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参数自补偿预测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91691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参数自补偿预测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参数自补偿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控制对象模型参数与实际参数不匹配时,计算预测电流与系统实际电流的差值作为电流预测误差,并实时用电流预测误差对预测模型进行补偿,进而消除模型预测控制误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参数自补偿预测控制方法可消除模型参数不匹配对控制系统造成的影响,增强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实现主动前端整流器在预测模型存在较大误差情况下的稳定运行,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主动前端整流器的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模型预测控制(MPC)运行过程采用循环寻优,直接输出的不定频运行方式。该控制算法通过数学模型预测对象下一时刻的运行状态,其对模型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在主动前端整流器电路中含有电阻、电感等器件,温度的变化、磁路的饱和程度和其他环境条件变化均会使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等器件参数发生改变。电路参数的变化将导致控制系统参数标称值与系统实际参数值不匹配,进而影响MPC控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降低系统的控制品质。针对MPC控制系统预测模型不匹配产生的扰动,有学者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实际扰动并通过前馈补偿。有学者将模型参数不匹配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作为扰动量,采用观测器通过前馈补偿来消除系统扰动,增强控制系统鲁棒性。有学者采用积分滑模控制策略消除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闭环系统的误差,提高了 MPC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然而,由于MPC采用不定频的运行方式,其采样频率较高,运行性能受系统延迟影响较为明显。以上算法虽然可以消除模型误差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但算法均较为复杂,大大增加了程序的运算时间,进而影响控制效果。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动前端整流器模型参数自补偿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主动前端整流器系统三相电网电压、三相输入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2)、将检测到的三相电网电压和三相输入电流经过3/2变换模块得到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和输入电流采样值;(3)、将三相电网电压信号经过软件锁相环得到电网电压位置角;将步骤(2)得到的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和输入电流以电网电压位置角进行Park变换,得到同步旋转坐标下d、q轴电网电压和输入电流;(4)、将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与步骤(1)得到的直流母线电压实际值做差,经过PI控制器得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下d轴电流参考值,设q轴电流参考值为0;(5)、将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萌高金辉施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