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属于卷烟试验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设置能使风力均匀分布的密封的中空腔体式风箱,所述的风箱顶部中央设置的上风口与排烟主管的后端相连接;所述风箱的底面设置五个并列排布的下风口,所述的下风口通过直筒与排烟罩相连接;所述风箱内腔设置有两层多孔隔板层,所述的多孔隔板层采用类似于蜜蜂巢的结构,由圆柱形短管焊接而成;第一多孔隔板层覆盖在中间的三个下风孔之上,第二多孔隔板层位于第一多孔隔板层之上,且覆盖在中央的下风口之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独特,技术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吸力附合要求且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卷烟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与新近规定的卷烟引燃倾向测试试 验项目相配套的排烟装置。
技术介绍
未熄灭的烟头一般能持续燃烧几分钟,如果掉在床上或者软垫家具上,可能会加 热家具材料,使其开始闷烧,或随后转化为明火燃烧,从而发生火灾。为了减少火灾,国际社 会对低引燃倾向卷烟的研究日益深入。2002年,美国材料与测试协会ASTM发布了用于测定 卷烟引燃倾向的方法标准ASTM E2187。2003年,美国纽约州率先通过法令,成为世界上第 一个强制施行降低卷烟引燃性标准的地区。欧盟继加拿大和美国22个联邦州之后推出烟 草制品法规,这些法规以保护公共安全为由规定提高卷烟测试的标准要求,这种规定具有 合理的一面和启发技术进步、产品创新的导向作用。但是新法规提高了进口环节的测试要 求,使烟草制品市场准入的条件更加严格,不符合法规要求的产品将被拒之门外,这些法规 在短期内会对我国烟草制品的出口产生阻碍。2008年,ISO组织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 的申请,成立了卷烟引燃倾向测试方法工作组,开始卷烟引燃倾向测试方法国际标准的制 定。2010年9月,国际标准ISO 12863:2010《卷烟引燃倾向评价方法标准》正式发布。1、 国际标准存在很多问题,之所以在2010年9月发布是因为欧盟法令要求2011年在欧盟销 售的卷烟必须是低引燃倾向卷烟。考虑到时间问题,虽然ISO 12863规定的测试方法存在 诸多问题,该标准仍然在2010年发布了。但是,制定该标准的工作组TC92/SC1/WG15仍然 保留,继续开展相关方法的研究。目前,中国也在开展相关方法的研究,目标是制定符合我 国烟草行业的引燃倾向测试方法。2、国际标准仅规定了测试方法,对于排烟装置也只有如 下要求“一个用于排除测试房间内燃烧产物的化学或遮篷罩。通过排气罩的气流要足以排 除卷烟燃烧的烟气,且不应影响测试柜里的燃烧过程”,没有对排烟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说 明。我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市场空间,每年都有大量因吸烟 引起的火灾事故,要抑制因吸烟引起的火灾事故,必须从源头上做起,建立一套可靠的卷烟 防火安全标准。随着卷烟引燃倾向国际标准的发布,我国的卷烟企业也将开展卷烟引燃倾 向的测试工作。根据国际标准ISO 12863 :2010的规定,卷烟应放置在基质上燃烧,且卷烟 和基质都在测试柜里,测试柜的上方需要一个用于排除测试柜内燃烧产物的排烟装置。原 则上规定测试柜外的排烟环境应该与自然条件下无风但有气流流动的情况相仿,所述的排 烟装置的气流要足以排除卷烟燃烧的烟气,且不应影响测试柜里的燃烧过程。标准中没有 规定结构,只有如下的要求“一个用于排除测试房间内燃烧产物的化学或遮篷罩。通过排气 罩的气流要足以排除卷烟燃烧的烟气,且不应影响测试柜里的燃烧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它的特殊结构使其在测试柜的上空产生足以排除卷烟燃烧烟气的均匀 气流,且不会影响测试柜里的燃烧过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含有风机,排烟主 管,排烟主管的前端与风机相连。所述的排烟装置设置能使风力均匀分布的密封的中空腔 体式风箱,所述的风箱顶部中央设置的上风口与排烟主管的后端相连接;所述风箱的底面 设置五个并列排布的下风口,所述的下风口通过直筒与排烟罩相连接;所述风箱内腔设置 有两层多孔隔板层,所述的多孔隔板层采用类似于蜜蜂巢的结构,由圆柱形短管焊接而成; 第一多孔隔板层覆盖在中间的三个下风孔之上,第二多孔隔板层位于第一多孔隔板层之 上,且覆盖在中央的下风口之上。所述的第一多孔隔板层的层高为25_35mm。所述的所述第一多孔隔板层上的通孔 的孔径为10 ± 1mm,所述的通孔是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的。所述的第二多孔隔板层的层高为45_55mm。第二多孔隔板层上的通孔的孔径为 10 ± 1mm,所述的通孔是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的。所述的第一多孔隔板层之下的第一支撑架的高度为40_60mm。所述的第二多孔隔 板层之下第二支撑架的高度为60-80_。所述的直筒内腔上部设置风速传感器,所述直筒外表面设置与所述风速传感器相 连的风速显示器;所述的直筒内腔中部设置风门,所述直筒外表面设置与所述风门相连的 风门开关。所述的风箱的底面为水平面。所述的风分箱的顶面为弧形面。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独特,技术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吸力附合要求且稳定 可靠。实现了为卷烟引燃倾向测试实验提供排烟的功能,能够实现最多五组测试柜同时使 用时的排烟,大幅度提高测试效率。此外,本装置通过风门调节每一路通风管的风速使各通 道风速保持一致,并且可以实时显示风速。还可用通过调节风机转速,改变排烟气流的大 小,使气流满足实验的要求。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使用于测试时结构示意附图2是附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附图3是附图1中B-B剖视结构示意附图4附图1的本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_排烟主管;2-风箱;3_风门开关;4_排烟罩;5_测试柜; 6_风机;7_风速显示器;8_下风口 ;9_第一多孔隔板层;10-第二多孔隔板层;11-上风口; 12-第二支撑架;13-第一支撑架;14-风速传感器;15-风门;16-直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有关技术问题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首 先,本专利技术的排烟装置与现有技术的排烟装置存在巨大的差异。现有技术中的排烟装置的 首要任务就是在其所覆盖的范围及其周围形成一个强大的抽吸气流,将周围及所覆盖范围 内的空气或污染气流尽快或尽力地排出所需范围,对于排烟装置的排烟强度要求是以越大越好的。而本专利技术的排烟装置则不是,它需要抽吸力但不需要很大的抽吸,它需要将测试产生的气流抽出,但不能有明显的气流,它需要模拟自然条件通风相类似的环境,既能将测试柜排出的烟及时去除,又不能产生能影响到测试柜内试验的气流,而且要求所述的排烟稳定,不能时大时小。下面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的各通道风速测量实验情况。1、实验目的:验证“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各通道风速的稳定性是否符合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要求。2、实验设备德国ahlborn公司FVA605TA 型风速测量仪(测量范围l_5m/s分辨率0. Olm/ s 精度0. 02m/s)3、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将本专利技术的排烟装置的各通风管道(各排烟罩)的风门全开,调节风机转速,利用风速仪分别测量排烟装置各通道和风机出风口的风速,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表I排烟装置各通道和风机出风口的风速测试结果(单位m/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含有风机,排烟主管,排烟主管的前端与风机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烟装置设置能使风力均匀分布的密封的中空腔体式风箱(2),所述的风箱(2)顶部中央设置的上风口(11)与排烟主管(1)的后端相连接;所述风箱(2)的底面设置五个并列排布的下风口(8),所述的下风口(8)通过直筒(16)与排烟罩(4)相连接;所述风箱(2)内腔设置有两层多孔隔板层,所述的多孔隔板层采用类似于蜜蜂巢的结构,由圆柱形短管焊接而成;第一多孔隔板层(9)覆盖在中间的三个下风孔(8)之上,第二多孔隔板层(10)位于第一多孔隔板层(9)之上,且覆盖在中央的下风口(8)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含有风机,排烟主管,排烟主管的前端与风机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烟装置设置能使风力均匀分布的密封的中空腔体式风箱(2),所述的风箱(2)顶部中央设置的上风口(11)与排烟主管(I)的后端相连接;所述风箱(2)的底面设置五个并列排布的下风口(8),所述的下风口(8)通过直筒(16)与排烟罩(4) 相连接;所述风箱(2)内腔设置有两层多孔隔板层,所述的多孔隔板层采用类似于蜜蜂巢的结构,由圆柱形短管焊接而成;第一多孔隔板层(9)覆盖在中间的三个下风孔(8)之上, 第二多孔隔板层(10)位于第一多孔隔板层(9)之上,且覆盖在中央的下风口(8)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多孔隔板层(9)的层高为25-35_。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所述第一多孔隔板层(9)上的通孔的孔径为10±lmm,所述的通孔是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多孔隔板层(10)的层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曦,冯茜,朱震,熊宏春,陈义坤,程占刚,叶明樵,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