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剪钳涉及一种用于切割、切下、冲裁、冲孔、打孔或用除切割以外的方法切断的机器或设备的操作和控制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气动剪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省力方便的气动剪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气动装置和剪断装置,剪断装置两侧的盖板固定在气动装置的上端,其结构要点:所述剪断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与气动装置相连的拉杆,拉杆上端的连杆轴上、两盖板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连杆,连杆通过第一销轴与剪刀片相连,剪刀片上部的限位轴固定设置在盖板上;在限位轴与第一销轴之间的剪刀片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销轴,两第二销轴分别与位于两盖板之间的推板下端部两侧的凹槽相应,凹槽的槽口两侧分别设有上推突起和下推突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成型
,涉及一种用于切割、切下、冲裁、冲孔、打孔或用除切割以外的方法切断的机器或设备的操作和控制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气动剪钳。
技术介绍
剪钳形状类似剪子,而其端部在整体的比例较普通的剪子更小、更厚,用来剪断塑料或金属的连接部位。现有的剪钳多为手动剪钳,即在剪断物件时,需要借助人施加在剪钳手柄上压力,利用杠杆原理将钳口内的物件剪断。当然,较为省力自然是钳口小、剪钳手柄长的;但仍需要使用者配合施加一定的压力,而且若剪钳手柄较长,对使用者而言,施力非常不方便;另外,当连续进行剪断操作时,反复使用普通剪钳就会很吃力;而且,普通的手动剪钳的所剪物件也有限制,例如,油田汗油泵捆绑电缆用的剪钳,都是人力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省力方便的气动剪钳。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气动装置和剪断装置,剪断装置两侧的盖板固定在气动装置的上端,其结构要点所述剪断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与气动装置相连的拉杆,拉杆上端的连杆轴上、两盖板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连杆,连杆通过第一销轴与剪刀片相连,剪刀片上部的限位轴固定设置在盖板上;在限位轴与第一销轴之间的剪刀片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销轴,两第二销轴分别与位于两盖板之间的推板下端部两侧的凹槽相应,凹槽的槽口两侧分别设有上推突起和下推突起。进一步地,所述气动装置是由气囊部和气控阀构成,气囊部包括气囊上盖和气囊下盖,气囊下盖内置气囊胶碗,气囊胶碗的上方设置有与拉杆相连的顶盘,顶盘与气囊上盖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气控阀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通道内设置有带第二弹簧的密封钢珠,密封钢珠和与出气口连通的锥孔相接触,气控阀上还设置有用于拨动密封钢珠的阀门开关,阀门开关的侧方具有排气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板的上端设置有顶断尖部。利用该顶断尖部使钢带被剪断后,两剪刀片刀口打开的一瞬间,将钢带弹出;使用者不再需要手动将钢带取出,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为使拉杆保持直线运动,在两盖板的内侧具有导轨,拉杆两侧的销轴设置在导轨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结构简单合理本技术的气动剪钳是由气动装置和剪断装置两部分构成;气动装置通过简单的气囊结构及气控阀为剪断装置提供了足够的推力,剪断装置则利用杠杆原理,以及上行推板和顶断尖部的配合,将钢带剪断并弹出。(2)使用省力方便由于采用了气动装置为剪断装置提供了动力源,不再需要使用者在剪断过程中施力,而且剪断后的钢带自行弹出,不仅非常方便,而且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例如,使用本技术的气动剪钳剪断油田汗油泵捆绑电缆,提高工作效率两倍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气囊下盖、2为进气管道孔、3为连杆轴、4为气囊上盖、5为连杆、6为安装板、7为第一销轴、8为凹槽、9为推板、10为剪刀片、11为顶断尖部、12为限位轴、13为第二销轴、14为上推突起、15为固定螺钉、16为下推突起、17为盖板、18为第一弹簧、19为拉杆、20为夹紧圈、21为顶盘、22气囊胶碗、23为气囊部。图2是图1剪断装置部分的A-A剖视图。其中,24为辅助剪刀片。图3是本技术气控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5为阀门开关、26为密封胶圈、27为密封钢珠、28为锥孔、29为第二弹簧、30为气控阀、31为进气口、32为出气口、33为排气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气动剪钳是由气动装置和剪断装置两部分构成,其中气动装置还包括气囊部23和气控阀30,剪断装置设置在气囊部23的上端。气囊部23的气囊下盖I的外形呈梯台状,内中空,气囊上盖4呈双梯台状,上部梯台底面小于下部梯台底面;气囊上盖4和气囊下盖I在梯台状外壳底部外缘之间夹持气囊胶碗22的上部外缘,气囊胶碗22似平底碗状,与气囊下盖I的内部形状相应,在气囊上盖4和气囊下盖I的两外缘由一夹紧圈20固定。在气囊上盖4和气囊下盖I形成的密闭腔内设置有与气囊胶碗22底部相接触的顶盘21,顶盘21的上表面与气囊上盖4上端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8(压缩弹簧),当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多个弹簧。在顶盘21的中心通过螺纹配合竖直地设置有拉杆19,拉杆19的上端可通过气囊上盖4的开口伸出气囊上盖4外。如图1和图2所示,剪断装置的两盖板17通过其下部两侧的安装板6固定在气囊上盖4上端,两平行盖板17之间通过固定螺钉15固定。拉杆19上部两侧的销轴设置在盖板17的内侧的导轨内,拉杆19上端的连杆轴3上、两盖板17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连杆5,两连杆5的前端均设置有第一销轴7,每一第一销轴7的两侧分别设有剪刀片10和辅助剪刀片24,辅助剪刀片24的上端无刀头,其作用仅为配件,辅助夹持推板9,以及与推板9和盖板17之间的垫片作用。剪刀片10上端的限位轴12均固定在盖板17上,在限位轴12与第一销轴7之间固定设置有与剪刀片10和辅助剪刀片24相连的第二销轴13。在两盖板17之间还设置有一推板9,推板9下部两侧具有凹槽8,凹槽8的槽口一侧为上推突起14,另一侧为下推突起16,第二销轴13与该凹槽8的上推突起14和下推突16起相应,即剪刀片10和辅助剪刀片24通过上推突起14带动第二销轴13上行,通过下推突起16带动第二销轴13下行。在盖板17的上端具有顶断尖部11,顶断尖部11设置在剪刀片10的一侧的盖板17上。如图3所示,气控阀30上并排设置有进气口 31和出气口 32,进气口 31接压缩空气源,出气口 32与气囊部23的进气管道孔2相接。在阀体内部,进气口 31与出气口 32之间的通道内设置有与第二弹簧29 (压缩弹簧)相连的密封钢珠27,密封钢珠27与位于出气口 32 —侧通道内的锥孔28底部相应。气控阀30的阀门开关25用于控制密封钢珠27在通道内的移动,出气口 32与阀门开关25的排气孔33之间的通道内设置有密封胶圈26。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气动剪钳的具体动作过程作进一步的描述。使用时,首先将钢带放置在两剪刀片10的刀头之间,抵住。按下阀门开关25,密封钢珠27从锥孔28底部被顶出,同时阀门开关25借助密封胶圈26将出气口 32与排气孔33之间的通道封闭。压缩空气从进气口 31通过出气口 32、进气管道孔2进入到气囊胶碗22与气囊下盖I之间;压缩空气将气囊胶碗22鼓涨,顶起顶盘21,顶盘21推动拉杆19向上运动。拉杆19上推时,通过连杆轴3将两连杆5撑开;由于剪刀片10和辅助剪刀片24与连杆5通过第一销轴7轴连接,使剪刀片10和辅助剪刀片24以固定在盖板17上的限位轴12为支点旋转;与此同时,剪刀片10和辅助剪刀片24在旋转过程中,固定在其上的第二销轴13也随之绕支点旋转,由于第二销轴13设置在推板9的凹槽8内,在旋转的同时第二销轴13借助与凹槽8的上推突起14的接触,使推板9上行,与两个相向运动的剪刀片10刀头及顶断尖部11 一同配合,将钢带剪断。在钢带剪断的瞬间,阀门开关25回到原始位置,而密封钢珠27受到第二弹簧29的推力返回锥孔28的底部,将进气口 31与出气口 32之间的通道封闭;同时,出气口 32与排气孔33处于连通状态,气囊胶碗22与气囊下盖I之间的压缩空气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动剪钳,包括气动装置和剪断装置,剪断装置两侧的盖板(17)固定在气动装置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剪断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与气动装置相连的拉杆(19),拉杆(19)上端的连杆轴(3)上、两盖板(17)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连杆(5),连杆(5)通过第一销轴(7)与剪刀片(10)相连,剪刀片(10)上部的限位轴(12)固定设置在盖板(17)上;在限位轴(12)与第一销轴(7)之间的剪刀片(10)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销轴(13),两第二销轴(13)分别与位于两盖板(17)之间的推板(9)下端部两侧的凹槽(8)相应,凹槽(8)的槽口两侧分别设有上推突起(14)和下推突起(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毅,赵征宇,
申请(专利权)人:肖毅,赵征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