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子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376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6:10
提供一种阀子座(100)。阀子座(100)包括联接系统(200)。阀子座(100)包括形成于阀子座(100)的第一侧(151)上的内凹式联接部件(106a)。阀子座(100)还包括外凸式联接部件(106b),外凸式联接部件(106b)形成于阀子座(100)的第二侧(152)上,并且构造成接合相邻阀子座(100)上的对应的内凹式联接部件(106a),以联接两个或更多个阀子座(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子座,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可使用联接部件来在一个或多个侧上彼此联接的阀子座。
技术介绍
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阀的阀岛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阀岛典型地包括安装在具有共用的电线槽和/或流体通道的共用阀座上的两个或更多个阀。阀可包括可接收管道或其它流体连接件的整体配件,或者可包括可安装在阀子座上的阀,其中,阀子座与阀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并且提供一些或全部连接配合。通常使用歧管或阀子座系统来联接阀。当阀联接到歧管系统上时,歧管可将加压流体供应/输送给阀的各个端口,或者从阀的各个端口中供应/输送出加压流体。然后阀可控制各个阀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加压流体可包括液体、气体或它们的组合。歧管也可与供应有从阀岛输送的加压流体的外部构件处于流体连通。因此,歧管典型地对各个阀提供连通接口。歧管通常与各个阀在第一面上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并且在第二面上提供一个或多个喷嘴、端口或一些其它的流体连通接口。歧管也可使阀保持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在图1中显示了包括歧管的现有技术的阀岛的简化图。图1中显示的现有技术的阀岛10包括联接到多个阀12a_12d上的歧管11。多个阀12a-12d中的各个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触头5,以便如本领域中一般已知的那样对阀12a_12d提供功率。通过使用机械紧固件、钎焊、压焊、粘结剂、搭扣配合、摩擦配合等,可将多个阀12a-12d联接到歧管11上。歧管11典型地联接到阀12a_12d上,以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在图1中,阀12a-12d与歧管11的底面Ila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歧管11还包括多个喷嘴13。在图1中,喷嘴13形成于顶面Ilb上,顶面Ilb基本与底面Ila相对。但是,已知各种构造,并且喷嘴13可形成于例如歧管的侧面上。在图1中显示的现有技术的阀岛10中,各个喷嘴13包括倒钩14。可提供倒钩14来例如协助将导管、管道等固定到喷嘴13上。如图1中显示的那样,歧管11包括单个模制构件,该模制构件设计成接收定位成单个排(即,1X4构造)的四个阀12a-12d。因此,歧管11的阀构造是固定的。歧管11不能够将阀12a-12d布置成任何其它构造。因此,例如,如果用户由于流体管道或电力布线的限制而需要不同的阀构造,则需要新的歧管。另外,歧管11上的喷嘴13的大小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如果由于用户的现有流体连接件的原因而需要不同的大小,则可能需要全新的歧管,尽管一些喷嘴13在大小上是合适的。这个刚性构造会引起许多问题。要么制造商需要生产和储备许多种歧管构造,以便适应广大顾客的要求,要么用户需要订制期望的歧管。这两种情形都不是理想的,因为两者都会导致与所选择的歧管相关联的成本增加,并且从而,导致阀岛10的成本增加。使用歧管的备选方案是将各个阀联接到单独的阀子座上。阀子座可联接到例如缺乏其本身的流体配件的阀上。因此,阀子座典型地包括内部流体通路,内部流体通路可将加压流体传送给联接的阀,以及从联接的阀中传送出加压流体。阀子座可在阀和用户的流体连接件之间提供流体连通接口。阀子座典型地包括适于接收流体导管、软管等的喷嘴、带螺纹的配件、带螺纹的端口。一般而言,阀子座联接到单个阀或有限数量的阀上。为了形成阀岛,阀子座可连接在一起。联接阀子座的现有技术的系统是已知的。例如,美国专利7,204,273显示了一种使用螺栓将阀子座保持在一起的阀岛。关于如7,204,273专利中提供的那样使用阀子座的问题在于,像歧管一样,阀构造一般是固定的。阀仅可定位成单个排。另外,联接阀子座是麻烦且耗时的,因为往往使用多个螺栓或紧固件来将阀子座保持在一起,从而导致需要大量时间来联接和脱开多个阀子座。另外,7,204,273专利中公开的阀子座利用穿过各个阀子座的侧部的通路。因此,用户的流体连接系统必须能够适应单排构造。无法用多个相邻排的方式来布置7,204,273专利中显示的阀子座系统。而是仅可提供单个排。需要这样的阀子座系统,S卩,其可联接到相邻阀子座上,以便产生阀岛,其中,相邻阀子座类似于歧管。另外,需要这样的阀子座系统,即,其包括用于在邻近侧上联接相邻阀子座的多个联接部件,以产生可修改的构造,而不需要过多组装时间。因而可改变阀子座系统,以便适应多种用户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联接系统的阀子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阀子座包括形成于阀子座的第一侧上的内凹式联接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阀子座还包括外凸式联接部件,外凸式联接部件形成于阀子座的第二侧上,并且构造成接合相邻阀子座上的对应的内凹式联接部件,以联接两个或更多个阀子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阀系统。该阀系统包括包含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的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阀系统还包括阀子座,该阀子座联接到阀上,并且与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阀子座包括与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处于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喷嘴。阀子座还包括联接系统。联接系统包括形成于阀子座的第一侧上的内凹式联接部件。联接系统还包括外凸式联接部件,外凸式联接部件形成于阀子座的第二侧上,并且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相邻阀子座上的对应的内凹式联接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阀岛。该阀岛包括第一阀和联接到第一阀上的第一阀子座。第一阀子座包括形成于第一阀子座的第一侧上的内凹式联接部件,以及形成于第一阀子座的第二侧上的外凸式联接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阀岛还包括定位成邻近第一阀的第二阀,以及联接到第二阀上的第二阀子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二阀子座包括形成于第二阀子座的第一侧上的内凹式联接部件,以及形成于第二阀子座的第二侧上的外凸式联接部件。形成于第二阀子座的第二侧上的外凸式联接部件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第一阀子座的第一侧上的内凹式联接部件。方面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一种包括联接系统的阀子座,包括 形成于阀子座的第一侧上的内凹式联接部件;以及 外凸式联接部件,其形成于阀子座的第二侧上,并且构造成接合相邻阀子座上的对应的内凹式联接部件,以联接两个或更多个阀子座。优选地,阀子座进一步包括 形成于阀子座的第三侧上的第二内凹式联接部件;以及 第二外凸式联接部件,其形成于阀子座的第四侧上,并且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相邻阀子座上的对应的第二内凹式联接部件。优选地,阀子座进一步包括 形成于阀子座的第一侧上的外凸式联接部件;以及 内凹式联接部件,其形成于阀子座的第二侧上,并且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相邻阀子座上的对应的外凸式联接部件。优选地,内凹式联接部件包括槽道和唇缘,以及其中,外凸式联接部件包括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相邻阀子座上的对应的槽道的突出部,以及构造成接合形成相邻阀子座上的对应的唇缘的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阀系统包括 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的阀; 阀子座,其联接到阀上,并且与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阀子座包括 与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处于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喷嘴; 联接系统,其包括 形成于阀子座的第一侧上的内凹式联接部件;以及 外凸式联接部件,其形成于阀子座的第二侧上,并且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相邻阀子座上的对应的内凹式联接部件。优选地,阀系统进一步包括 形成于阀子座的第三侧上的第二内凹式联接部件;以及 第二外凸式联接部件,其形成于阀子座的第四侧上,并且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相邻阀子座上的对应的第二内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04 US 61/330,9851.一种包括联接系统(200)的阀子座(100),包括 形成于所述阀子座(100)的第一侧(151)上的内凹式联接部件(106a);以及外凸式联接部件(106b),其形成于所述阀子座(100)的第二侧(152)上,并且构造成接合相邻阀子座(100)上的对应的内凹式联接部件(106a),以联接两个或更多个阀子座(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子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子座(100)进一步包括 形成于所述阀子座(100)的第三侧(153)上的第二内凹式联接部件(106c);以及 第二外凸式联接部件(106d),其形成于所述阀子座(100)的第四侧(154)上,并且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相邻阀子座(100)上的对应的第二内凹式联接部件(106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子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子座(100)进一步包括 形成于所述阀子座(100)的所述第一侧(151)上的外凸式联接部件(106b);以及 内凹式联接部件(106a),其形成于所述阀子座(100)的所述第二侧(152)上,并且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相邻阀子座(100)上的对应的外凸式联接部件(106b)。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子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式联接部件(106a)包括槽道(620)和唇缘(621),以及其中,所述外凸式联接部件(106b)包括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相邻阀子座(100)上的对应的槽道(620)的突出部(720),以及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相邻阀子座(100)上的对应的唇缘(621)的轨(721)。5.—种阀系统(20),包括 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IOla-1Olc)的阀(112); 阀子座(100),其联接到所述阀(112)上,并且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IOla-1Olc)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所述阀子座(100)包括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IOla-1Olc)处于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喷嘴(102a-102c); 联接系统(200),其包括 形成于所述阀子座(100)的第一侧(151)上的内凹式联接部件(106a);以及外凸式联接部件(106b),其形成于所述阀子座(100)的第二侧(152)上,并且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相邻阀子座(100)上的对应的内凹式联接部件(106a)。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系统(2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系统(20)进一步包括 形成于所述阀子座(100)的第三侧(153)上的第二内凹式联接部件(106c);以及 第二外凸式联接部件(106d),其形成于所述阀子座(100)的第四侧(154)上,并且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相邻阀子座(100)上的对应的第二内凹式联接部件(106c)。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系统(2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系统(20)进一步包括 形成于所述阀子座(100)的所述第一侧(151)上的外凸式联接部件(106b);以及 内凹式联接部件(106a),其形成于所述阀子座(100)的所述第二侧(152)上,并且构造成接合形成于相邻阀子座(100)上的对应的外凸式联接部件(106b)。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系统(2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式联接部件(106a)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迪迪尔S盖林
申请(专利权)人:弗路德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