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8879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叉试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的侧壁上与第一管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管体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二管体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管体侧壁上设有出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新颖;为生物实验提供了方便,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进一步方便了操作人员对于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易洒落的问题,进一步为实验操作人员带来了方便;此外,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试管的存储容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叉试管
本技术属于生物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交叉试管。
技术介绍
试管作为一种实验室必备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生物试验中,学生一般会将一种物质加入到试管中盛放的另一种物质中,观察 其反应结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滴管将所需物质滴入试管中进行观察,而对于一些物 质反应速度较快,不易观察,而目前的试管不具有缓冲结构。对于观看完反应结果的物质需 从试管中倒出,在倒出的过程中容易洒落、尤其是对于一些腐蚀性较强的物质,如果不小心 洒在手上,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目前的试管结构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叉试管。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交叉试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的侧壁上 与第一管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管体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二管体上设有与其 配套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管体侧壁上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第一管体上设有刻度。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的连接处为弧形结构。区别于现有的试管,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新颖;包括第一管体和 第二管体,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的侧壁上与第一管体相连通,为生物实验提供了方便,起 到了缓冲的作用,进一步方便了操作人员对于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第一管体上设有与 其配套的第一活塞,第二管体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二活塞,试管进行密封,放置挥发;第二 管体侧壁上设有出液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易洒落的问题,进一步为实验操作人员 带来了方便;此外,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试管的存储容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5、出液管,6、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下述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一种交叉试管,包括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2,所述第二管体2位于第一 管体I的侧壁上与第一管体I相连通,所述第一管体I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一活塞3,所述 第二管体2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二活塞4,所述第二管体2侧壁上设有出液管5。所述出液管5上设有控制阀6。所述第一管体I上设有刻度。所述第二管体2与第一管体I的连接处为弧形结构。本技术一种交叉试管,结构简单,新颖;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 位于第一管体的侧壁上与第一管体相连通,为生物实验提供了方便,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进 一步方便了操作人员对于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第一管体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一活塞, 第二管体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二活塞,试管进行密封,放置挥发;第二管体侧壁上设有出液 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易洒落的问题,进一步为实验操作人员带来了方便;此外,第 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试管的存储容量。本技术中出液管上设有控制阀,有效的对液体流量进行了控制,防止其溅出 或洒落。本技术中第一管体上设有刻度,更加便于人们对注入物质容量的控制。本技术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的连接处为弧形结构,进一步起到了缓冲作用。本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试管结构,结构新颖,为实验操作者提供了诸多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叉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所述第二管体(2)位于第一管体(1)的侧壁上与第一管体(1)相连通,所述第一管体(1)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一活塞(3),所述第二管体(2)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二活塞(4),所述第二管体(2)侧壁上设有出液管(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2),所述第二管体(2)位于第一管体(I)的侧壁上与第一管体(I)相连通,所述第一管体(I)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一活塞(3),所述第二管体(2)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二活塞(4),所述第二管体(2)侧壁上设有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玉同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