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10kV柱上隔离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负荷更换10kV柱上隔离开关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绝缘手套作业法采用绝缘引流线在柱上隔离开关两端带电直联分流,通过双人双绝缘斗臂车进行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绝缘引流线分流的方法带负荷更换10kV柱上隔离开关可以在作业期间对设备下端负荷继续供电,利用带电作业方法带负荷作业时可以避免设备投、复投时间,缩短作业流程,有效提高供电可靠率,作业期间不影响用户用电。2)可以大大减少10kV一次设备故障率,做到有效提高供电质量。3)通过双人双斗臂车进行操作,操作时间短,使用工具少,能够有效节省资源,并提高供电可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IOkV柱上隔离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负荷更换IOkV柱上隔离开关的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隔离开关一般是装在负荷开关下端或联络开关两侧,作为线路明显断开点使用。当柱上隔离开关位于负荷开关下方时,以往更换柱上隔离开关所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停用隔离开关下端负荷,然后采用带电断、接引线的方法,切断隔离开关上端电源后,进行更换;另一种是直接停用负荷开关,进行停电更换;当隔离开关在联络开关两侧时,只能是利用环网倒闸转带负荷,以减少停电检修时的停电范围。虽然以上的两种方法都可以减少经济损失,但下端用户用电仍然受到影响;从隔离开关发生故障到恢复供电,此期间仍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柱上隔离开关在全国范围还没有正式开展过采用绝缘引流线带负荷更换。主要原因是相间距离近,影响安全因素多,对作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随着近年来电缆小区的增多,若能开展带负荷更换柱上隔离开关,那么将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负荷更换IOkV柱上隔离开关的作业方法,通过绝缘手套作业法采用绝缘引流线分流的方法实现带负荷更换IOkV柱上隔离开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带负荷更换IOkV柱上隔离开关的作业方法,用绝缘手套作业法采用绝缘引流线在柱上隔离开关两端带电直联分流,通过双人双绝缘斗臂车进行操作,其操作步骤叙述如下I)首先设置绝缘遮蔽隔离措施,具体包括①两名斗内电工升斗至作业位置后,对内边相带电体进行绝缘遮蔽,遮蔽顺序为导线、隔离开关引线、导线与引线接合处、安装绝缘档板、隔离开关刀片、绝缘子、隔离开关接地部分;②两名斗内电工调斗至外边相作业位置后,对处边相带电体进行绝缘遮蔽,遮蔽顺序为导线、隔离开关引线、导线与引线接合处、安装绝缘档板、隔离开关刀片、绝缘子、隔离开关接地部分;③两名斗内电工调斗至中相作业位置后,对中相带电体进行绝缘遮蔽,遮蔽顺序为导线、隔离开关引线、导线与引线接合处、安装绝缘档板、隔离开关刀片、绝缘子、隔离开关接地部分;④对电杆、横担及作业范围内的接地体进行绝缘遮蔽;2)安装绝缘引流线,其具体步骤包括①两名斗内电工拆开导线上的遮蔽措施,用钳型电流表验流,确认导线电流符合绝缘引流线的作业范围的200A以内;②两名斗内电工清除导线上氧化膜,将绝缘引流线安装在导线上,然后完善绝缘引流线与导线接合处的绝缘遮蔽措施;3)更换柱上隔离开关,其具体步骤包括①利用三点验流法确认绝缘引流线分流正常后,打开隔离开关的绝缘遮蔽措施,拉开隔离开关;②两名斗内电工分别拆除隔离开关两侧引线后恢复引线处的遮蔽措施,固定在主导线上;③更换柱上隔离开关;④安装隔离开关两侧引线;⑤合上隔离开关,恢复隔离开关绝缘遮蔽隔离措施;⑥利用三点验流法确认通流正常后,拆除绝缘引流线,更换完成;4)拆除绝缘遮蔽隔离措施,按照与设置绝缘遮蔽隔离措施相反的顺序依次拆除绝缘遮蔽隔离措施,作业人员返回地;5)工作结束,汇报当值调度工作已经结束,工作班撤离现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绝缘引流线分流的方法带负荷更换IOkV柱上隔离开关可以在作业期间对设备下端负荷继续供电,利用带电作业方法带负荷作业时可以避免设备投、复投时间,缩短作业流程,有效提高供电可靠率,作业期间不影响用户用电。2)可以大大减少IOkV —次设备故障率,做到有效提高供电质量。3)采用绝缘引流线带负荷更换隔离开关通过双人双斗臂车进行操作,操作时间短,使用工具少,能够有效节省资源,并提高供电可靠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带负荷更换IOkV柱上隔离开关的作业方法,是采用绝缘引流线,用绝缘手套作业法在柱上隔离开关两端带电直联分流,通过双人双斗臂车进行操作,本专利技术作业共需5人,其中工作负责人(监护人)一名、地面电工2人、斗内电工2人,其操作步骤叙述如下I)首先设置绝缘遮蔽隔离措施,I号、2号斗内电工经工作负责人许可后,分别操作绝缘斗臂车,进入带电作业区域,绝缘斗移动应平稳匀速,在进入带电作业区域时应无大幅晃动现象,绝缘斗下降、上升的速度不应超过O. 5m/s,绝缘斗边沿的最大线速度不应超过O. 5m/s,具体操作包括①两名斗内电工升斗至适合作业位置后,对内边相带电体进行绝缘遮蔽,按照“由近及远”、“从下到上”、“先大后小”的顺序为导线、隔离开关引线、导线与引线接合处、安装绝缘档板、隔离开关刀片、绝缘子、隔离开关接地部分,斗内电工在对带电体设置绝缘遮蔽隔离措施时,动作应轻缓,与横担等地电位构件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小于O. 4m),与邻相导线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小于O. 6m),绝缘遮蔽组合的重叠距离不得小于15cm ;②两名斗内电工调斗至外边相适合作业位置后,对处边相带电体进行绝缘遮蔽,遮蔽顺序为导线、隔离开关引线、导线与引线接合处、安装绝缘档板、隔离开关刀片、绝缘子、隔离开关接地部分;③两名斗内电工调斗至中相适合作业位置后对中相带电体进行绝缘遮蔽,遮蔽顺序为导线、隔离开关引线、导线与引线接合处、安装绝缘档板、隔离开关刀片、绝缘子、隔离开关接地部分,;④对电杆、横担及作业范围内的接地体进行绝缘遮蔽;2)安装绝缘引流线,斗内电工检查确认隔离开关应处于合闸位置,地面电工将绝缘分流线传递给斗内电工,其具体步骤包括①两名斗内电工拆开导线上的遮蔽措施,将绝缘分流线的两端线夹用防坠绳扣卡在导线上,解开导线上搭接绝缘分流线部位的绝缘遮蔽隔离措施,用钳型电流表验流,确认导线电流符合绝缘引流线的作业范围200A以内;②两名斗内电工清除导线上氧化膜,安装绝缘分流线线夹,将绝缘引流线安装在导线上,然后完善绝缘引流线与导线接合处的绝缘遮蔽措施;3)更换柱上隔离开关,其具体步骤包括①利用三点验流法,每相测试主导线、绝缘分流线、柱上隔离开关引线3个点,确认绝缘引流线分流正常后,打开隔离开关的绝缘遮蔽措施,用绝缘操作杆拉开隔离开关,斗内电工应戴防护目镜,斗内电工与隔离开关应有足够的距离,绝缘操作杆有效绝缘长度应不小于O. 7m ;②I号斗内电工检查确认柱上隔离底座、横担及支撑架等的绝缘遮蔽隔离措施应严密牢固,两名斗内电工分别拆除隔离开关两侧引线后恢复引线处的遮蔽措施,将引线妥善固定在主导线上;③拆除旧隔离开关,更换新的柱上隔离开关,隔离开关的安装工艺应符合要求安装牢固,瓷件无破损,静触头应在电源侧;④安装隔离开关两侧引线;⑤斗内电工应戴防护目镜,用绝缘操作杆合上隔离开关,斗内电工与隔离开关应有足够的距离,绝缘操作杆有效绝缘长度应不小于O. 7m,恢复完善引线、隔离开关触头座和刀刃的绝缘遮蔽隔离措施,遮蔽隔离措施应严密、牢固,组合遮蔽应有15cm的重叠长度;⑥每相测试主导线、绝缘分流线、柱上隔离开关引线3个点,利用三点验流法确认通流正常后,拆除绝缘引流线,更换完成;拆引流线时,作业人员应戴护目镜,拆除时两人应同相同步进行;4)拆除绝缘遮蔽隔离措施,按照与设置绝缘遮蔽隔离措施相反的顺序依次拆除绝缘遮蔽隔离措施,作业人员返回地面;拆除的顺序依次为作业点临近的带电体、耐张绝缘子串、耐张线夹、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引线、导线;斗内电工在拆除带电体上的绝缘遮蔽隔离措施时,动作应轻缓,与横担等地电位构件间应有足够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负荷更换10kV柱上隔离开关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绝缘手套作业法采用绝缘引流线在柱上隔离开关两端带电直联分流,通过双人双绝缘斗臂车进行操作,其操作步骤叙述如下:1)首先设置绝缘遮蔽隔离措施,具体包括:①?两名斗内电工升斗至作业位置后,对内边相带电体进行绝缘遮蔽,遮蔽顺序为:导线、隔离开关引线、导线与引线接合处、安装绝缘档板、隔离开关刀片、绝缘子、隔离开关接地部分;②?两名斗内电工调斗至外边相作业位置后,对处边相带电体进行绝缘遮蔽,遮蔽顺序为:导线、隔离开关引线、导线与引线接合处、安装绝缘档板、隔离开关刀片、绝缘子、隔离开关接地部分;③?两名斗内电工调斗至中相作业位置后,对中相带电体进行绝缘遮蔽,遮蔽顺序为:导线、隔离开关引线、导线与引线接合处、安装绝缘档板、隔离开关刀片、绝缘子、隔离开关接地部分;④?对电杆、横担及作业范围内的接地体进行绝缘遮蔽;2)安装绝缘引流线,其具体步骤包括:①?两名斗内电工拆开导线上的遮蔽措施,用钳型电流表验流,确认导线电流符合绝缘引流线的作业范围的200A以内;②?两名斗内电工清除导线上氧化膜,将绝缘引流线安装在导线上,然后完善绝缘引流线与导线接合处的绝缘遮蔽措施;3)更换柱上隔离开关,其具体步骤包括:①?利用三点验流法确认绝缘引流线分流正常后,打开隔离开关的绝缘遮蔽措施,拉开隔离开关;②?两名斗内电工分别拆除隔离开关两侧引线后恢复引线处的遮蔽措施,固定在主导线上;③?更换柱上隔离开关;④?安装隔离开关两侧引线;⑤?合上隔离开关,恢复隔离开关绝缘遮蔽隔离措施;⑥?利用三点验流法确认通流正常后,拆除绝缘引流线,更换完成;4)拆除绝缘遮蔽隔离措施,按照与设置绝缘遮蔽隔离措施相反的顺序依次拆除绝缘遮蔽隔离措施,作业人员返回地;5)工作结束,汇报当值调度工作已经结束,工作班撤离现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峰,高振江,段延山,梁晓阳,于安平,赵荣略,刘诚,贾萧,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