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牙棘轮板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578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铰牙棘轮扳手,是设置了双向棘轮机构的手工工具,对工件进行铰牙操作时,操作者将扳手手柄杆作一定角度的往复摆动,即可在工件上铰制出螺纹。扳手壳体中设有安装铰牙的棘轮,以及与棘轮外周的齿圈组成双向棘轮机构的双向棘爪,该棘爪的中心设有两个端轴其上端轴由壳体轴孔支承且连有拨杆其下端轴由棘轮和棘爪盖板上的轴孔支承,棘爪的外周开有对称的两定位槽,转动拨杆可以方便地将扳手定在正向铰牙或者反向回牙的状况。(*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将棘轮机构用于校牙扳手的手工工具。国内传统的校牙扳手在校制螺纹时必须使扳手相对于工件作360度回转,才能铰出螺纹。当扳手的手柄处于与操作者正面相垂直位置时最费力,当扳手的手柄处于与操作者正面相平行位置时最省力。即前者力臂最小,后者力臂最大;而且前者扳手的平衡也较难控制,容易偏斜甚至“烂牙”,后者扳手的平衡也较易控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校牙棘轮扳手,将双向棘轮机构设置在校牙扳手上,使操作者使用时,只需把扳手柄相对于工件作一定角度的往复摆动即可以在工件上铰出螺纹。上述目的是采用如下设计完成的一种校牙棘轮扳手,包含有手柄杆,壳体,棘轮,双向棘爪及其拨杆、定位滚珠和压缩弹簧,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棘轮的棘轮孔和安装棘爪的棘爪孔并且配有将其棘轮孔和棘爪孔封闭的盖板,所述双向棘爪的中心设有两个端轴、其上端轴由壳体轴孔支承其下端轴由盖板轴孔支承,该棘爪的外周开有对称的两定位槽,壳体棘爪孔侧壁设置定位滚珠与上述定位槽相配合,棘爪的两个对称的棘齿与棘轮外周的直齿构成双向棘轮机构。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设有安装在棘轮孔的台阶卡簧槽沟中的卡簧圈,使盖板与壳体成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棘爪的上端轴延伸部分设一拨杆。在操作扳手时,轻轻拨动双向棘爪上的拨杆就可以方便地完成换向动作,使所安装的棘轮机构满足在铰制螺纹时边铰边回,及铰制后扳手能方便地回出的实际需要。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及其附图如下所述。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校牙棘轮扳手的正视图;图2是图1扳手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扳手的仰视图;图4是图1扳手的装配示意图。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或部位。参照图1、图2和图3,扳牙棘轮扳手的部件采用结构钢制成,它们分别是两个手柄杆1,壳体2及其盖板4,棘轮6和双向棘爪7,棘爪的拨杆8;还配备有棘爪的定位滚珠9及其压缩弹簧10,盖板的卡簧圈3,和扳牙针5等零件。这些零部件的安装位置是两手柄1沿其轴线通过螺纹螺孔连接在壳体2的两端;壳体2的中心设置同一中心轴上的阶梯孔包括盖板孔21,安装棘轮6的棘轮孔23、和通孔24,盖板孔21的内壁开有槽沟22以容纳卡簧圈3;与棘轮孔23相联通的棘爪孔25中安装有棘爪7,该棘爪7的上端轴71由壳体2的轴孔支承且在延伸部分安装有拨杆8,该棘爪7的下端轴71由盖板4的轴孔支承,两端轴7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上且与棘轮6的中心线相平行;棘轮孔25的侧壁钻有与壳体2的手柄杆螺孔相联通的定位孔,其中装有定位滚珠9和压缩弹簧10。参见图4以及图1、图2和图3,校牙11的装配和运动关系如图4所示。恰当尺寸的棘轮内孔61与校牙11相配合并由销针5限止它们的径向相对移动;棘轮外周的齿圈62可以与棘爪7的棘齿72相啮合;棘爪7的开有对称的两定槽73如图4的右部所示,当定位滚珠9在弹簧10的作用下棘爪7在拨杆8的作用下,两个对称设置的棘齿72可以分别与棘轮的齿圈62相互啮合或者相互分离。图4所示扳手作顺时针方向摆动,此时下端的棘齿72与棘轮齿圈62啮合,棘轮6在壳体的棘轮孔23中被锁止而带动校牙11与扳手一同作顺时针转动;然后若扳手作逆时针方向摆动,上述下端棘齿72沿棘轮齿圈62外缘滑动,而使扳手摆回原来位置而校牙仍留在等待继续第二次作顺时针方向转动的位置;如此反复摆动扳手,则可对校牙11连续作顺时针方向的操作。不言而喻把棘爪7拨到另一个上端棘齿72与棘轮齿圈62啮合的位置,则可对校牙11连续作图4中逆时针方向的操作。以下对本技术的使用情况作一说明。本套校牙棘轮扳手可由第一棘轮扳手及附件钢套和第二棘轮扳手及附件钢套组成。配用市场通用的M4,M5,M6,M8,M10,M12,M14,M16校牙,可以铰制M4-M16的公制螺纹共八种。第一棘轮扳手的壳体尺寸小于第二棘轮扳手,铰制M4,M5,M6,M8四种公制螺纹时使用第一棘轮扳手,其中铰制M4,M5,M6螺纹时,校牙要装入附件钢套中,再装入棘孔中,铰制M8螺纹时校牙可以直接装入棘轮孔中;铰制M10,M12,M14,M16四种公制螺纹时使用第二棘轮扳手,其中铰制M10螺纹时校牙要装入附件钢套中,再一起装入棘轮孔中,铰制M12,M14,M16螺纹时校牙可以直接装入棘轮孔中。调换不同规格校牙时,只要用手将卡簧圈捏紧使其从壳体槽沟中脱出,盖板就可以打开,取出原来的校牙以后,在棘轮孔或附件钢套内孔中装入所需规格的校牙,再把棘轮凹槽与校牙凹槽对准,插入销针,合上盖板后再把卡簧圈嵌入壳体槽沟中,就可以进行螺纹铰制。本技术避免了传统校牙扳手的不足,设置了双向棘轮机构,零部件少,调换校牙方便,实际操作比传统扳牙扳手要省力方便,工件的螺纹质量稳定。权利要求1.一种校牙棘轮扳手,包含有手柄杆,壳体,棘轮,双向棘爪及其拨杆,定位滚珠和压缩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棘轮的棘轮孔和安装棘爪的棘爪孔并且配有将其棘轮孔和棘爪孔封闭的盖板,所述双向棘爪的中心设有两个端轴由壳体轴孔支承且伸出壳体部分的上端轴上连有拨杆其下端轴由盖板轴孔支承,该棘爪的外周开有对称的两定位槽,壳体棘爪孔侧壁设置定位滚珠与上述定位槽相配合,棘爪的两个对称的棘齿与棘轮外周的齿圈构成双向棘轮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牙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壳体棘轮孔设有台阶的盖板孔,盖孔的内壁开有槽沟,该槽沟中设置卡簧圈,使盖板与壳体成可拆卸连接。专利摘要铰牙棘轮扳手,是设置了双向棘轮机构的手工工具,对工件进行铰牙操作时,操作者将扳手手柄杆作一定角度的往复摆动,即可在工件上铰制出螺纹。扳手壳体中设有安装铰牙的棘轮,以及与棘轮外周的齿圈组成双向棘轮机构的双向棘爪,该棘爪的中心设有两个端轴其上端轴由壳体轴孔支承且连有拨杆其下端轴由棘轮和棘爪盖板上的轴孔支承,棘爪的外周开有对称的两定位槽,转动拨杆可以方便地将扳手定在正向铰牙或者反向回牙的状况。文档编号B23G1/00GK2035292SQ8821489公开日1989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者陈根源, 潘飞龙 申请人:上虞县工具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校牙棘轮扳手,包含有手柄杆,壳体,棘轮,双向棘爪及其拨杆,定位滚珠和压缩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棘轮的棘轮孔和安装棘爪的棘爪孔并且配有将其棘轮孔和棘爪孔封闭的盖板,所述双向棘爪的中心设有两个端轴由壳体轴孔支承且伸出壳体部分的上端轴上连有拨杆其下端轴由盖板轴孔支承,该棘爪的外周开有对称的两定位槽,壳体棘爪孔侧壁设置定位滚珠与上述定位槽相配合,棘爪的两个对称的棘齿与棘轮外周的齿圈构成双向棘轮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根源潘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虞县工具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