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门子公司专利>正文

开关机构的连锁装置及其开关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060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包括一个支撑体(10)、一个环形件(30)、一个第一锁定杆(50)、一个第一弹性件(60)、一个第二锁定杆(40)、一个端盖(20)和一个第二弹性件(70)。卡接部可与限位件接以限制环形件转动。第一弹性件可推动第一锁定杆沿可使卡接部与限位件卡接的锁定方向滑动。锁定部可卡合在端盖上,接触部抵靠在端盖上,进而可推动卡接部沿相反于锁定方向的方向滑动。第二弹性件可推动第二锁定杆沿可使锁定部卡接于端盖的滑动方向的反方向滑动。推压件可推动第二驱动部沿滑动方向滑动,使锁定部与端盖卡接。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提高了锁定杆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连锁装置的耐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用该联锁装置的开关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锁定开关机构在闭合状态下不能打开端盖,在开关机构分断且打开前盖的状态下不能闭合的联锁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用该连锁装置的开关机构。
技术介绍
开关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时常需要打开前盖以更换保险或者检查开关机构的内部情况。处于安全的考虑,需要先将开关机构处于分闸,然后再打开前盖,但由于没有保护措施,操作者也可能在开关机构尚未分闸的情况下误开前盖,引发操作者触电和开关机构损坏。另一种情况,操作者在开关机构分闸后打开前盖检修时,开关机构有可能出现被合闸的·误操作,同样可能导致操作者触电和开关机构损坏的危险。为了避免上述危险的发生,开关机构中通常会安装连锁装置,使得开关机构处于分断状态时,前盖拆除后开关机构不能进行合闸操作;开关机构处于合闸状态时,前盖无法拆除。但现有连锁装置的运动轨迹复杂,且连锁装置各个部件在运动中存在相互影响的可能,从而影响连锁装置可靠性及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机构的连锁装置,连锁装置中运动部件的运动轨迹简单,避免了它们产生运动干涉的可能性,以提高连锁装置的可靠性及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连锁装置的开关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包括一个支撑体、一个环形件、一个第一锁定杆、一个第一弹性件、一个第二锁定杆、一个端盖和一个第二弹性件。支撑体上包括一个第一导向槽和一个第二导向槽。环形件可套设在驱动轴上,且环形件的外周缘上具有一个推压件和一个限位件。第一锁定杆包括一个卡接部、一个接触部和一个第一驱动部,卡接部和第一驱动部至少可部分容置于第一导向槽中,且卡接部可与限位件接以限制环形件转动。第一弹性件一端连接于第一导向槽的端面,另一端与第一驱动部接触,且可推动第一锁定杆沿可使卡接部与限位件卡接的锁定方向滑动。第二锁定杆包括一个锁定部和一个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至少可部分容置于第二导向槽中。锁定部可卡合在端盖上,接触部抵靠在端盖上,进而可推动卡接部沿相反于锁定方向的方向滑动。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导向槽的端面,另一端与第二驱动部接触,且可推动第二锁定杆沿可使锁定部卡接于端盖的滑动方向的反方向滑动。推压件可抵靠在第二驱动部上,并可推动第二驱动部沿滑动方向滑动,使锁定部与端盖卡接。由于第一锁定杆和第二锁定杆分开设置,且它们彼此之间的运动互不干涉;同时它们的运动轨迹都是直线,从而提高了锁定杆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连锁装置的耐用性。在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的再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体上还包括一个第一限位部和一个第二限位部,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限位部,另一端与第一锁定杆的第一驱动部接触,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限位部,另一端与第二锁定杆的第二驱动部接触。在支撑体上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使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更好固定。端盖朝向支撑体的端面上设有一个钩合槽和一个推槽,锁定部为一个卡钩,卡钩可沿滑动方向钩嵌入钩合槽中,且推槽可沿相反于锁定方向的方向推压第一锁定杆。第二锁定杆的第二驱动部为一个接触凸台,第一锁定杆的第一驱动部为一个接触块,卡接部为一个限位凸台,接触部为一个可插入推槽中的顶杆,环形件的推压件为一个翼块,限位件为一个凹槽,接触凸台可与翼块接触,当开关机构处于合闸位置时,接触凸台抵压在翼块的端面处;当开关机构处于分闸位置时,翼块释放对接触凸台的推压;接触块可与第一弹性件接触,当开关机构处于合闸位置时,推槽抵压在顶杆上;当开关机构处于分闸位置时,推槽释放对顶杆的推压,且限位凸台插入凹槽中。在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和/或第二弹性件是扭簧、压簧、拉簧或者板簧。 在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锁定杆的第二驱动部设有一个第二固定杆,第二弹性件可插入第二固定杆中,且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可抵靠在第二驱动部上,其另一端可抵靠于第二限位部中。在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杆的第一驱动部设有一个第一固定杆,第一弹性件可插入第一固定杆中,且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可抵靠在第一驱动部上,其另一端可抵靠于第一限位部中。在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和/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凹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用上述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的开关机构。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开关机构的连锁装置及其开关机构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是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开关机构处于合闸状态且端罩闭合时,联锁装置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开关机构处于分闸状态且端罩打开时,联锁装置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开关机构处于分闸状态且端罩将要闭合时,联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开关机构处于分闸状态且端罩闭合时,联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0支撑体12第一限位部14第二限位部15第二导槽16封装壳18第一导槽20 端盖22钩合槽24推槽26轴孔30环形件32固定孔34推压件36限位件40第二锁定杆42锁定部44第二驱动部442第二固定杆50第一锁定杆52卡接部54接触部56第一驱动部 562第一固定杆60第一弹性件70第二弹性件80驱动轴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对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不相同的部分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分。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
技术实现思路
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上方”仅用于表示端盖20和支撑体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它们的绝对位置。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端盖20可绕其轴孔26可转动地设置在封装壳16上,且开关机构的保险丝(图中未标识)设置在端盖20下方的封装壳16中,封装壳16与支撑体10固定连接。当保险丝被烧断需要更换时,操作者打开端盖20,即可进行相应操作。如图1所示,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包括一个支撑体10、一个端盖20、一个环形件30、一个第一锁定杆50、一个第二锁定杆40、一个第一弹性件60和一个第二弹性件70。开关机构的驱动轴(图中未示)可以穿过支撑体10,转动该驱动轴即可完成开关机构的分闸或合闸操作。环形件30的中部开有一个可套设开关机构的驱动轴的固定孔32,固定孔32的形状与驱动轴80相适应,驱动轴可穿过固定孔32,实现环形件30和驱动轴的同步转动。环形件30的外周缘上设有一个第一推压件34和一个限位件36,其中限位件36的数量及位置与开关机构的切换档位相对应,如切换档位仅设合闸和分闸时,需要设置两个限位件36,根据开关机构的功能需要,可以设置多个第一限位件36。第二锁定杆40包括一个锁定部42和一个第二驱动部44。锁定部42可卡锁在端盖20上,防止开关机构处于合闸状态时,端盖20误打开而造成危险。推压件34可抵靠在第二驱动部44上,并可推动第二驱动部44沿图示的滑动方向滑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开关机构的联锁装置,包括:一个可穿设所述开关机构的驱动轴的支撑体(10),其上包括一个第一导向槽(18)和一个第二导向槽(15);一个环形件(30),该环形件(30)可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且所述环形件(30)的外周缘上具有一个推压件(34)和一个限位件(36);一个第一锁定杆(50),它包括一个卡接部(52)、一个接触部(54)和一个第一驱动部(56),所述卡接部(52)和所述第一驱动部(54)至少可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8)中,且所述卡接部(52)可与所述限位件(36)卡接以限制所述环形件转动;一个第一弹性件(60),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8)的端面,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部(56)接触,且可推动所述第一锁定杆(50)沿可使所述卡接部(52)与所述限位件(36)卡接的锁定方向滑动;一个第二锁定杆(40),它包括一个锁定部(42)和一个第二驱动部(44),所述第二驱动部至少可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15)中;一个端盖(20),所述锁定部(42)可卡合在该端盖(20)上,所述接触部(54)可抵靠在该端盖(20)上,进而可推动所述卡接部(52)沿相反于所述锁定方向的方向滑动;一个第二弹性件(70),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端面,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部(44)接触,且可推动所述第二锁定杆沿可使所述锁定部(42)卡接于所述端盖的滑动方向的反方向滑动;且所述推压件(34)可抵靠在所述第二驱动部(44)上,并可推动所述第二驱动部(44)沿所述滑动方向滑动,使所述锁定部(42)与所述端盖(20)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李翔姜晓军吕远段新高王砚波黄静姜禹宋建康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