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ZNixCoyMn1-X-YO2材料复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849105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iZNixCoyMn1-X-YO2材料复配方法,步骤包括1.制备致密小颗粒球形LiZNixCoyMn1-X-YO2;2.制备致密大颗粒球形LiZNixCoyMn1-X-YO2;3.对两种LiZNixCoyMn1-X-YO2进行复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两种不同粒度分布和振实密度的LiZNixCoyMn1-X-YO2粉体复配、混合,优化了材料粒度分布,大小颗粒配合紧密,解决了三元材料单独使用时压实密度和能量密度偏低的问题,质量密度达到600mAh/cm3以上,并且比表面积小于0.23g/m2,并提高了材料的安全性和循环性,工艺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产业化操作,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iZNiXCoYMn1-X-YO2材料复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LiZNiXCoYMn1-X-YO2材料复配方法。
技术介绍
钴酸锂由于具有能量密度和压实密度高的特点,始终是锂离子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经过约30年的发展,钴酸锂性能的开发几近极限。在高能量密度新材料异军突起的今天,钴酸锂的能量密度已难以满足目前3C产品能量密度的需求;从压实密度方面,钴酸锂具有很好的电极加工性能,形貌控制已经趋于完美,目前它的压实密度也达到了其本身的极限,几乎不可能有再度提升的空间,并且钴酸锂还存在安全性与耐过充性不理想,以及对于稀缺钴资源的依赖性,循环性能相对较差等缺陷。目前开发出的LiNiO2和NCA以及高镍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虽然比起钴酸锂都有不同的优势,但由于工艺不成熟等一系列原因,使得钴酸锂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仍然占有主流地位。为解决钴酸锂耐过充性差、安全性差以及对过多贵金属钴的依赖而导致材料成本偏高等的问题,人们研制出了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的三元材料LiZNiXCoYMn1-X-YO2,该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安全性好,价格低廉等优势。但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210476727.html" title="LiZNixCoyMn1-X-YO2材料复配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LiZNixCoyMn1-X-YO2材料复配方法</a>

【技术保护点】
LiZNixCoyMn1?X?YO2材料复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1:制备致密小颗粒球形LiZNixCoyMn1?X?YO2⑴配制溶液根据LiZNixCoyMn1?X?YO2中Z≧1,X、Y、X+Y≤1,称取复合化学计量比的可溶性镍、钴、锰盐,配制成镍钴锰混合盐溶液,记为溶液a;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为沉淀剂,氨水或铵盐为络合剂,按照氨碱摩尔比0.2?0.5混合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记为溶液b;⑵两种溶液的反应过程a和b两种溶液并流泵入有惰性气氛保护,在40?70℃温度的反应釜中,以300?400r/mim转速搅拌,pH值11.7?13,恒温反应24?35小时,得到致密小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LiZNiXCoYMn1-X-YO2材料复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1:制备致密小颗粒球形LiZNiXCoYMn1-X-YO2步骤⑴配制溶液称取化学计量比的可溶性镍、钴、锰盐,配制成镍钴锰混合盐溶液,记为溶液a;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为沉淀剂,氨水或铵盐为络合剂,按照氨碱摩尔比0.2-0.5混合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记为溶液b;步骤⑵两种溶液的反应过程a和b两种溶液并流泵入有惰性气氛保护的40-70℃温度的反应釜中,以300-400r/min转速搅拌,pH值11.7-13,恒温反应24-35小时,得到致密小颗粒型前驱体NiXCoYMn1-X-Y(OH)2的悬浊液;步骤⑶固液分离将步骤⑵中制得的NiXCoYMn1-X-Y(OH)2悬浊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致密小颗粒型NiXCoYMn1-X-Y(OH)2滤饼,洗涤滤饼至洗涤液的pH7-8为止,于100-140℃之间对滤饼进行烘干得到NiXCoYMn1-X-Y(OH)2;步骤⑷制备致密小颗粒球形LiZNiXCoYMn1-X-Y(OH)2按照化学计量比1:1-3称取步骤⑶中烘干得到的NiXCoYMn1-X-Y(OH)2以及Li2CO3,300-500r/min混合15分钟后,再以700-1000r/min混合5分钟,形成NiXCoYMn1-X-Y(OH)2和Li2CO3的均匀混合物;将均匀混合物350-470℃保温4-8小时,再将温度调至900-950℃保温15-18小时,冷却至室温,过200-400目筛,即完成致密小颗粒球形LiZNiXCoYMn1-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峰樊勇利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