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型鸟巢式综合种植大棚
本技术涉及种植大棚,特别是智能型鸟巢式综合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的提出,许多种植大棚开始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达到种植场的现代化管理,现今的种植大棚还处于发展阶段,所涉及的灌溉操作还需人力来解决,还没达到完全自动化、智能化的阶段,同时由于空间过大温度和湿度不易控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成本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资源利用率高的智能型鸟巢式综合种植大棚。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智能型鸟巢式综合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大棚、栽培单元群、控制系统及营养液输送系统所述的大棚的主体为半球形支撑架,半球形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屋顶通风机,半球形支撑架上覆盖有高·强度薄膜,高强度薄膜上开设有若干透气窗,半球形支撑架侧边设置有出入门,半球形支撑架周边设置有若干个空调机,空调机通过管道与半球形支撑架内部连通;所述的栽培单元群设置于半球形支撑架内部,它由若干栽培单元组成,所述的栽培单元包括双塔式栽培架、立体栽培墙、树式栽培架、水培池、鱼菜 ...
【技术保护点】
智能型鸟巢式综合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大棚、栽培单元群、控制系统及营养液输送系统:所述的大棚的主体为半球形支撑架(24),半球形支撑架(24)顶部设置有屋顶通风机(19),半球形支撑架(24)上覆盖有高强度薄膜(25),高强度薄膜(25)上开设有若干透气窗(23),半球形支撑架(24)侧边设置有出入门(22),半球形支撑架(24)周边设置有若干个空调机(21),空调机(21)通过管道(26)与半球形支撑架(24)内部连通;所述的栽培单元群设置于半球形支撑架(24)内部,它由若干栽培单元(17)组成,所述的栽培单元(17)包括双塔式栽培架(171)、立体栽培墙(172) ...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型鸟巢式综合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大棚、栽培单元群、控制系统及营养液输送系统 所述的大棚的主体为半球形支撑架(24),半球形支撑架(24)顶部设置有屋顶通风机(19),半球形支撑架(24)上覆盖有高强度薄膜(25),高强度薄膜(25)上开设有若干透气窗(23),半球形支撑架(24)侧边设置有出入门(22),半球形支撑架(24)周边设置有若干个空调机(21),空调机(21)通过管道(26)与半球形支撑架(24)内部连通; 所述的栽培单元群设置于半球形支撑架(24)内部,它由若干栽培单元(17)组成,所述的栽培单元(17)包括双塔式栽培架(171 )、立体栽培墙(172)、树式栽培架(173)、水培池(174)、鱼菜共生池(175)和柱式栽培架(176),各栽培单元(17)设置有若干与其内部相通的植物栽培孔,各栽培单元(17)内部布置有营养液输送管(28),营养液输送管路上与所述的植物栽培孔对应处设置有营养液喷射装置,各栽培单元(17)内部靠近植物栽培孔的末端还设置有植物生长状态监测传感器,植物生长状态监测传感器包括根部温度传感器、根部湿度传感器和根部营养液浓度传感器,营养液输送管与营养液输送系统连接; 所述的控制系统位于半球形支撑架(24)内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I ),控制柜(I)分别与各栽培单元(17)内的植物生长状态监测传感器、电磁阀(15)、电机(4)、配水池(5)底部的浓度传感器(3)、空调机(21)、棚内环境监测传感器组件(20)、屋顶通风机(19)和钠灯(18)相连;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可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慈创意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