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笔型内放疗粒子植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92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式笔型内放疗粒子植入器,包括手柄和粒子弹仓,所述粒子弹仓上设有推杆孔道,所述粒子弹仓的顶部设有粒子弹匣,所述粒子弹仓的前壁设有穿刺针通用接口,所述穿刺针通用接口及推杆导管的轴向均与所述推杆孔道的轴线同心;还包括用于实现粒子弹仓按一定的距离沿推杆导管的轴向移动装置和用于控制手术中穿刺针穿入体内的深度的进深定位装置,粒子弹仓的两侧和穿刺针通用接口下端设置有回血释放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清洗,可精确定位的特点,并适用于所有规格的穿刺针,粒子弹匣为医用塑料可一次性使用,防止了患者交叉传染,而且粒子弹匣载粒子数量多,减少手术中更换弹匣次数,更适用于临床手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肿瘤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式笔型内放疗粒子植入器
技术介绍
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也称为内放疗粒子植入治疗,是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或肿瘤周围,利用粒子源芯放射出的射线杀死癌细胞,达到治疗和缓解疾病的目的。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已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如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脑瘤和卵巢癌等,取得了与外科手术、外放射治疗相同的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副作用小和复发率低的优点。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逐步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接受和认可,但是用于内放疗粒子植入治疗的植入设备存在一些缺点,给临床治疗带来一些不便,影响了内放疗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推广。 公开号为CN1846804A,其公开日为2006年10月18日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内放疗粒子植入枪》,虽然解决了放射性粒子植入的问题,但存在有以下不足(1)内放疗粒子植入枪的粒子弹匣重复使用,容易出现交叉传染;(2)在肿瘤内植入粒子的操作时,首先用推杆将放疗粒子通过穿刺针植入肿瘤,然后抽出推杆,此时肿瘤内的血液会通过穿刺针回流到粒子弹仓和粒子弹匣内并出现凝血现象,后续的放疗粒子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式笔型内放疗粒子植入器,包括手柄(5)和粒子弹仓(2),所述粒子弹仓(2)上设有贯穿的推杆孔道(31),所述粒子弹仓(2)的顶部设有粒子弹匣(1),所述粒子弹仓(2)的前壁上设有穿刺针通用接口(12),所述粒子弹仓(2)的后壁上设有推杆导管(3),所述穿刺针通用接口(12)及推杆导管(3)的轴向均与所述推杆孔道(31)的轴线同心;还包括有沿所述推杆导管(3)轴向移动的粒子弹仓移动装置和穿刺针进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弹仓移动装置包括移动结构、定位结构和定距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一U字型支架(4)、一与所述推杆导管(3)的轴线平行的工字型滑轨(8)、一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所述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笔型内放疗粒子植入器,包括手柄(5)和粒子弹仓(2),所述粒子弹仓(2)上设有贯穿的推杆孔道(31),所述粒子弹仓(2)的顶部设有粒子弹匣(1),所述粒子弹仓(2)的前壁上设有穿刺针通用接口(12),所述粒子弹仓(2)的后壁上设有推杆导管(3),所述穿刺针通用接口(12)及推杆导管(3)的轴向均与所述推杆孔道(31)的轴线同心;还包括有沿所述推杆导管(3)轴向移动的粒子弹仓移动装置和穿刺针进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粒子弹仓移动装置包括移动结构、定位结构和定距结构; 所述移动结构包括一 U字型支架(4)、一与所述推杆导管(3)的轴线平行的工字型滑轨(8)、一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所述U字型支架(4)上装配有一滑块(13),所述滑块(13)还同时套在所述工字型滑轨(8)上,所述粒子弹仓(2)与所述滑块(13)固定;所述工字型滑轨(8)的一端与所述手柄(5)固定;所述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中,齿条(7)的一端与所述滑块(13)固定,齿条(7)与安装在手柄(5)内的齿轮(61)啮合; 所述定位结构由设置在粒子弹仓(2)侧面的第一压力球销定位结构构成; 所述定距结构包括所述齿轮(61)、齿条(7)、与齿轮的转轴固连的转轮(6)、设置在所述手柄(5)与所述转轮(6)之间的第二压力球销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压力球销定位结构由设置在所述手柄(5)侧面、且围绕着所述齿轮(61)的轴线均布的六个定位槽(53),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红升张兴福阎尔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赛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