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针灸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55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7:35
针灸管针,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进针管及置于进针管内的针灸针,其特征是,进针管上部与针灸针针柄的对应位置设有复合塞片或半固定件;复合塞片置于针灸针针柄与进针管内侧管壁之间,其上端两侧设有凸台,下端两侧为楔形面;半固定件设置在进针管上部外壁上,其至少设有两个固定针灸针的卡脚,卡脚与半固定件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完成对针灸针的固定,在进针的时候不用取出复合塞片,同时保持针灸针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又保证了医者在进针时的阻力不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及恐惧,进针无痛、无菌,进一步提高了进针的速度,省去了拿掉塞片的过程,结构合理安全,便于携带、收纳,提高了针灸治疗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灸管针,属于医疗器具

技术介绍
针灸进针的痛感主要是由皮肤表层产生的,而皮肤的神经比较丰富,痛觉也就比较敏感,但只要针尖穿过表层皮肤的时间小于O.1秒,患者往往来不及反应,痛觉就会大大减轻,并且进针速度越快,痛感就越小。传统的针灸进针方法有很多,如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捻转进针法,这些对于指力和操作者的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否则由于进针速度慢,用力不专容易引起患者的疼痛和恐惧。目前针刺治疗时,医生大多将消毒后的针具装在一个干净的器皿内,再用手直接持针体进行针刺,这样消毒后的针具很容易受到污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专利技术了针管进针法,用敲击来提高进针速度,同时避免了医生手指与针体的直接接触,做到无菌、无痛。但是针管进针法操作繁琐,如图1所示,要先从包装中取出一根管针,取下塞片,再进行针刺,最后取下拍管,一次一针,一针一装,费时费力,效率很低。且目前因为患者多,用针也多,没有大范围使用,只在一些无菌要求比较高的地方使用。为了防止医疗器械的交叉感染,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针灸针应与注射器、手术刀、缝针等一样均为一次性使用范畴。因此,需要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灸管针,包括进针管及置于进针管内的针灸针,其特征是,所述进针管上部与针灸针针柄的对应位置设有复合塞片或半固定件;所述复合塞片置于针灸针针柄与进针管内侧管壁之间,其上端两侧设有凸台,下端两侧为楔形面;所述半固定件设置在进针管上部外壁上,半固定件上至少设有两个固定针灸针的卡脚,卡脚与半固定件弹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管针,包括进针管及置于进针管内的针灸针,其特征是,所述进针管上部与针灸针针柄的对应位置设有复合塞片或半固定件;所述复合塞片置于针灸针针柄与进针管内侧管壁之间,其上端两侧设有凸台,下端两侧为楔形面;所述半固定件设置在进针管上部外壁上,半固定件上至少设有两个固定针灸针的卡脚,卡脚与半固定件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管针,其特征是,所述复合塞片设有两层,第一层为海绵或泡沫或橡胶制成,第二层为塑料薄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管针,其特征是,所述复合塞片设有三层,为两层塑料薄片夹住海绵或泡沫或橡胶制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佩清杨迟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