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选址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264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站选址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输入的站点信息获取站点集合,并设置基站选址条件;步骤2,从站点集合中指定初始站点,将初始站点存储到已选集;步骤3,根据基站选择条件从站点集合剩余的站点中选择合格站点存储到候选集;步骤4,历遍候选集中的站点,依次将候选集中的站点与已选集中的相邻站点组合计算网络拓扑因子,并将最佳网络拓扑因子的站点存储到已选集,重复执行步骤2-4,直到候选集为空。借助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为所有场景下的网络拓扑设计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站选址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站选址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网络规划的工作内容是根据预规划的无线网络的特性以及网络规划的需求,设定相应的工程参数和无线资源参数,并在满足一定信号覆盖、系统容量和业务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使网络的工程成本最低。网络规划工作包括需求分析,传播模型测试,业务预测,规模估算,站址勘查筛选,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站点参数设计,仿真调整等。在现有技术中,网络拓扑设计是指按照蜂窝原则和设计的站间距,选择合适的站址形成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基站选址大多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来进行勘查,所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很难得到保证,从而给后续的网络设计带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站选址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基站选址所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的合理性很难得到保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站选址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输入的站点信息获取站点集合,并设置基站选址条件;步骤2,从站点集合中指定初始站点,将初始站点存储到已选集;步骤3,根据基站选择条件从站点集合剩余的站点中选择合格站点存储到候选集;步骤4,历遍候选集中的站点,依次将候选集中的站点与已选集中的相邻站点组合计算网络拓扑因子,并将最佳网络拓扑因子的站点存储到已选集,重复执行步骤2-4,直到候选集为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站选址装置,包括:设置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站点信息获取站点集合,并设置基站选址条件;初始站点获取模块,用于从站点集合中指定初始站点,将初始站点存储到已选集;候选集站点选择模块,用于根据基站选择条件从站点集合剩余的站点中选择合格站点存储到候选集;已选集站点获取模块,用于历遍候选集中的站点,依次将候选集中的站点与已选集中的相邻站点组合计算网络拓扑因子,并将最佳网络拓扑因子的站点存储到已选集;调用模块,用于在已选集站点获取模块执行完操作后,依次调用初始站点获取模块、候选集站点选择模块、以及已选集站点获取模块,直到候选集为空。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设置初始站点,并自动根据基站选址条件从所有站点的集合中选择与该初始站点相适应的站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基站选址所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的合理性很难得到保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依赖于仿真数据,运算量很少,能够为所有场景下的网络拓扑设计提供参考。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站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站点连线夹角与理想蜂窝状下的夹角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站选址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站选址方法的详细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例1的站点示意图1;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例1的站点示意图2;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例1的站点示意图3;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例1的站点示意图4;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例1的站点示意图5;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例1的站点示意图6;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例1的站点示意图7;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例1的站点示意图8;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例1的站点示意图9;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站选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基站选址所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的合理性很难得到保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站选址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针对网络拓扑进行设计,在已有的候选站点中,根据设计的站间距范围,自动选择寻找最优的蜂窝结构。在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之前,首先对后续设计的几个概念进行解释,具体地:1、优先级:根据各站点的情况确定该站点是否被优选选择的优先级,例如,优先选择23G共站的站点,或者,某些热点区域的站点等。需要说明的是,最高优先级的为必选站,可以在输入初始站点时设定。2、已选集:被选中的站点的集合。3、候选集:不在已选集中,但在某次迭代中可供选择的站点的集合。4、设计站间距:根据无线网络规模估算结果得到的站间距,其中,站间距筛选上限是指设置的最大站间距,在选择邻站时站间距时不能超过该距离;站间距筛选下限是指设置的最小站间距,在选择邻站时站间距时不能小于该距离。5、调整后的设计站间距Dp-adj:预先定义某几个站高下的设计小区半径,根据每个站点的实际高度来调整上述设计小区半径,并计算上述站点两两站点间的新的设计站间距。6、邻站:与某站点的站间距在上面调整后的设计站间距筛选上下限之间的邻近站点。具体地,在规模估算中,一般是从发射功率,接收信号强度计算出可允许最大路径损耗,然后再根据传播模型计算出小区半径。传播模型受到站高的影响,因此小区半径,以及站间距也随着站高而改变。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站选址条件中包括了某个设计站高下的小区半径,例如,在25m站高下的小区站间距为0.4km,但对于站高为21m的站点,则需要计算新的站间距。7、网络拓扑因子Ftopo:用于衡量站点的分布与理想的蜂窝结构符合程度的因子,影响Ftopo的因素包括:站间距、以及站点间夹角等。具体地,情况一,当考察站点数大于2个时:网络拓扑因子的计算要综合考虑各站间之间站间距和各站点连线夹角的影响。具体地,令D(s1,s2)为s1,s2的实际距离,PD(s1,s2)为s1和s2的设计站间距,单位都为km,Ddiff为两者差值,为多个站点间的Ddiff均值,σ(Ddiff)为均方差。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站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a1、a2、a3为三个站点三点连线间的夹角。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站点连线夹角与理想蜂窝状下的夹角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adiff为a1、a2、a3与理想蜂窝状下的夹角的最小差值,其中,SiteA为必选站点,SiteB、SiteC、SiteD为候选集站点。为所求夹角差值的平均值,σ(adiff)为均方差。则网络拓扑因子的计算项可包括和σ(adiff)。情况二,当考察站点数为2个时:网络拓扑因子的计算只需要根据进行,而且需要人为设定比上一种场景中的网络拓扑因子更大。当考察站点数大于2时,一般是一个候选站点与多个已选站点的集合,当考察站点数为2时,是一个候选站点与一个已选站点的集合,所以站点选择优先与多个已选站点相邻的候选站点。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选址方法,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站选址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站选址方法包括如下处理:步骤301,根据输入的站点信息获取站点集合,并设置基站选址条件;其中,站点信息包括:站点经纬度、站点的站高、站点的优先级、以及站点的地物类型;基站选址条件包括:设计站间距、调整后的设计站间距、站间距筛选上限、站间距筛选下限、设计站高、站高上限、以及站高下限。步骤302,从站点集合中指定初始站点,将初始站点存储到已选集;优选地,执行步骤303之前,需要根据基站选择条件从站点集合剩余的站点中剔除不合格的站点。步骤303,根据基站选择条件从站点集合剩余的站点中选择合格站点存储到候选集;在执行步骤303之后,需要检查候选集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则执行步骤304,如果为空,则选择远距离区域中的站点加入已选集,随后执行步骤303,优选地,如果远距离区域中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站选址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根据输入的站点信息获取站点集合,并设置基站选址条件;步骤2,从所述站点集合中指定初始站点,将所述初始站点存储到已选集;步骤3,根据所述基站选择条件从所述站点集合剩余的站点中选择合格站点存储到候选集;步骤4,历遍所述候选集中的站点,依次将所述候选集中的站点与所述已选集中的相邻站点组合计算网络拓扑因子,并将最佳网络拓扑因子的站点存储到所述已选集,重复执行步骤2?4,直到所述候选集为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根据输入的站点信息获取站点集合,并设置基站选址条件;步骤2,从所述站点集合中指定初始站点,将所述初始站点存储到已选集;步骤3,根据所述基站选址条件从所述站点集合剩余的站点中选择合格站点存储到候选集;步骤4,历遍所述候选集中的站点,依次将所述候选集中的站点与所述已选集中的相邻站点组合计算网络拓扑因子,并将最佳网络拓扑因子的站点存储到所述已选集,重复执行步骤2-4,直到所述候选集为空;其中,网络拓扑因子,用于衡量站点的分布与理想的蜂窝结构符合程度的因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步骤3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基站选择条件从所述站点集合剩余的站点中剔除不合格的站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步骤4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5,历遍所述已选集中的站点,根据所述选址条件检查是否有能够替换当前站点的邻站点,如果确定存在所述邻站点,则将所述邻站点替换所述当前站点后与所述已选集中的相邻站点组合计算网络拓扑因子,并将所述网络拓扑因子与替换前所述当前站点与所述已选集中的相邻站点组合所计算出的网络拓扑因子进行比较,如果替换后的网络拓扑因子更佳,则将所述邻站点替换所述当前站点并加入所述已选集,否则,不进行替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步骤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查所述候选集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则执行步骤4,如果为空,则选择远距离区域中的站点加入所述已选集,随后执行步骤3,如果所述选择远距离区域中没有站点,则执行步骤5。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信息包括:站点经纬度、站点的站高、站点的优先级、以及站点的地物类型;所述基站选址条件包括:设计站间距、调整后的设计站间距、站间距筛选上限、站间距筛选下限、设计站高、站高上限、以及站高下限。6.一种基站选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站点信息获取站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军尹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