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扫描工作模式最优波位选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8969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扫描工作模式下,波位的选取仅能通过手动选择、波位选择结果非参数最优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扫描工作模式最优波位选择方法。步骤一、根据距离向测绘区域、等效后向散射系数最大值、模糊比最大值参数的限制,以及可选用的i组条带宽度,分别进行条带工作模式波位设计,得出i组不同条带宽度的波位,并将其并集作为扫描工作模式的待选波位集合;步骤二、初始波位选择;步骤三、波位树的构建;步骤四、波位树的遍历;步骤五、选取最优波位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合成孔径雷达

技术介绍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高分辨率的微波遥感成像雷达,可安装在飞机、卫星、宇宙飞船等飞行平台上。在环境监测、海洋 观测、资源勘探、农作物估产、测绘和军事等方面的应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发挥其他遥感手段难以发挥的作用。扫描工作模式是SAR的基础工作模式之一,主要用于距离向宽测绘带成像。当SAR工作在扫描模式时,天线在一个波束指向上发射脉冲并接收相应回波,形成当前子条带的回波数据块,然后跳转到另一波束指向,继续发射并接收回波,获取新子条带的回波数据块。不断重复此过程便可获得相互平行的子条带的回波数据块,然后经过成像处理和拼接,就可以获得较宽的测绘带结果。在进行扫描工作模式的波位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的条带模式的波位设计,得出几组不同测绘带宽度的波位设计结果,然后在从中选取能够完全覆盖测绘区域的波位。目前,上述选择过程是利用斑马图手动进行的,选择过程中不能直观的比较不同选择方式的性能参数优劣,选择的结果依赖于操作人员的个人判断,因此波位选择的最终结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不一定是性能参数最优的结果。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扫描工作模式最优波位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距离向测绘区域、等效后向散射系数(NESZ)最大值、模糊比最大值参数的限制,以及可选用的i组条带宽度{w1?w2...wi},分别进行条带工作模式波位设计,得出i组不同条带宽度的波位x11x12...x1n1,···,xi1xi2...xini,并将其并集作为扫描工作模式的待选波位集合;步骤二、初始波位选择:在所述的待选波位集合x11x12···x1n1·&CenterDo...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刚龙腾曾涛尹伟杨文付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