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军政专利>正文

微型急救吸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023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2:11
一种微型急救吸氧器,由液氧瓶、汽化器、缓冲瓶,吸氧面罩等组成,液氧瓶液氧输出管与汽化器液氧输入管连接,汽化器氧气输出管与缓冲瓶氧气输入管连接,缓冲瓶氧气输出管与吸氧面罩的氧气输入管连接,适用于急救,抢险,抗震救灾等活动,由于液氧与气氧的膨胀比是:1∶800;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体积小、质轻、移动方便、高效、使用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急救,抢险,抗震救灾等活动对患者立刻实施抢救的急救吸氧器具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是氧气瓶的体积大,笨重、移动不便、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液氧与气氧的膨胀比是1 800,所以用体积小、质轻、移动方便的液氧瓶、汽化器、缓冲瓶,吸氧面罩等组成微型急救吸氧器,依据使用场所不同,选择不同容积的液氧瓶,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汽化器设计在液氧瓶中,减少微型急救吸氧器体积,缓冲瓶缓冲液氧汽化压力,调整氧气温度和湿度,吸氧面罩便于急救时对患者立刻实现呼吸吸氧抢救,由液氧瓶、汽化器、缓冲瓶,吸氧面罩等组成微型急救吸氧器,依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可以随身携带,使用方便,安全,高效,快捷。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案一种微型急救吸氧器,由液氧瓶、汽化器、缓冲瓶,吸氧面罩等组成,液氧瓶液氧输出管与汽化器液氧输入管连接,汽化器氧气输出管与缓冲瓶氧气输入管连接,缓冲瓶氧气输出管与吸氧面罩的氧气输入管连接;所述的液氧瓶为双层容器, 内层为压力容器,外层为真空容器,内层容器盛装液氧,汽化器固定在外层容器内壁内外两层之间,内外两层之间抽真空,用多层绝热材料绕包内层容器外壁(或其他绝热材料填充内层容器和外层容器之间的空间),其下有0—16个支承部支撑液氧瓶,并沿所述的液氧瓶周边均布;所述的液氧瓶上有压力表、液位计、真空表、安全泄压阀、液氧输入控制阀、氧气输出控制阀、减压阀、液氧输入管、氧气输出管;所述缓冲瓶上有压力表、压力报警器、氧气输入管、氧气输出管、氧气输入控制阀、氧气输出控制阀、温度计、湿度计、流量计、加湿器等。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体积小、质轻、移动方便、高效、使用快捷,方便。附图说明附图是微型急救吸氧器的主要结构示意图,I是液氧瓶,2是汽化器,3 是缓冲瓶,4是吸氧面罩,5是液氧瓶液氧输出管与汽化器液氧输入管的连接管,6是汽化器氧气输出管与缓冲瓶氧气输入管的连接 管,7是缓冲瓶氧气输出管与吸氧面罩氧气输入管的连接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微型急救吸氧器,由液氧瓶1、汽化器2、缓冲瓶3,吸氧面罩4 等组成,液氧瓶I液氧输出管与汽化器2液氧输入管连接,汽化器2氧气输出管与缓冲瓶3 氧气输入管连接,缓冲瓶3氧气输出管与吸氧面罩4的氧气输入管连接;所述的液氧瓶I为双层容器,内层为压力容器,外层为真空容器,内层容器盛装液氧,汽化器2固定在外层容器内壁,内外两层之间抽真空,用多层绝热材料绕包内层容器外壁(或其他绝热材料填充内层容器和外层容器之间的空间),其下有0—16个支承部支撑液氧瓶,并沿所述的液氧瓶周边均布;所述的液氧瓶I上有压力表、液位计、真空表、安全泄压阀、液氧输入控制阀、 氧气输出控制阀、减压阀、液氧输入管、氧气输出管;所述缓冲瓶3上有压力表、压力报警器、氧气输入管、氧气输出管、氧气输入控制阀、氧气输出控制阀、温度计、湿度计、流量计、 加湿器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急救吸氧器,其特征是:由液氧瓶(1)、汽化器(2)、缓冲瓶(3),吸氧面罩(4)等组成,液氧瓶(1)液氧输出管与汽化器(2)液氧输入管连接,汽化器(2)氧气输出管与缓冲瓶(3)氧气输入管连接,缓冲瓶(3)氧气输出管与吸氧面罩(4)的氧气输入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急救吸氧器,其特征是由液氧瓶(I)、汽化器(2)、缓冲瓶(3),吸氧面罩 (4)等组成,液氧瓶(I)液氧输出管与汽化器(2)液氧输入管连接,汽化器(2)氧气输出管与缓冲瓶(3)氧气输入管连接,缓冲瓶(3)氧气输出管与吸氧面罩(4)的氧气输入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氧瓶(I),其特征是液氧瓶(I)为双层容器,内层为压力容器,外层为真空容器,内层容器盛装液氧,汽化器(2)固定在外层容器内壁,内外两层之间抽真空,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玲赵倩赵军政
申请(专利权)人:赵军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