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0257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17:52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一枢转模块、一盖体与一导电元件。枢转模块连接在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盖体组装于第二机体,而枢转模块设置于第二机体与盖体之间。导电元件抵靠在枢转模块与盖体之间,以将静电从盖体藉由导电元件引导至枢转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导电元件抵靠在枢转模块与盖体之间,以使得静电可藉由导电元件由盖体引导至枢轴。藉此,静电可被导引至指定位置,防止静电造成电子装置的内部的电子零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静电防止结构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今时代中,电子装置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电子装置例如是笔记型电脑、个人数位助理(PDA)或行动电话等。在一些较干燥的国家中,电子装置的静电防护会是个大问题。举例来说,当使用者在干燥环境中拿着笔记型电脑时,使用者身体上的静电通常会从使用者的手传到笔记型电脑内部的电子零件。若笔记型电脑没有做好静电防护处理的话,内部的电子零件可能便会因静电而产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静电防止结构,以避免静电造成内部的电子零件损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一枢转模块、一盖体与一导电元件。枢转模块连接在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盖体套接枢转模块。导电元件抵靠在枢转模块与盖体之间,以将静电从盖体藉由导电元件弓I导至枢转模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盖体具有一金属件与一塑胶件,且塑胶件位于金属件与枢转模块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塑胶件具有一开口,且导电元件穿过开口并分别抵靠在金属件与枢转模块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件的材质为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电元件为一导电泡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导电背胶,配置在导电元件上,以使导电元件贴附在与盖体与枢转模块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枢转模块包括一枢轴与一对支架。此对支架分别连接在枢轴与第一机体以及第二机体之间,且导电元件抵靠在盖体与此对支架之间。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利用导电元件抵靠在枢转模块与盖体之间,以使得静电可藉由导电元件由盖体引导至枢轴。藉此,静电可被导引至指定位置,防止静电造成电子装置的内部的电子零件损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I的电子装置于A部分的局部立体图。图3为图2的盖体与枢轴的组合图。图4为图3的盖体的爆炸图。图5为图I的电子装置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电子装置112:第一机体114:第二机体120 :枢转模块 122 :枢轴124 :第一支架126 :第二支架130 :盖体132 :金属件134 :塑胶件134a:开口140:导电元件 150:导电背胶E :静电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I的电子装置于A部分的局部立体图。请参考图I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例如为一笔记型电脑,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电子装置100包括一第一机体112、一第二机体114、一枢转模块120、一盖体130与一导电元件140,其中第一机体112例如为笔记型电脑的主机,且第二机体114例如为笔记型电脑的显示器。枢转模块120连接于第一机体112与第二机体114之间。盖体130套接枢转模块120。导电元件140抵靠在枢转模块120与盖体130之间,以将静电E从盖体130藉由导电元件140引导至枢转模块120。藉此配置,可使静电E导引至指定位置,以避免静电E直接传递至电子装置100的内部,而造成内部的电子零件(未显示)损坏。如图2所示,详细地说,本实施例的枢转模块120包括一枢轴122以及第一支架124与第二支架126。第一支架124及第二支架126分别与枢轴122枢设,且第一支架124与第二支架126分别与第一机体112与第二机体114连接,以使第一机体112与第二机体114彼此能可旋转地开合。导电元件140抵靠在盖体130与第一支架124、及第二支架126之间。藉此,当静电E(显示于图I)从盖体130传入时,可藉由导电元件140导引至枢轴122、第一支架124或第二支架126而被导通,以避免静电E传递至第一机体112 (显示于图I)与第二机体114的内部。图3为图2的盖体与枢轴的组合图。图4为图3的盖体的爆炸图。请参考图2、图3与图4,本实施例的盖体130具有一金属件132与一塑胶件134,且塑胶件134位于金属件132与枢转模块134之间。此外,塑胶件134具有一开口 134a,且导电元件140的一端穿过开口 134a并抵靠在金属件132,且导电兀件140的另一端抵靠在枢轴122上。在金属件132与塑胶件134结合后,导电元件140可利用开口 134a由塑胶件134的内部朝向金属件132组装。另外,本实施例的导电兀件140可为一导电泡棉(Gasket),且金属件132的材质可为招。图5为图I的电子装置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还可包括一导电背胶150,配置于导电元件140上。在导电元件140穿过开口 134a (显示于图4)后,利用导电背胶150可使导电元件140贴附在盖体130与枢转模块120之间。藉此,固定导电元件140,以避免导电元件140因松脱而掉落。如此一来,当使用者接触到盖体130的金属件132时,静电E便会依序经由金属件132、导电背胶150、导电元件140而传递至同属金属材质的枢轴122与支架124、126,以避免静电传至机体112、114内部而导致电子元件损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利用导电元件抵靠在枢转模块与盖体之间,以使静电可藉由导电元件从盖体导引至枢转模块。因此,静电可被导引至指定位置,以避免静电直接传递至内部,而造成内部的电子零件损坏。 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所属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一第一机体; 一第二机体; 一枢转模块,连接在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之间; 一盖体,组装于该第二机体,而该枢转模块设置于该第二机体与该盖体之间;以及一导电元件,抵靠在该枢转模块与该盖体之间,以将静电从该盖体藉由该导电元件引导至该枢转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金属件与一塑胶件,且该塑胶件位于该金属件与该枢转模块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塑胶件具有一开口,且该导电元件穿过该开口并分别抵靠在该金属件与该枢转模块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金属件的材质为铝。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导电元件为一导电泡棉。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导电背胶,配置在该导电元件上,以使该导电元件贴附在与该盖体与该枢转模块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枢转模块包括 一枢轴;以及 一对支架,分别连接在该枢轴与该第一机体以及该第二机体之间,该导电兀件抵靠在该盖体与该对支架之间。全文摘要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一枢转模块、一盖体与一导电元件。枢转模块连接在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盖体组装于第二机体,而枢转模块设置于第二机体与盖体之间。导电元件抵靠在枢转模块与盖体之间,以将静电从盖体藉由导电元件引导至枢转模块。本专利技术利用导电元件抵靠在枢转模块与盖体之间,以使得静电可藉由导电元件由盖体引导至枢轴。藉此,静电可被导引至指定位置,防止静电造成电子装置的内部的电子零件损坏。文档编号G06F1/16GK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一枢转模块,连接在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之间;一盖体,组装于该第二机体,而该枢转模块设置于该第二机体与该盖体之间;以及一导电元件,抵靠在该枢转模块与该盖体之间,以将静电从该盖体藉由该导电元件引导至该枢转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世盟施富仁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