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回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967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回阀结构,其包括止回阀阀体以及设于止回阀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一端设有回复弹簧,所述阀芯的另一端设有与止回阀阀体内的台阶配合的密封环,其中所述密封环上设有密封圈沟槽,所述密封圈沟槽中设有U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阀芯密封圈改为U型密封圈,U型密封圈与阀体内的密封面能够更好的配合,U型密封圈能够长期使用而不容易脱落,保证止回阀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止回阀结构
本技术涉及阀门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回阀结构。
技术介绍
止回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饮料、酿酒、炼油、化妆品、制药和化学制品工 业的阀门,止回阀是一种能够阻止流体回流的阀门,保证流体流向的唯一性,也可用于保 护液体回吸造成的损失,以及防止管道液击。现有止回阀中的阀芯密封圈一般是采用O型 密封圈,采用O型密封圈时,在长期使用后密封圈容易脱落,导致止回阀故障,因此需要改 进现有的止回阀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 长的止回阀结构。本技术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止回阀结构,包括止 回阀阀体以及设于止回阀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一端设有回复弹簧,所述阀芯的另一 端设有与止回阀阀体内的台阶配合的密封环,其中所述密封环上设有密封圈沟槽,所述密 封圈沟槽中设有U型密封圈。所述U型密封圈设有与止回阀阀体内的台阶配合的唇形密封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将阀芯密封圈改为U型密封圈,U型密 封圈与阀体内的密封面能够更好的配合,U型密封圈能够长期使用而不容易脱落,保证止回 阀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止回阀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止回阀结构包括止回阀阀体I以及设于止回阀阀体 I内的阀芯2,所述阀芯2的一端设有回复弹簧3,所述阀芯2的另一端设有与止回阀阀体I 内的台阶配合的密封环21,其中所述密封环21上设有密封圈沟槽22,所述密封圈沟槽22 中设有U型密封圈4。所述U型密封圈4设有与止回阀阀体I内的台阶配合的唇形密封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 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止回阀结构,包括止回阀阀体以及设于止回阀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一端设有回复弹簧,所述阀芯的另一端设有与止回阀阀体内的台阶配合的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上设有密封圈沟槽,所述密封圈沟槽中设有U型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回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密封圈设有与止回阀阀体内的台阶配合的唇形密封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止回阀结构,其包括止回阀阀体以及设于止回阀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一端设有回复弹簧,所述阀芯的另一端设有与止回阀阀体内的台阶配合的密封环,其中所述密封环上设有密封圈沟槽,所述密封圈沟槽中设有U型密封圈;本技术将阀芯密封圈改为U型密封圈,U型密封圈与阀体内的密封面能够更好的配合,U型密封圈能够长期使用而不容易脱落,保证止回阀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F16K15/02GK202834226SQ20122046797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林钟福, 陈号, 章方灿 申请人:福建沃隆管阀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回阀结构,包括止回阀阀体以及设于止回阀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一端设有回复弹簧,所述阀芯的另一端设有与止回阀阀体内的台阶配合的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上设有密封圈沟槽,所述密封圈沟槽中设有U型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钟福陈号章方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沃隆管阀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