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广增专利>正文

前牙压低弹力辅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132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牙压低弹力辅弓。所述前牙压低弹力辅弓包括弧形弓丝体和设置在弓丝体两末端的左、右挂钩,其特征是:所述弓丝体在对应两尖牙远中或近中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向上的左、右折弯,使弓丝体对应尖牙之间的部分向上折起,形成弓状弧形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与任何类型的唇侧固定矫治器配套使用,具有适应范围广,效力强,操作方便等功能,可与主弓丝配合压低前牙,伸高后牙,打开咬合矫治深覆合,其作用优于传统的摇椅弓/多用途唇弓;由于其置入主弓丝牙列托槽龈侧,接近牙齿的阻抗中心,故发挥矫治力作用较大,且置放位置比较隐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牙齿矫正辅助装置,具体是一种实施上、下前牙的龈向移动的前牙压低弹力辅弓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牙齿美观也越来越重视,人们对牙齿固定矫治技术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对于不同的错颌畸形会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法。深覆颌是牙颌畸形中的一种,具体是上下颌牙弓的垂直关系的异常。指上前牙切缘盖过下前牙牙冠长度1/3者或下前牙咬合于上前牙舌侧1/3以上,主要表现为面下1/3过短,下颌运动受限,极其影响美观及咀嚼功能。深覆颌是因为前牙牙槽骨或颌骨过高,而后牙牙槽骨或颌骨的高度不足而形成,对于深覆颌的矫治主要是采取固定矫正器配合颌垫升高,用方丝弓,细丝弓矫治器,打开前牙咬合。目前正畸学界常用的打开咬合的弓丝为摇椅弓和多用途唇弓,作为正畸主弓丝,压低前牙。由于主弓丝均须纳入托槽槽沟,其压低前牙打开咬合力量均匀分散于牙齿托槽槽沟内,作用于前牙的力量有限,效果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用来辅助主弓丝解决咬合打开的问题,能够很好的起到压低前牙,升高后牙的作用,且置放位置比较隐蔽的前牙压低弹力辅弓。所述一种前牙压低弹力辅弓包括弧形弓丝体和设置在弓丝体两末端的左、右挂钩,其特征是所述弓丝体在对应两尖牙远中或近中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向上的左、右折弯,使弓丝体对应尖牙之间的部分向上折起,形成前部上弓状弧形体。在弓丝体的左、右折弯与左、右挂钩之间分别设有弹簧圈,两弹簧圈分别位于对应两尖牙与两侧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之间。在弓丝体的左、右折弯与左、右挂钩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折弯。所述弹力辅弓为上颌辅弓或下颌辅弓,为上颌辅弓时,在前部上弓状弧形体对应上颌中切牙之间的位置处设有中间挂钩。所述弓丝体的左、右挂钩分别设置在弓丝体两端外侧。所述上弓状弧形体向上折起的角度a为30 50°。在弓丝体的两弹簧圈与左、右挂钩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折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辅弓丝对应两尖牙的位置向上折,使其中间部分向上弓起,形成弓形,具有一定的弹力,能辅助主弓丝更好的压低前牙,在压低前牙的同时,其反作用力可升高后牙;有利于打开咬合,矫治深覆合;2.本技术所述辅弓丝的两侧末端均有固位挂钩,从内朝外挂,方便与主弓丝结扎,还可以抵住磨牙颊面管,实施唇展扩弓作用;其中用于上牙矫治的压低辅弓丝对应两上颌中切牙之间的位置处还设有中间挂钩,可以直接与上颌主弓丝辅弓挂结,可以减少辅弓丝与主弓丝的结扎点,拆取更加方便;3.在弓丝对应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交界处设置有弹簧圈,可以增加弓丝的弹性,使其反弹力增加,能够更好的压低前牙的功能。本技术可以与任何类型的唇侧固定矫治器配套使用(如方丝弓、直丝弓、自锁托槽矫治器等),具有适应范围广,效力强,操作方便等功能,可与主弓丝配合压低前牙,升高后牙,打开咬合矫治深覆合,其作用优于传统的摇椅弓/多用途唇弓;由于其置入主弓丝牙列托槽龈侧,接近牙齿的阻抗中心,故发挥矫治力作用较大,且置放位置比较隐蔽。附图说明图1是带有弹簧圈的上颌辅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不带弹簧圈的上颌辅弓结构示意图, 图3设有两个折弯上颌辅弓结构示意图,图4是带弹簧圈的下颌辅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设有两个折弯的下颌辅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不带弹簧圈的下颌辅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弓丝体,2、9_左、右挂钩,3、8_左、右折弯,4-前部上弓状弧形体,5-弹簧圈,6-第二折弯,7-中间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2、6中,所述一种前牙压低弹力辅弓包括弧形弓丝体I和设置在弓丝体I两末端的左、右挂钩2、9,其特征是所述弓丝体I在对应两尖牙远中或近中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向上的左、右折弯3、8,使弓丝体I对应尖牙之间的部分向上折起,形成前部上弓状弧形体4。远中或近中的中”指的是中线,是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中线通过左右两眼之间、鼻尖和左右两中切牙的接触区。牙齿靠近中线方向的就是近中,反之就是远中。图1、3、4、5中,在弓丝体I的左、右折弯3、8与左、右挂钩2、9之间分别设有弹簧圈5,两弹簧圈5分别位于对应两尖牙与两侧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之间。不拔牙病例,两弹簧圈分别位于对应两尖牙与两侧第一前磨牙之间;拔除第一前磨牙矫治病例,关闭拔牙间隙后,弹簧圈则在尖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两弹簧圈增加了弓丝的弹力,使其效果更加持久矫治力更柔和。在弓丝体I的左、右折弯3、8与左、右挂钩2、9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折弯6,也可以增加弓丝的弹力。所述弹力辅弓为上颌辅弓或下颌辅弓,为上颌辅弓时,在其前部上弓状弧形体4对应上颌中切牙之间的位置处设有中间挂钩7。可以直接与上颌主弓丝挂结,可以减少辅弓丝与主弓丝的结扎点,拆取更加方便。所述弓丝体I的左、右挂钩2、9分别设置在弓丝体I两端外侧。从内朝外挂,方便与主弓丝结扎,还可以抵住磨牙颊面管,实施唇展扩弓作用。所述上弓状弧形体4向上折起的角度a为30 50°。在弓丝体I的两弹簧圈5与左、右挂钩2、9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折弯6。本技术采用O. 018英寸澳丝弯制而成,使用时,与主弓丝配合使用,用于矫治上颌牙时,先将牙齿排齐,拔牙间隙关闭后,主弓丝使用稳定弓丝阶段。将本技术所述的上颌辅弓通过左、右挂钩2、9正向挂在上颌牙的主弓丝上,此时前部上弓状弧形体4朝上,正对上颌牙龈的方向,左、右挂钩2、9对应挂在上颌两侧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的位置处,(如果第二磨牙纳入矫治体系,则挂钩挂在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此时应加第二折弯,角度在5 15° );然后将中间挂钩7挂在对应上颌两中切牙之间的主弓丝上,然后将上颌辅弓的上弓状弧形体4通过结扎丝与对应上颌前牙位置的主弓丝结扎固定;用于矫治下颌牙时,先将牙齿排齐,拔牙间隙关闭后,主弓丝使用稳定弓丝阶段,将本技术所述的下颌辅弓通过左、右挂钩2、9分别反向挂在下颌牙的主弓丝上,此时前部上弓状弧形体4朝下,正对下颌牙龈的方向,左、右挂钩2、9对应挂在下颌两侧的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的位置处,如果下颌第二磨牙纳入矫治体系,挂钩位置则在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然后将下颌辅弓的上弓状弧形体4通过结扎丝与对应下颌前牙位置的主弓丝结扎固定;结扎丝扎到托槽的翼沟内,上颌只需要结扎到尖牙上,下颌的四个切牙均须结扎。结扎后通过上弓状弧形体4的回弹力将前牙压低,反弹力升高前磨牙,起到打开咬合矫正深覆颌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牙压低弹力辅弓,包括弧形弓丝体(1)和设置在弓丝体(1)两末端的左、右挂钩(2、9),其特征是:所述弓丝体(1)在对应两尖牙远中或近中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向上的左、右折弯(3、8),使弓丝体(1)对应尖牙之间的部分向上折起,形成前部弓状弧形体(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牙压低弹力辅弓,包括弧形弓丝体(I)和设置在弓丝体(I)两末端的左、右挂钩(2、9),其特征是所述弓丝体(I)在对应两尖牙远中或近中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向上的左、右折弯(3、8),使弓丝体(I)对应尖牙之间的部分向上折起,形成前部弓状弧形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牙压低弹力辅弓,其特征是在弓丝体(I)的左、右折弯(3.8)与左、右挂钩(2、9)之间分别设有弹簧圈(5),两弹簧圈分别位于对应两尖牙与两侧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牙压低弹力辅弓,其特征是在弓丝体(I)的左、右折弯(3.8)与左、右挂钩(2、9)之间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广增周权
申请(专利权)人:武广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