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静电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7118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静电刷,包括:刷架和刷毛,所述刷毛通过粘胶附着在所述刷架上,所述刷毛扎成束状,所述刷架为长方体片状结构,所述刷架采用防静电塑料材料,所述刷毛采用导电纤维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静电刷能有效去除扫描仪工作时产生的静电,防止扫描纸张因静电而不能正常走纸移动,刷毛成束状,不分散、不掉毛,使用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不影响设备外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扫描仪上用来去除扫描纸张静电的除静电刷
技术介绍
传统扫描仪采用导线接地的办法来消除静电,工作不方便,影响设备外观,而且容易将静电导线碰掉,造成不能去除静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静电刷,通过采用具有除静电作用的刷毛去除扫描仪上扫描纸张的静电,使扫描纸张能正常走纸移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除静电刷,包括刷架和刷毛,所述刷毛通过粘胶附着在所述刷架上,所述刷毛扎成束状,所述刷架为长方体片状结构,所述刷架的材料采用防静电塑料。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刷毛的材料采用导电纤维。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刷毛每90根扎成一束,每束刷毛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本技术除静电刷具有很好的除静电效果,能有效去除扫描仪工作时产生的静电,防止扫描纸张因静电而不能正常走纸移动,刷毛成束状,不分散、不掉毛,使用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不影响设备外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除静电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刷架,2、刷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例示的目的,并不旨在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 请参阅图1,本技术除静电刷包括刷架I和刷毛2,所述刷毛2通过粘胶附着在所述刷架I上,所述刷毛2扎成束状不分散,所述刷架I为长方体片状结构,所述刷架I采用防静电塑料材质。另外,所述刷毛2采用导电纤维材质。另外,所述刷毛2每90根扎成一束,每束刷毛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进一步地,本技术除静电刷粘贴在扫描仪的扫描纸张出口处,在扫描纸张出口的上方和下方均贴有除静电刷,扫描纸张从出口处出来时和除静电刷的刷毛2接触,扫描纸张产生的静电被除静电刷去除,使扫描纸张能正常走纸移动,不会因静电而被吸附到扫描仪上或是出现走纸偏移。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除静电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除静电有效的优点,不影响设备的外观,不会脱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除静电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刷架和刷毛,所述刷毛通过粘胶附着在所述刷架上,所述刷毛扎成束状,所述刷架为长方体片状结构,所述刷架材料采用防静电塑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静电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材料采用导电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静电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每90根扎成一束,每束刷毛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除静电刷,包括刷架和刷毛,所述刷毛通过粘胶附着在所述刷架上,所述刷毛扎成束状,所述刷架为长方体片状结构,所述刷架采用防静电塑料材料,所述刷毛采用导电纤维材料。本技术除静电刷能有效去除扫描仪工作时产生的静电,防止扫描纸张因静电而不能正常走纸移动,刷毛成束状,不分散、不掉毛,使用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不影响设备外观。文档编号H05F3/00GK202841672SQ201220506680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蒋鹏 申请人:卡莱泰克图像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静电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刷架和刷毛,所述刷毛通过粘胶附着在所述刷架上,所述刷毛扎成束状,所述刷架为长方体片状结构,所述刷架材料采用防静电塑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鹏
申请(专利权)人:卡莱泰克图像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