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叠片过滤器,包括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水口和第二水口的中间连接组件、还包括与中间连接组件配合连接的至少二个过滤器主体。采用第一弹性装置对过滤单元组件施加活动的压力,第二弹性装置控制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连通或闭合,同时与滤芯组件的空心水道配合的结构;在第一弹性装置对过滤单元组件施压、第二弹性装置在水压作用下连通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时,过滤器实现过滤功能;在第一弹性装置放开过滤单元组件,此时过滤单元彼此松开,第二弹性装置使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闭合时,过滤器实现反冲洗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实现自动反冲洗、结构结构简单、使用、制造和维修都很方便,使用寿命长且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滤设备
,具体涉及了一种自动叠片过滤器。
技术介绍
过滤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领域,如食品、纺织、冶金、塑料、医药、建材、造纸等领域。现有的过滤器一般没有反冲洗和清洗功能,即使有结构也很复杂,使用、制造和维修都极为不便。目前过滤器一般采用手动清洗,利用人工,将产品拆卸,对内部的叠片进行冲洗,这样耗费人力,耗时。在大型的水处理、面积较大的农业灌溉、园林灌溉过程中,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自动叠片过滤器,解决了无法自动反冲洗、结构复杂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叠片过滤器,包括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水口和第二水口的中间连接组件、还包括与中间连接组件配合连接的至少二个过滤器主体;所述过滤器主体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壳体、设于该空腔中的滤芯组件和设于该空腔中且套设于该滤芯组件外壁上的过滤单元组件;过滤单元组件包括若干个叠加的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组件内壁形成过滤出水道,过滤单元组件外壁与壳体内壁形成过滤进水道,过滤进水道与第一水口连通,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活动连通;滤芯组件末端设有对过滤单元组件施加压力的第一弹性装置,滤芯组件连接端与壳体连接且滤芯组件连接端设有用于控制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连通或闭合的的第二弹性装置;过滤时液体由第一水口进入过滤进水道中,经过过滤单元组件过滤后流入过滤出水道,液体对第二弹性装置施压后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连通,液体最后从第二水口排出。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过滤单元组件的支撑盘、与该支撑盘活动连接以控制过滤出水道和第二水口连通或闭合的的开关盘、实现支撑盘与开关盘活动连接的第二弹簧。进一步,所述滤芯组件包括若干个滤芯,该滤芯内部形成与所述第二水口连通的空心水道,且滤芯外壁设有与空心水道连通的若干个滤芯通孔,该滤芯通孔连通空心水道和过滤出水道;反冲洗时带压液体由第二水口进入过滤器,依次冲过空心水道、滤芯通孔、过滤出水道、过滤单元和过滤进水道以实现对过滤单元进行冲洗,最后液体从第一水口排出;此时第一弹性装置在反冲洗水压的作用下对过滤单元组件施加的压力变小或者对过滤单元组件没有施加压力,从而使过滤单元彼此松开,同时第二弹性装置保持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闭合。进一步,所述至少二个过滤器主体包括第一过滤器主体和第二过滤器主体,第一过滤器主体和第二过滤器主体的结构相同;第一过滤器主体设于中间连接组件一侧且第二过滤器主体设于中间连接组件另一侧,第一水口和第二水口分别与第一过滤器主体连通,第一水口和第二水口分别与第二过滤器主体连通。所述若干个滤芯通孔沿着所述滤芯的轴线方向均匀布置在所述滤芯外壁上。所述滤芯呈两端开口的空心圆管结构,所述滤芯外壁设有加强筋。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表面设有沟槽、呈环状结构且由增强塑料制成的滤盘。进一步,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表面设有沟槽、呈环状结构且由增强塑料制成的滤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第一弹性装置对过滤单元组件施加活动的压力,第二弹性装置控制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连通或闭合,同时与滤芯组件的空心水道配合的结构;在第一弹性装置对过滤单元组件施压、第二弹性装置在水压作用下连通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时,过滤器实现过滤功能;在第一弹性装置放开过滤单元组件,此时过滤单元彼此松开,第二弹性装置使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闭合时,过滤器实现反冲洗功能。2、滤芯通孔沿着滤芯的轴线方向均匀布置,使得过滤效率高。3、采用表面设有沟槽、呈环状结构且由增强塑料制成的滤盘,过滤时污水从过滤单元组件外侧进入,相邻滤盘上的沟槽棱边形成的轮缘把水中固体物截留下来;反冲洗时水自环状滤盘内部流向外侧,将截留在滤盘上的污物冲洗下来,经第一水口排出壳体,结构简单。本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实现自动反冲洗、结构结构简单、使用、制造和维修都很方便,使用寿命长且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叠片过滤器的实施例的剖面正视示意图,此时图中箭头所示为过滤时的水流方向;图2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叠片过滤器的实施例的剖面正视示意图,此时图中箭头所示为反冲洗时的水流方向;图3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叠片过滤器的实施例的剖面正视示意图,此时省略了过滤单元组件;图4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叠片过滤器的实施例中滤芯的正视示意图。图5是图4的背面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4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壳体;11_空腔;2_滤芯组件;21_滤芯;211-空心水道;212_滤芯通孔;213-加强筋;3_过滤单元组件;31_过滤出水道;32_过滤进水道;4_第一弹性装置;41_第一弹簧;5-第二弹性装置;51-支撑盘;52-开关盘;53-第二弹簧;6_中间连接组件;61_第一水口 ;62_第二水口 ;7_第一过滤器主体;8_第二过滤器主体。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自动叠片过滤器,包括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水口和第二水口的中间连接组件、还包括与中间连接组件配合连接的至少二个过滤器主体;所述过滤器主体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壳体、设于该空腔中的滤芯组件和设于该空腔中且套设于该滤芯组件外壁上的过滤单元组件;过滤单元组件包括若干个叠加的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组件内壁形成过滤出水道,过滤单元组件外壁与壳体内壁形成过滤进水道,过滤进水道与第一水口连通,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活动连通;滤芯组件末端设有对过滤单元组件施加压力的第一弹性装置,滤芯组件连接端与壳体连接且滤芯组件连接端设有用于控制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连通或闭合的的第二弹性装置;过滤时液体由第一水口进入过滤进水道中,经过过滤单元组件过滤后流入过滤出水道,液体对第二弹性装置施压后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连通,液体最后从第二水口排出。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一种自动叠片过滤器,包括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水口61和第二水口 62的中间连接组件6、还包括与中间连接组件6配合连接的第一过滤器主体7和第二过滤器主体8,第一过滤器主体7设于中间连接组件6 —侧且第二过滤器主体8设于中间连接组件6另一侧,第一水口 61和第二水口 62分别与第一过滤器主体7连通,第一水口 61和第二水口 62分别与第二过滤器主体8连通。第一过滤器主体7和第二过滤器主体8结构相同。第一过滤器主体包括内部设有空腔11的壳体1、设于该空腔11中的滤芯组件2和设于该空腔11中且套设于该滤芯组件2上的过滤单元组件3 ;过滤单元组件3包括若干个依次并列叠加的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组件3内壁形成过滤出水道31,过滤单元组件外壁与壳体内壁形成过滤进水道32,过滤进水道32与第一水口 61连通,过滤出水道31与第二水口 62活动连通;滤芯组件末端设有对过滤单元组件3施加压力的第一弹性装置4,滤芯组件连接端与壳体I连接且滤芯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叠片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水口和第二水口的中间连接组件、还包括与中间连接组件配合连接的至少二个过滤器主体;所述过滤器主体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壳体、设于该空腔中的滤芯组件和设于该空腔中且套设于该滤芯组件外壁上的过滤单元组件;过滤单元组件包括若干个叠加的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组件内壁形成过滤出水道,过滤单元组件外壁与壳体内壁形成过滤进水道,过滤进水道与第一水口连通,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活动连通;滤芯组件末端设有对过滤单元组件施加压力的第一弹性装置,滤芯组件连接端与壳体连接且滤芯组件连接端设有用于控制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连通或闭合的的第二弹性装置;过滤时液体由第一水口进入过滤进水道中,经过过滤单元组件过滤后流入过滤出水道,液体对第二弹性装置施压后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连通,液体最后从第二水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叠片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水口和第二水口的中间连接组件、还包括与中间连接组件配合连接的至少二个过滤器主体;所述过滤器主体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壳体、设于该空腔中的滤芯组件和设于该空腔中且套设于该滤芯组件外壁上的过滤单元组件;过滤单元组件包括若干个叠加的过滤单元; 过滤单元组件内壁形成过滤出水道,过滤单元组件外壁与壳体内壁形成过滤进水道,过滤进水道与第一水口连通,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活动连通;滤芯组件末端设有对过滤单元组件施加压力的第一弹性装置,滤芯组件连接端与壳体连接且滤芯组件连接端设有用于控制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连通或闭合的的第二弹性装置;过滤时液体由第一水口进入过滤进水道中,经过过滤单元组件过滤后流入过滤出水道,液体对第二弹性装置施压后过滤出水道与第二水口连通,液体最后从第二水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叠片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过滤单元组件的支撑盘、与该支撑盘活动连接以控制过滤出水道和第二水口连通或闭合的的开关盘、实现支撑盘与开关盘活动连接的第二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自动叠片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组件包括若干个滤芯,该滤芯内部形成与所述第二水口连通的空心水道,且滤芯外壁设有与空心水道连通的若干个滤芯通孔,该滤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凯,
申请(专利权)人:林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