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插拔光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304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插拔光滤波器,包括卡簧、外套、内套、芯夹组成的共同体;所述内套与芯夹对接后轴向形成有前后贯通对接的中空体,该中空体内设置有光滤波器芯件,所述光滤波器芯件包括内部轴向插入有第一单模光纤的第一陶瓷插芯,与第一陶瓷插芯对接且内部轴向插入有第二单模光纤的第二陶瓷插芯,第一陶瓷插芯与第二陶瓷插芯的对接端的外周套有第一开口陶瓷套筒、金属连接套,第一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对接的一端均设置有台阶结构,第一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的对接面角度互补,第一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的对接面之间设置有光学镀膜层或者设置有超薄滤光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产品把滤波功能、即插即用功能集成到一个光器件上,制作简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滤波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插拔光滤波器,本技术属于通讯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光纤接入网FTTH和PON网络的发展,小型化,低成本,在线即插即用是光滤波器(光反射器)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一些用于FTTB,CATV的光滤波器,例如用于CATV信号的阻断器件,FTTH线路监控时用作OTDR信号的反射端子等,由于用量很大,所以对成本的考虑,安装操作的方便性,体积小型化等方面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光滤波器大多采用FBG (Fiber Bragg Grating,光纤布拉格光栅),但是FBG的成本较高,同时,这种光纤光栅工艺的反射带宽会随温度的变化产生漂移。“专利技术专利ZL201010124537.0可插拔光滤波器”中存在如下缺陷第一,所使用的陶瓷插芯,在光纤端面镀膜过程中,容易造成端面出现镀膜材料附着在插芯的外侧壁上,必须将附着在侧壁上的镀膜材料清理掉才可以使用,对于这些外侧壁镀膜材料的清除需要浪费较大的人力物力,造成生产困难;第二,在专利技术专利ZL201010124537.0可插拔光滤波器”中所使用的陶瓷插芯为一周开槽,造成生产过程中加工困难,从而加工成本较高;第三,“在专利技术专利ZL201010124537. O可插拔光滤波器”中,为了避免粘接胶进入光学镀膜膜层,影响膜层技术指标,要求在陶瓷插芯对接面的外周形成有V形环槽,在V型环槽与开口陶瓷套筒开口相交处注有紫外胶,产品封装工序复杂,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一次滤波、较少光学元件、器件体积小、在线即插即用、小型化、低成本和光学指标稳定的可插拔光滤波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插拔光滤波器,包括有位于入射光侧的内套和与内套插接的位于出射光侧的芯夹,内套与芯夹进行插接配合,所述内套与所述芯夹外部设置有外套,外套由外套阳头和外套阴头组成,所述芯夹通过卡簧将外套、内套、芯夹组成一个共同体;所述内套与所述芯夹对接后轴向形成有前后贯通对接的中空体,该中空体内设置有光滤波器芯件,所述光滤波器芯件外周套有垫圈,所述光滤波器芯件出射光的一端套有第二开口陶瓷套筒;所述光滤波器芯件包括内部轴向插入有第一单模光纤的第一陶瓷插芯,与第一陶瓷插芯对接且内部轴向插入有第二单模光纤的第二陶瓷插芯,所述的第一陶瓷插芯与第二陶瓷插芯的对接端的外周套有第一开口陶瓷套筒,所述第一开口陶瓷套筒外周套有金属连接套,所述第一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对接的一端均设置有台阶结构,第一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的对接面角度互补,所述第一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的对接面之间设置有光学镀膜层或者设置有超薄滤光片。所述金属连接套的侧壁上设置有向所述金属连接套与第一开口陶瓷套筒之间灌入粘接胶的点胶孔第一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的结构完全相同,均具有如下结构为长棒形结构,内部轴向形成有贯穿单模光纤的通孔,其中长棒形的B端的外周面上一侧形成有开槽孔,第一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上的开槽孔设置为同一个方向,且与第一开口陶瓷套筒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的开槽孔内注有粘接胶。所述的光学镀膜层分别形成在第一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的端面上。所述的光学镀膜层形成在第一陶瓷插芯的端面上,或形成在第二陶瓷插芯的端面上。所述的外套阳头用于与SC型光纤适配器相连接,所述的外套阴头用于与SC型光纤连接器相连接。所述第一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的台阶结构的端面可以为APC面或UPC面。所述已插入第一陶瓷插芯的第一单模光纤与插入第二陶瓷插芯的二单模光纤相耦合的光纤端面上设置有光学镀膜。所述第一陶瓷插芯和第二陶瓷插芯采用APC端面的角度为0° 15°。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可插拔光滤波器,可以完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把滤波功能、即插即用功能集成到一个小型化的光器件上,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质量可靠,工程人员操作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SC型可插拔光滤波器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的外套结构正视图;图2b是本技术的外套结构剖视图;图3a是本技术的内套结构左视图图3b是本技术的内套结构正视图;图3c是本技术的内套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光滤波芯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芯夹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垫圈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卡簧结构示意图;图8a是本技术的金属连接套结构剖视图;图8b本技术的金属连接套结构正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一陶瓷插芯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一陶瓷插芯(一侧开槽)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光滤波芯件结构示意图2 ;图12是FC型可插拔光滤波器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套;2 :内套;3 :光滤波器芯件;4:第二开口陶瓷套筒;5 :芯夹;6 :塾圈;7 :卡黃;8 :超薄滤光片9 :耦合螺母;10 :直套;11 :底座;12 :尾座1-1 :导向键;1-2 :外套阳头;1-3 :卡簧槽;1-4 :外套阴头;1-5 :侧向卡槽;1_6 :通孔;2-1 :导向键;2-2 :卡键;2-3 :卡扣槽;3-1 :金属连接套;3-2:第一开口陶瓷套筒;3-3 :第一陶瓷插芯;3_4 :第二陶瓷插芯;3-5 :第一单模光纤;3-6 :第二单模光纤;3-7 :开槽孔;3-9 :光学镀膜膜层;5-1 :卡扣键;5-2 :卡簧固定槽;3-1-1 :点胶孔;3-1-2 :导向槽;3-3-1 :台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可插拔光滤波器是如何实现的,以SC型可插拔光滤波器为基础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可插拔光滤波器,包括有位于入射光侧的内套2和与内套2插接的位于出射光侧的芯夹5,如图3c所示的内套2中的卡扣槽2-3与如图5所示的芯夹5中的卡扣键5-1进行插接配合。在所述的内套2与所述的芯夹5外部有一个外套1,如图2a所示外套I包括外套阳头1-2和外套阴头1-4 ;所述内套2和芯夹5通过如图3b所示内套2的卡键2-2与如图2b外套I内的侧向卡槽1-5进行插接配合;同时,芯夹5通过使用如图7所示卡簧7,将卡簧7由外套I的卡簧槽1-3插入,至外套I的通孔1-6插出,由此固定芯夹5,形成外套1、内套2、芯夹5及卡簧7组成一个共同体。所述的内套2与所述的芯夹5对接后轴向形成有前后贯通的中空体。所述的对接的中空体内设置有光滤波器芯件3、垫圈6和第二开口陶瓷套筒4,所述光滤波器芯件3外周套有垫圈6,所述光滤波器芯件3出射光的一端套有第二开口陶瓷套筒4。如图4所示,所述的光滤波器芯件3包括有内部轴向插入有第一单模光纤3-5的第一陶瓷插芯3-3,与第一陶瓷插芯3-3对接且内部轴向插入有第二单模光纤3-6的第二陶瓷插芯3-4,在第一陶瓷插芯3-3与第二陶瓷插芯3-4的对接端,所述的第一单模光纤3-5与第二单模光纤3-6相耦合,所述的第一陶瓷插芯3-3与第二陶瓷插芯3-4的对接端的外周套有第一开口陶瓷套筒3-2,所述的第一开口陶瓷套筒3-2可以实现第一陶瓷插芯3-3与第二陶瓷插芯3-4的精密配合,达到光信号在第一单模光纤3-5与第二单模光纤3-6端面耦合时的高效率传输。如图8a和Sb所示,所述的第一开口陶瓷套筒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插拔光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位于入射光侧的内套(2)和与内套(2)插接的位于出射光侧的芯夹(5),内套(2)与芯夹(5)进行插接配合,所述内套(2)与所述芯夹(5)外部设置有外套(1),外套(1)由外套阳头(1?2)和外套阴头(1?4)组成,所述芯夹(5)通过卡簧(7)将外套(1)、内套(2)、芯夹(5)组成一个共同体;所述内套(2)与所述芯夹(5)对接后轴向形成有前后贯通对接的中空体,该中空体内设置有光滤波器芯件(3),所述光滤波器芯件(3)外周套有垫圈(6),所述光滤波器芯件(3)出射光的一端套有第二开口陶瓷套筒(4);所述光滤波器芯件(3)包括内部轴向插入有第一单模光纤(3?5)的第一陶瓷插芯(3?3),与第一陶瓷插芯对接且内部轴向插入有第二单模光纤(3?6)的第二陶瓷插芯(3?4),所述的第一陶瓷插芯(3?3)与第二陶瓷插芯(3?4)的对接端的外周套有第一开口陶瓷套筒(3?2),所述第一开口陶瓷套筒(3?2)外周套有金属连接套(3?1),所述第一陶瓷插芯(3?3)和第二陶瓷插芯(3?4)对接的一端均设置有台阶结构(3?1?3),第一陶瓷插芯(3?3)和第二陶瓷插芯(3?4)的对接面角度互补,所述第一陶瓷插芯(3?3)和第二陶瓷插芯(3?4)的对接面之间设置有光学镀膜层(3?9)或者设置有超薄滤光片(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信海罗勇李建尤建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