大,可以拉动电信终端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平台整体流程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读卡终端发卡补卡操作流程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读卡终端读卡选择操作流程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读卡终端操作流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主要是在界面处理和读卡终端处理方法上进行了一定修改以使多种类型卡兼容1. 界面处理上分为两部分 第一对卡进行设置。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整扇区分布,删减扇区。最少需要6个扇区,完整发卡需要12个扇区,可以根据卡的情况选择扇区。这样有利于满足更多客户需求,对于有些企业和学校卡已经被占用一些扇区,可以避开已经被使用的扇区,保证一卡通应用和用户原有其他应用同时使用在一张卡上,节约了用户成本,提高了便利。非接触式CPU卡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发卡目录以及传输密钥。CPU卡上一般都有多个应用,为了安全性,用户定制卡时可能使用自己定义的传输密钥,而且目录可能被其他应用占用,就需要修改发卡是的目录名以及传输密钥。第二 卡操作选择。系统中目前已对接了飞利浦S50 Ml卡、多家卡商CPU卡等。Ml卡和CPU卡操作几乎完全不同,不同厂商的CPU卡操作之间也有一些差别。系统定义了统一的卡操作接口,采用继承的方式封装不同的卡操作接口。发卡时可以选择卡类型,并保存数据库。对于充值等操作,则无需用户输入卡类型,先进行读卡信息,软件将先进行卡类型的判断。读卡顺序可设置,如读卡时先读Ml应用,在Ml应用读卡失败之后再判断是哪种CPU。用户可以根据系统卡情况设置先读Ml卡还是先读CPU卡,提高读卡速率。2. 读卡终端处理方法部分 因为同一张卡上实现了很多应用,卡既可以作为Ml卡又可以作为CPU卡,这样使卡上卡类型标志失效。所以在读卡终端上做了修改,进行顺序判断,使读卡终端在读取一种卡类型失败的情况下再调用另一种卡的卡类型读卡接口。同时在软件上可设置读卡终端优先读取的卡类型。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客户端、服务端以及消费端。客户端主要包括卡务中心、维护中心、查询中心、考勤中心以及门禁中心,负责界面呈现以及操作流程。服务端主要包括具体实现以及数据处理。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通过tcp连接进行通信。消费端主要负责消费机设置,收发数据等等,和服务端之间采用webservic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多卡融合应用的非接触式IC卡与读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方法,所述非接触IC卡包括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和非接触式CPU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读卡终端感应连接,读卡终端读取非接触式IC卡内的复位信息,并按照初始设置的顺序对复位信息进行处理,步骤二、先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成功,则判断为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方式进行卡的读写处理;如果不成功,则按照非接触式CPU卡的方式进行进行处理,如果成功,则判断为非接触式CPU卡,按照非接触式CPU卡方式进行卡的读写处理,如果不成功,返回结果不能识别;步骤二或者为:先按照非接触式CPU卡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成功,则判断为非接触式CPU卡,按照非接触式CPU卡方式进行卡的读写处理;如果不成功,则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成功,则判断为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方式进行卡的读写处理,如果不成功,返回结果不能识别;步骤三、所述读卡终端根据所读取复位信息的标志位,读取相应业务请求,按照前述确定的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或者非接触式CPU卡进行业务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多卡融合应用的非接触式IC卡与读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方法,所述非接触IC卡包括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和非接触式CPU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所述非接触式IC卡与所述读卡终端感应连接,读卡终端读取非接触式IC卡内的复位信息,并按照初始设置的顺序对复位信息进行处理,步骤二、先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成功,则判断为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方式进行卡的读写处理;如果不成功,则按照非接触式CPU卡的方式进行进行处理,如果成功,则判断为非接触式CPU卡,按照非接触式CPU卡方式进行卡的读写处理,如果不成功,返回结果不能识别;步骤二或者为先按照非接触式CPU卡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成功,则判断为非接触式 CPU卡,按照非接触式CPU卡方式进行卡的读写处理;如果不成功,则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成功,则判断为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按照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方式进行卡的读写处理,如果不成功,返回结果不能识别;步骤三、所述读卡终端根据所读取复位信息的标志位,读取相应业务请求,按照前述确定的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或者非接触式CPU卡进行业务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多卡融合应用的非接触式IC卡与读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羿朱明朱海周淳李银中李江涛吴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