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台及X射线CT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696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寝台及X射线CT装置,寝台具有:升降机构,对天板进行举升或下降;丝杠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所述丝杠机构包括丝杠和套设在该丝杠上的以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的螺母;制动机构,对所述丝杠进行制动,所述制动机构上形成有防止所述丝杠向远离所述丝杠的动力输入端的方向轴向移动的凸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制动机构上形成防止丝杠向远离丝杠的动力输入端的方向轴向移动的凸缘,这样,在制动机构已制动而马达还在旋转,以使丝杠断裂的异常情况发生时,凸缘能够挡住丝杠向远离丝杠的动力输入端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天板随之快速下降的异常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寝台及采用该寝台的X射线CT装置。
技术介绍
X射线CT装置是一种应用于人体不同组织对X射线衰减差异特性,通过检测人体组织对X射线的衰减空间分布特性,应用数学方法经过计算机重建而得到断层图像的医疗设备。现有的X射线CT装置如图5所示,主要包括架台101、寝台102等,如图6、7所示, 寝台102进一步包括固定基座103、丝杠机构104、传动基座105、升降机构106和天板107,丝杠机构104和升降机构106安装在固定基座103上,传动基座105安装在丝杠机构104的螺母108上,丝杠机构104驱动螺母108移动,并带动传动基座105沿丝杠机构104的丝杠109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通过升降机构106驱动天板107上下移动。在上述结构中,丝杠109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轴承110可转动安装在固定基座103上,另一端通过轴承112可转动安装在制动机构上113上。为了便于将轴承112安装到制动机构113的通孔中,轴承112的外径与制动机构113的通孔之间为间隙配合,轴承112可沿制动机构113的通孔轴向滑动。当在寝台102停止升降时,需要通过制动机构113将丝杠109卡住,使丝杠109不能继续旋转,从而将天板107停止在预定的位置。如果发生制动机构113已经制动,而安装在丝杠109的动力输出端侧的马达114还在转动的异常情况时,丝杠109就有可能出现在靠近丝杠109动力输入端侧的部分的断裂现象。此时,就有可能导致丝杠109的断裂部分向远离丝杠动力输入端的方向沿丝杠109的轴向移动,天板107随之快速下降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寝台,在制动机构已制动而马达还在旋转,从而使丝杠断裂的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够防止天板随之下降。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寝台,具有升降机构,对天板进行举升或下降;丝杠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所述丝杠机构包括丝杠和套设在该丝杠上的以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的螺母;制动机构,对所述丝杠进行制动,所述制动机构上形成有防止所述丝杠向远离所述丝杠的动力输入端的方向轴向移动的凸缘。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寝台,所述制动机构具有固定块和用于对所述丝杆进行制动的制动器,所述丝杠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凸缘形成在所述固定块上。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寝台,所述固定块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轴承的通孔,所述凸缘形成在所述通孔中,并位于所述轴承的远离所述丝杠的动力输入端的一侧。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寝台,所述凸缘为形成为在所述通孔中沿所述通孔周向延伸的环状形状。本技术的实施例的X射线CT装置,具有架台,丝杠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所述丝杠机构包括丝杠和套设在该丝杠上的以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的螺母;制动机构,对所述丝杠进行制动,所述制动机构上形成有防止所述丝杠向远离所述丝杠的动力输入端的方向轴向移动的凸缘。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寝台,所述制动机构具有固定块和用于对所述丝杆进行制动的制动器,所述丝杠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凸缘形成在所述固定块上。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CT装置,所述制动机构具有固定块和用于对所述丝杆进行制动的制动器,所述丝杠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凸缘形成在所述固定块上。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CT装置,所述固定块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轴承的通孔,所述凸缘形成在所述通孔中,并位于所述轴承的远离所述丝杠的动力输入端的一侧。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CT装置,所述凸缘为形成为在所述通孔中沿所述通孔周向延伸的环状形状。本技术通过在制动机构上形成防止丝杠向远离丝杠的动力输入端的方向轴向移动的凸缘,这样,在制动机构已制动而马达还在旋转,以使丝杠断裂的异常情况发生时,凸缘能够挡住丝杠向远离丝杠的动力输入端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天板随之快速下降的异常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寝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寝台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现有X射线CT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寝台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寝台驱动部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1所示的X射线CT装置I是一边改变被检体的X射线照射部位,一边对被检体照射X射线,通过根据透射的X射线反投影被检体内部,把被检体内部作为图像再构成的装置,通过进行包含用于执行扫描区域指定用图像扫描,以及扫描计划中的各动作阶段的扫描动作,最终得到被检体内部的图像。以下,详细说明本X射线CT装置I的结构。如图1所示,X射线CT装置I包括具有开口 OP的架台G ;承载被检体P并插入到开口 OP中的寝台(卧台)B ;通过和装置操作者的对话控制架台G整体和寝台B,并且收集投影数据进行图像再构成处理的处理单元U。寝台B具备寝台驱动单元2、寝台驱动控制单元3和载置被检体P的天板。寝台B通过寝台驱动单元2的驱动在长度方向上滑动天板,从而载置被检体插入到开口 0P。寝台驱动单元2由寝台驱动控制单元3控制驱动定时以及驱动量。由寝台驱动控制单元3进行的控制与从处理单元U输出的寝台控制信号对应。另外,寝台驱动控制单元3在各动作阶段中的动作结束时,把动作结束信号返回到处理单元U。架台G具备架台驱动单元4和架台驱动控制单元5。架台驱动单元4的驱动用架 台驱动控制单元5控制驱动定时以及驱动量。由架台驱动控制单元5进行的控制与从处理单元U输出的架台控制信号对应。另外,架台驱动控制单元5在各动作阶段中的动作结束时,把动作结束信号返回处理单元U。在架台G的内部设置X射线管6以及X射线检测阵列7。另外,同样地,在架台G的内部对应X射线管6设置X射线控制单元8以及准直器9,对应X射线检测阵列7设置数据收集单元10。X射线管6向被检体照射X射线。从X射线管6照射的X射线是用被设置在附近的准直器9把照射范围限制在被检体宽度方向以及身体轴方向上的锥形束X射线或扇形束X射线。X射线管6用由X射线控制单元8控制的管电压、管电流、照射时间照射X射线。X射线控制单元8对X射线管6进行与从处理单元U输出的X射线控制信号对应的控制。用该机构照射的X射线透射被检体,用X射线检测阵列7检测透射的X射线。例如,X射线检测阵列7是把由闪烁器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的X射线检测元件在正交的2个方向上以阵列状排列多个的二维的X射线检测器。其形状是以用X射线管发生的X射线的焦点为中心的圆弧形状。用该X射线检测阵列7检测出的X射线用各X射线检测元件分别变换为检测信号,收集到数据收集单元10。数据收集单元10把收集到的检测信号输出到处理单元U,作为被检体内的投影数据。数据收集单元10产生的收集定时由从处理单元U输出的定时控制信号控制。在处理单元U中配备对寝台驱动控制单元3、架台驱动控制单元5、X射线控制单元8、数据收集单元10输出控制信号,输出动作结束信号的系统控制单元U。另外,作为处理从数据收集单元10输出的检测信号并图像化的装置,包含前处理装置12、再构成装置13、存储装置14,以及显示装置15。前处理装置12对用检测信号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寝台,其特征在于,具有:升降机构(22),对天板(25)进行举升或下降;丝杠机构(23),驱动所述升降机构(22)进行升降,所述丝杠机构(23)包括丝杠(231)和套设在该丝杠(231)上的以驱动所述升降机构(22)的螺母(232);制动机构(24),对所述丝杠(231)进行制动,所述制动机构(24)上形成有防止所述丝杠(231)向远离所述丝杠(231)的动力输入端的方向轴向移动的凸缘(2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寝台,其特征在于,具有 升降机构(22),对天板(25)进行举升或下降; 丝杠机构(23 ),驱动所述升降机构(22 )进行升降,所述丝杠机构(23 )包括丝杠(231)和套设在该丝杠(231)上的以驱动所述升降机构(22)的螺母(232); 制动机构(24),对所述丝杠(231)进行制动,所述制动机构(24)上形成有防止所述丝杠(231)向远离所述丝杠(231)的动力输入端的方向轴向移动的凸缘(2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寝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24)具有固定块(241)和用于对所述丝杆(231)进行制动的制动器(242),所述丝杠(231)通过轴承(27)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块(241)上,所述凸缘(29)形成在所述固定块(24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寝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41)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轴承(27)的通孔(28),所述凸缘(29)形成在所述通孔(28)中,并位于所述轴承(27)的远离所述丝杠(231)的动力输入端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寝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29)为形成为在所述通孔(28)中沿所述通孔(28 )周向延伸的环状形状。5.一种X射线CT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孙爽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