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拍中管及包括该中管的羽毛球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810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羽毛球拍中管及包括该中管的羽毛球拍,其中,所述中管由弹性材料层和截面呈环形的碳纤维预浸布层构成,所述羽毛球拍包括拍框、握把以及上述羽毛球拍中管。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管,可以使得弹性和韧性提升,进而减少中管断裂的风险并且降低了中管变形时球拍的回弹时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羽毛球拍中管及包括该中管的羽毛球拍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运动球拍类产品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羽毛球拍中管。特 别地,本技术还涉及包括该羽毛球拍中管的羽毛球拍。
技术介绍
目前羽毛球拍业界为了降低球拍重量,大部分采用球拍头框、中管和握把由碳纤 维复合材料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的方式。结果,球拍重量虽然降低,但是却存在以下缺陷(I)由于球拍中管也是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即利用碳纤维和树脂通过积层方式 硬化而成,因此中管的结构整体刚度较高而韧性不够,使得相对地在中管中间靠近握把的 部位处易形成应力集中,所以在击球时中管容易断裂;(2)但凡打过羽毛球的人都知道,挥拍杀球时除了须摆动手臂将球往下压之外,更 须利用腕力外加一扣杀瞬间击球的力量,从而了使球能获得更大的速度和角度,此时,中管 无疑会发生形变。若对手反应及时或预判到位迅速予以回击,则主动攻击的选手即使自身 反应迅速,往往受制于刚性中管的形变回复时间,而造成球拍不能及时恢复形状,进而使得 回球质量不佳。事实上,越有力的杀球,中管的形变回复时间越长,因此会给攻击选手带来 很大的困难一旦不能完成击杀会给自己带来较为严重的回球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管的缺陷,本技术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羽毛 球拍中管,其中,所述中管由弹性材料层和截面呈环形的碳纤维预浸布层构成。由此,可以 增加中管的韧性,降低中管断裂的几率;与此同时,提升中管的弹性,使得球拍在强力挥拍 而造成中管形变时,中管内的弹性材料层的回弹性能可以使球拍迅速回弹,减少球拍的回 弹时间,更利于下一次回球或攻击。特别地,所述弹性材料层可以附接在所述碳纤维预浸布层外侧。从而弹性材料层 在提供中管弹性的同时,又能使得中管的外壁不至于给人过于“冰冷”的感觉,甚至为中管 赋予了柔和的手感。较佳地,所述弹性材料层的截面为环形。如此一来可以完全地包覆碳纤维预浸布 层,给予最大程度的弹性特征。作为一种变型,所述弹性材料层可以附接在所述碳纤维预浸布层内侧。如此一来, 弹性材料层可以额外地扮演减震材料的角色,在赋予中管弹性的同时额外地提供减震功 能,增加中管的抗疲劳强度,延长球拍的使用寿命。较佳地,所述弹性材料层呈圆柱状,相当于完全地填充了截面呈环形的碳纤维预 浸布层的内部,如此一来可以给予最大程度的弹性特征并且提供更稳定的减震功能。另外,所述弹性材料层也可以夹在所述碳纤维预浸布层中间。由于弹性材料层夹 在碳纤维预浸布层中间,相当于“干扰” 了碳纤维预浸布层的刚性效果,因此,相较于上述的 两种弹性材料层的附接而言,仅需少量的弹性材料层即可实现不错的弹性效果。较佳地,所述弹性材料层的截面为环形,如此一来可以相对完全地“干扰”碳纤维 预浸布层的刚性效果。具体而言,所述弹性材料层的材料例如选自聚乙烯、芳纶、尼龙或具有相似功能 并且易于实施的任何弹性材料。特别地,所述由聚乙烯、芳纶、尼龙构成的聚乙烯无纺布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构成,因此可以在未明显增加球拍重量的同时又能满足弹性的要求。本技术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羽毛球拍,其包括拍框、握把以及上述的羽毛球 拍中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可以使得羽毛球拍的中管的弹性和韧性提升,进而 减少中管断裂的风险,并且降低了中管变形时球拍的回弹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羽毛球拍中管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羽毛球拍中管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羽毛球拍中管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羽毛球拍中管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现有技术和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对于所属
的技术人员而言,从对技术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将容易理解本实 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参照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羽毛球拍中管的一部分型材。图中所示的中管由环 形的纤维预浸布层10构成,即利用碳纤维和树脂通过积层方式硬化而成。因此,整体结构 较为均勻统一。接着参照图2,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羽毛球拍中管I的型材断面。其 中,截面为环形的弹性材料层20 (在此例如为聚乙烯无纺布层)附接在碳纤维预浸布层10 外侧。继续参照图3,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羽毛球拍中管I的一部分型材。其 中,圆柱状的弹性材料层20 (在此例如为尼龙层)填充在碳纤维预浸布层10内侧。进一步参照图4,示出了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羽毛球拍中管I的一部分型材。 其中,截面为环形的弹性材料层20 (在此例如为聚乙烯无纺布层)夹在碳纤维预浸布层10 中间。关于以上三种实施例的中管,可以通过将碳纤维、树脂以及弹性材料积层硬化成 型,其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弹性材料层的形状和位置。以下具体实施方案均以羽毛球拍最常见的外径7. Omm内径3. 5mm的中管为例子实施。如图2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施加10层碳纤维预浸布后,继续包覆2层聚乙烯无纺 布,以形成位于碳纤维预浸布层10外侧的弹性材料层,最后卷绕硬化成型制成中管。其中, 最终形成的中管的碳纤维预浸布层与聚乙烯无纺布层的厚度例如大约为5:1。以图3实施例的中管为例,可以在施加12层碳纤维预浸布后卷绕形成管状碳纤维 预浸布层,硬化成型制成中管,然后在其中填充尼龙层20。其中,最终形成的中管的碳纤维 预浸布层与尼龙层的厚度例如大约为1:2。作为图3实施例的一种替代性实施例,也可以在先行施加2层聚乙烯无纺布以形 成弹性材料层后,再继续包覆例如10层的碳纤维预浸布以形成位于弹性材料层外侧的碳 纤维预浸布层10,最后硬化成型制成中管。以图4实施例的中管为例,可以在施加2层碳纤维预浸布后,继续包覆数层聚乙烯 无纺布(例如2层)以形成弹性材料层,最后再施加剩余的8层碳纤维预浸布,最后硬化成型 制成中管。使得中管的碳纤维预浸布层/聚乙烯无纺布层/碳纤维预浸布层的厚度大约为 1:1:4。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技术还可以对上述各种羽毛球拍的中管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改 进,或者是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故凡应用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 效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本技术的羽毛球拍的中管或球拍均包含于本技术所涵 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羽毛球拍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由弹性材料层和截面呈环形的碳纤维预浸布层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毛球拍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由弹性材料层和截面呈环形的碳纤维预浸布层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拍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层附接在所述碳纤维预浸布层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羽毛球拍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层的截面为环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拍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层附接在所述碳纤维预浸布层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羽毛球拍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