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简易型太阳能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645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简易型太阳能模块,包含一太阳能板,且该太阳能板背面锁固一盒体,该盒体内设有一充电电池装置,包含一电池芯连接一电池管理模块,而该充电电池装置连接一驱动控制装置,包含一太阳能控制模块连接一功能控制模块,并再连接一LED驱动模块,该盒体内更设有一避雷模块,且该盒体上设有至少二端子,藉此,不仅方便快速组接,更能简化繁多且混乱的配线,节省配线材料与施工成本,因此简化施工而达到安装容易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尤其涉及一体化简易型太阳能模块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发电方式需消耗大量能源,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及温室效应等环保问题,因此干净的替代能源已逐渐受重视,其中利用太阳能取得干净能源成为备受瞩目的能源供应方式。而一般的太阳能模块,是以太阳能板利用光电效应产生电能,再透过充电电池将电能储存于其中,并进一步结合控制模块将电能传输至所需的电器设备上进行使用。然而,现有太阳能模块以太阳能板及充电电池结合控制模块,作为节能灯具上的主要电源。由于为使太阳能板装设在受日照位置,其乃分离式分别设置,将太阳能板与灯具分开装设,而其充电电池及控制模块则埋设于灯具基座,并接续有导线连结,如此不仅易遭窃,在配在线亦自然较为繁多且混乱,而使其安装不易且施工复杂,材料成本与施工成本因而偏高,无法符合节能与产业利用的经济效益,让节能灯具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简易型太阳能模块,其主要包含有一太阳能板,该太阳能板的两相对表面分别界定为一正面与一背面,该正面得以藉由光电效应进而产生电能。又于该太阳能板的该背面上锁固一盒体,该盒体内部并具有一容置空间,且该盒体上进一步设有至少二端子,以方便快速组装。而该盒体内部的容置空间内设有一充电电池装置,且与该太阳能板电性连接,同时于该盒体内部的容置空间内进一步设有一驱动控制装置,且与该充电电池装置电性连接,另于该盒体的容置空间内更进一步设有一避雷模块。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充电电池装置包含有一电池芯,该电池芯并连接一电池管理模块。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驱动控制装置包含有一太阳能控制模块,该太阳能控制模块与一功能控制模块连接,且该功能控制模块再进一步连接一 LED驱动模块。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太阳能板的周缘设有一金属框。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盒体为金属材质且其外周缘凸设有一唇缘,并与该太阳能板的金属框贴合锁固。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电池管理模块进一步与一直流电涌保护器连接,并透过该直流电涌保护器连接该太阳能控制模块。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一体化简易型太阳能模块与一固接帽及一灯具固接,该固接帽系锁固于一灯杆顶端上,而形成一一体化太阳能灯具的预接模块。本技术所提供的一体化简易型太阳能模块,透过在该太阳能板的背面上锁固该盒体,且于该盒体上设有至少二端子,并使该太阳能板得以结合设于该盒体的容置空间内的该充电电池装置与该驱动控制装置,藉此,不仅方便快速组接,更能够简化繁多且混乱的配线,节省配线材料与施工成本,因此简化其施工而达到安装容易的目的,更避免将该驱动控制装置与该充电电池装置埋设于该灯具基座,降低被窃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组合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系统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市电互补型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之预接模块之较佳实施例之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 一体化简易型太阳能模块10 太阳能板11金属框12 正面 13背面14 接头20盒体 21唇缘22容置空间23输入端子24 输出端子30 充电电池装置 31电池芯32电池管理模块 33直流电涌保护器40 驱动控制装置 41太阳能控制模块42 功能控制模块 43 LED驱动模块44 交流电涌保护器 45开关式电源50避雷模块200 灯具300 固接帽400 灯杆500 交流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新型的一体化简易型太阳能模块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组合立体图、分解立体图及局部剖视图,其包含有一太阳能板10,其周缘具有一金属框11,该太阳能板10的两相对表面分别界定为一正面12与一背面13,该正面12得以藉由光电效应进而产生电能,该背面13设有一接头14,得以输出该太阳能板10透过光电效应所产生的电能。一盒体20,为金属材质且其外周缘凸设有一唇缘21,该盒体20锁固于该太阳能板10的背面13上,并藉由该唇缘21与该太阳能板10的金属框11贴合锁固,且该盒体20内部并具有一容置空间22,又该盒体20上进一步设有二端子,分别界定为一输入端子23,以及一输出端子24,以方便快速组装。—充电电池装置30,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并请同时再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系统示意图,该充电电池装置30设于该盒体20的容置空间22内,且该充电电池装置30透过该盒体20上的该输入端子23与该太阳能板10的接头14连接,又该充电电池装置30包含有一电池芯31,藉以储存该太阳能板10所产生的电能。该电池芯31进一步与一电池管理模块32电性连接,又该电池管理系统32并与一直流电涌保护器33电性连接。 一驱动控制装置40,设于该盒体20的容置空间22内,且其系包含有一太阳能控制模块41,该太阳能控制模块41与该直流电涌保护器33连接,且该太阳能控制模块41进一步连接一功能控制模块42。又该功能控制模块42再进一步连接一 LED驱动模块43,该LED驱动模块43可输出电能,并透过该输出端子(图未示)与一灯具200连接,以提供该灯具200所需电能。一避雷模块50,进一步设于该盒体20的容置空间22内,且该避雷模块50与该直流电涌保护器33电性连接。请再参阅图6所示,为本技术之预接模块之较佳实施例之剖视图,其包含有一固接帽300,分别与该一体化简易型太阳能模块100及该灯具200固接,该固接帽300系锁固于一灯杆400顶端上,而形成一体化太阳能灯具的预接模块。请继续参阅图6,同时并请再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之一体化简易型太阳能模块100可固接于该固接帽300上,该固接帽300进一步再固接该灯具200,且该固接帽300锁固于该灯杆400顶端上,而形成一体化太阳能灯具的预接模块,藉此,完成预施工及配线,因而简化其施工而容易安装。其中,该太阳能板10的正面12受到日照后,得以藉由光电效应而产生电能,并藉由该太阳能板10背面13的该盒体20内部的容置空间22分别设有该充电电池装置30,而该充电电池装置30包含有透过该输入端子23及该接头14与该太阳能板10连接的该电池芯31,以储存该太阳能板10所产生的电能。又该电池芯31连接该电池管理模块32,该电池管理系统32进一步与该直流电涌保护器33电性连接。该直流电涌保护器33与该驱动控制装置40的太阳能控制模块41连接,且该太阳能控制模块41进一步连接该功能控制模块42。又该功能控制模块42再进一步连接该LED驱动模块43,该LED驱动模块43系可输出电能,并透过该输出端子(图未示)与一灯具200连接,以提供该灯具200所需电能,藉此,该太阳能板10藉由光电效应产生的电能,经整流后储存于该充电电池装置30,并透过该驱动控制装置40以提供该灯具200所需电能。另更藉由该盒体20上二端子的设置,便于该太阳能板10与该充电电池装置30的连接,以及该驱动控制装置40与该灯具200的连接,藉此,简化其施工而达到安装容易的目的,更避免将该驱动控制装置40与该充电电池装置30埋设于该灯具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简易型太阳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太阳能板,该太阳能板的两相对表面分别界定为一正面与一背面,该正面得以藉由光电效应进而产生电能;一盒体,锁固于该太阳能板的该背面上,该盒体内部并具有一容置空间,且该盒体上进一步设有至少二端子;一充电电池装置,设于该盒体的容置空间内,且与该太阳能板电性连接;一驱动控制装置,设于该盒体的容置空间内,且与该充电电池装置电性连接;一避雷模块,设于该盒体的容置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光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