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式带气垫层的可控养殖发酵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484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畜禽养殖技术及设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充式带气垫层的可控养殖发酵床,其特点是在发酵垫层(1)下部设置一个全面积气垫层或在牲畜集中排泄区域设置部分区域气垫层,气垫层内保持空气自然流通或者配置机械送风系统,气垫层从下至上依次由防渗地坪层(6)和级配材料层(3)构成,级配材料层(3)底部设置有水平开孔通风管(7),开孔通风管(7)与机械送风系统的风机(10)连接,位于发酵垫层(1)内的温度控制传感器(12)、湿度控制传感器(13)的探头与机械送风系统的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风机(10)相连,本产品可全方位控制畜禽养殖发酵床中微生物粪污消解气氛,使发酵床能处于合适的好氧和兼氧状态,强化发酵床对养殖条件、养殖负荷的适应性,优化发酵床的工作状态,延长发酵床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畜禽养殖技术及设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充式带气垫层的可控养殖发酵床
技术介绍
现代化规模畜禽养殖,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畜禽粪便难以处理,由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已达19亿吨,超过了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2倍多;现有的各种畜禽粪便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综合利用方式,通过农肥利用实现粪污消纳,部分沼液采用了处理达标外排方式。由于干湿分离措施推广,使畜禽养殖干粪消纳范围大大增加,但沼液由于肥效和运输费用原因,消纳范围局限在处理设施周围,涉及周围土地消纳的肥平衡和水平衡问题,肥料施用方式问题,沼液贮存及用肥周期问题, 沼液施用习惯及利用率问题。由于我国规模化养殖程度逐年提高,养殖量大,农村养殖附加值低。长期以来粪污、沼液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成为我国解决面源污染的关键问题之o低碳、环保微生态发酵床技术从国外引入,由于该技术利用发酵垫层有效分解畜禽尿液、粪便,无粪污直接排放,也没有粪污冲洗水,使用寿命1-3年,换下垫层经过简单处理直接打到有机肥料标准等特点,在我国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利用。发酵床畜禽养殖技术被认为是一种低碳、环保、微生态、无污染、几乎近似零排放的有机农业畜禽养殖技术,利用我们周围自然环境的生物资源,即采集本地土壤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通过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培养、扩繁,形成有相当活力的微生物母种,再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母种、锯木屑、谷壳以及一定量的辅助材料和活性剂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入上述有机垫料制成微生态发酵床,再将仔猪放在发酵床上饲养。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面,猪的排泄物猪粪尿经有益微生物菌的发酵后,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但是发酵床也存在一定问题,有专家对床层病原菌杀灭提出疑问;此外,由于发酵床气氛控制靠翻堆实施,在发酵床含水量增加,通气不良情况出现,极易造成局部和全部“死床”等,床层寿命大大缩短,“死床”也容易在南方阴雨天导致“烂猪脚”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一些猪有在猪舍固定地方排泄的生活习惯,使发酵床固定部分粪尿集中,其他部分则很少或者无法接触猪粪尿,容易使发酵床局部负荷过重,影响发酵床的发酵效果,形成局部死床,缩短发酵床使用寿命。四川省发酵床实际使用寿命多在1.5 2年左右,未达到该技术3年寿命的目标,超养殖密度或管理不善的发酵床有时在数月内就发生死床问题。中国专利CN101703033A提供了一种猪舍发酵床的建立方法,包括将采食台、装有发酵垫料的发酵池、供水系统沿长条形猪舍净道垂直的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其中采食台与猪舍净道相邻。沿长条形猪舍净道平行的方向,在发酵池底平面下设置与猪舍净道同长的通风道。供水系统中夏季供水管设置在猪舍的外面埋于地下,冬季供水管设置在发酵池的通风道附近且埋于垫料中。但由于通风道只设在猪舍中部,风道窄,与发酵床接触面积很小,均匀布气困难,存在较多死角。这种方式对较大面积发酵床自然进风换气(非风机)作用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针对现有技术中发酵床发酵过程控制性差、发酵床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难题,为人们提供一种可全方位控制畜禽养殖发酵床中微生物粪污消解气氛,使发酵床能处于合适的好氧和兼氧状态,强化发酵床对养殖条件、养殖负荷的适应性,优化发酵床的工作状态,延长发酵床使用寿命的一种填充式带气垫层的可控养殖发酵床。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填充式带气垫层的可控养殖发酵床的建立方法,是在发酵垫层I下部设置一个全面积气垫层或在牲畜集中排泄区域设置部分区域气垫层,气垫层内保持空气自然流通,实现自然通风;或者通过机械送风强制供气。上述气垫层配置机械送风系统时,送风系统设可设置控制系统,通过发酵床内部的温度、适度探头控制机械送风系统的运行。上述气垫层采用分单元控制和多单元控制相接,如以每个猪圈为一个单元,同时分区采用管道连接多单元,用阀门控制。本技术的填充式带气垫层的可控养殖发酵床,由发酵垫层I和发酵垫层I下方的砾石层和/或卵石层和/或秸杆层和/或棕垫层构成,较好采用级配砾石层、级配卵石反滤层。本技术的填充式带气垫层的可控养殖发酵床,其特点是发酵垫层I下部设置有一个全面积气垫层或在牲畜集中排泄区域设置部分区域气垫层,气垫层从下至上依次由防渗地坪层6、级配材料层3,级配材料层3底部设置有水平开孔通风管7,起到通风和排水两大功效,可很好的解决发酵床通风控制与支撑。上述填充式带气垫层的可控养殖发酵床的发酵垫层I与级配材料层3之间增加透气隔尚层2。上述开孔通风管7可以采用平行排列式、网格式或其它方式排列。在与地面垂直方向也可设置导气竖管8,开孔通风管7及导气竖管8的管道末端设置有调风堵头9,调节进风风量。上述填充式带气垫层的可控养殖发酵床,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配置,当配置机械送风系统时,可根据需求采用单一单元与多单元送风相结合方式供气,由风机10及控制系统(时序编程控制器或PLC控制器)构成通风系统,温度控制传感器12、湿度控制传感器13的探头位于发酵垫层I内,一端则与控制系统如时序编程控制器或PLC控制器相连,控制系统如编程控制器或PLC控制器的另一端与风机10相接,通过控制风机10的启闭和进风阀门实现发酵床控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人通过反复实践摸索创造出来的,为全面提高现有畜禽养殖发酵床技术控制性,延长发酵床寿命而研制开发的新的科学实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在发酵床下部设置气垫层及通风辅助设施,可全方位控制畜禽养殖发酵床中微生物粪污消解气氛,使发酵床能处于合适的好氧和兼氧状态,强化发酵床对养殖条件、养殖负荷的适应性,实现优化发酵床的工作状态,延长发酵床使用寿命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t匕,本技术具有如下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I)发酵床气氛控制强化及控制功能为了维持畜禽发酵床正常使用,给畜禽一个良好生活环境,同时有利于粪污消解,与牲畜接触发酵床表面需要干爽,内部可报纸一定湿度以维持微生物繁殖和对粪污的消解,表面干爽可以通过表面空气带走水分,也可以内部发酵,热气流上升带走表面水分。对运行正常的发酵床菌群初步培养识别显示,发酵床内以好氧、兼氧微生物为主,而坏床厌氧微生物会大量滋生。控制发酵床通风供气,可以保持有益微生物正常生长,保持发酵床的正常运行。传统的发酵床内微生物的氧气供给是由床层表面补充,或通过翻堆提供,气流方向是由表层向深层渗透,床内下部氧含量随厚度增加递减。气垫层可调发酵床气流方向从 下至生,发酵床内发酵产生的热空气抬升,底部空气可自然补充,实现为床层的自然供气。通常发酵床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运行,即可实现发酵床正常运行。机械强化供气可以有效短时间提高供气量,对启动有机质含量高的发酵床的微生物高温发酵,控制温度和湿度效果明显。自然通风状态发酵也可有效解决发酵床不均匀粪污负荷的发酵问题,由于粪污分布不均,有机物多的地方微生物繁殖强,升温快,局部热气流上升速率高,补充空气快,可有效维持温度和保证发酵的顺利进行。而粪污少的地方温度相对低一些,床层中气流抬升也慢,补充气自然少。只要控制进气口开度,就可以有效保温并控制发酵的顺利进行。减少了翻堆的强度。根据发酵床单元设置,可以分养殖单元控制和全舍控制,分区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填充式带气垫层的可控养殖发酵床,其特征在于发酵垫层(1)下部设置有一个全面积气垫层或在牲畜集中排泄区域设置部分区域气垫层,气垫层从下至上依次由防渗地坪层(6)和级配材料层(3)构成,级配材料层(3)底部设置有水平开孔通风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充式带气垫层的可控养殖发酵床,其特征在于发酵垫层(I)下部设置有一个全面积气垫层或在牲畜集中排泄区域设置部分区域气垫层,气垫层从下至上依次由防渗地坪层(6)和级配材料层(3)构成,级配材料层(3)底部设置有水平开孔通风管(J)。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式带气垫层可控养殖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通风管(7)与送风系统相连,送风系统设置有控制系统,位于发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毅董锦铭黄杰侯江薛嘉吴怡肖凡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