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包括风障叶片,其特征在于它设置在火力发电厂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平台下方,呈十字形状布置,其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空冷平台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其高度和空冷平台下方的高度相同,将空冷平台下方全封闭。该风障装置风障叶片上有一定开孔率和直径大小的导风孔,该装置上设有风障叶片开启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速、风向角度,自动调节风障叶片的开启区域和角度,从而有效改善空冷系统的换热效率,降低背压,提高发电量,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环保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火力发电厂直接空冷机组受大风影响导致换热能力降低问题,而提升散热效率的防风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相对贫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在我国北方富煤贫水地区,由于空冷技术具有优越的节水性,目前许多电厂采用了直接空冷系统。但由于空气冷凝器暴露在空气中,直接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不同的风向、风速、气温的组合条件,必然会对空气冷凝器的正常运行产生很大影响,会造成汽轮机背压的大幅升高,降低发电效率,严重的可能造成停机,对汽轮机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改善大风环境下的防风装置,使得不同的风向、风速、气温的组合条件下大多数工况的汽轮机背压降低到预警背压状态或者正常工作状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解决方在直接空冷机组的空冷平台下,设置一种防风装置,布置在空冷平台下方,呈十字形状布置,其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空冷平台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其高度和空冷平台下方的高度相同,将空冷平台下方全封闭。通过对各风向角度来流风的抑制,降低大风对空冷平台散热效率的影响,降低背压,提高发电量。同时针对不同的风速和风向角度,还可以通过风障叶片开启系统自动调整风障叶片的开启区域和开启角度。上述装置可以有效改善空冷系统的换热能力有显著的效果,特别是中到大风条件下,各个风向背压均有较大改观; 一种改善直接空冷系统散热效率的防风装置,设置在空冷平台下方,该防风装置布置在空冷平台下方,呈十字形状布置,其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空冷平台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其高度和空冷平台下方的高度相同,将空冷平台下方全封闭。风障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基础和安装在支撑架上的风障叶片和风障叶片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风障叶片上有开孔率为20%—60%的导风孔。风障叶片开启系统还可以根据来流风的速度、风向角度、温度等组合条件自动调节风障叶片的开启区域和开启角度,改善空冷系统的换热能力,提高发电效率。所述的风障叶片开启系统由测风仪、测温仪、电脑控制仪器和开启装置组成,测风仪、测温仪连接电脑控制仪器,电脑控制仪器连接开启装置的电动机。通过测风仪、测温仪获得风速、风向角度等数据后,传输到电脑控制器,由控制系统计算后发出指令给开启装置,开启装置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将需要开启区域的风障叶片开启到指定的角度。所述开启装置包括动力装置、钢丝绳、滑轮组,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变速箱,即由电动机通过变速箱带动钢丝绳卷筒,由卷筒带动在滑轮组上钢丝绳的运动,钢丝绳连接叶片的两端,使叶片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电动机转动方向决定叶片的开启和关闭。本专利技术设置在火力发电厂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平台的下方。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呈十字形状布置在空冷平台下方,它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空冷平台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它的高度和空冷平台下方的高度相同,它将空冷平台下方全封闭;它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风障叶片,由若干风障叶片排列构成风障面,风障叶片设置有导风孔,风障面的导风孔的开孔率为20%—60%;风障叶片通过叶片开启系统根据来风角度、风向角度和温度的组合条件自动调节风障叶片的开启区域和开启角度。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由于空气冷凝器暴露在空气中,直接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不同的风向、风速、气温的组合条件,必然会对空气冷凝器的正常运行产生很大影响,不利条件下会造成汽轮机背压的大幅升高。利用导风孔的抑风特性,通过对大风的抑制,从而增加散热量,降低背压,提高发电量。同时,通过风障叶片开启系统,根据不同风速、风向角,自动调整风障叶片的开启区域和角度,可以在各种不同风况条件下提升散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导风孔的抑风原理,降低风速,改善空冷系统的换热能力,有效提高了发电量,经济实用。2、本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风速、风向角度及温度组合,通过风障叶片开启系统自动调节风障叶片的开启区域和开启角度,保证了各种风速、风向角、温度组合工况下空冷系统的散热效果,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背压,提高发电量,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平面布置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空冷平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风装置,2、空冷平台,3、支撑架,4、风障叶片,5、导风孔,6、风障叶片开启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 图2所示,一种改善直接空冷系统散热效率的防风装置1,它呈十字形状布置在空冷平台2下方(图1所示),其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空冷平台2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其高度和空冷平台下方的高度相同,将空冷平台下方全封闭。一种改善直接空冷系统散热效率的防风装置I,包括支撑架3、支撑架3基础和安装在支撑架3上的风障叶片4和风障叶片开启系统。风障叶片4上设有导风孔5,导风孔5在风障叶片4的开孔率为20% — 60%。所述的风障叶片开启系统由测风仪、测温仪、电脑控制仪器和开启装置组成,测风仪、测温仪连接电脑控制仪器,电脑控制仪器连接开启装置的电动机。通过测风仪、测温仪获得风速、风向角度等数据后,传输到电脑控制器,由控制系统计算后发出指令给开启装置,开启装置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将需要开启区域的风障叶片开启到指定的角度。风障叶片开启系统根据来流风的速度、风向角度、温度组合条件自动调节风障叶片的开启区域和开启角度,改善空冷系统的换热能力,提高发电效率。所述开启装置包括动力装置、钢丝绳、滑轮组,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变速箱,即由电动机通过变速箱带动钢丝绳卷筒,由卷筒带动在滑轮组上钢丝绳的运动,钢丝绳连接叶片的两端,使叶片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电动机转动方向决定叶片的开启和关闭。权利要求1.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呈十字形状布置在空冷平台下方,它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空冷平台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它的高度和空冷平台下方的高度相同,它将空冷平台下方全封闭;它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风障叶片,由若干风障叶片排列构成风障面,风障叶片设置有导风孔,风障面的导风孔的开孔率为20% — 60% ;风障叶片通过叶片开启系统根据来风角度、风向角度和温度的组合条件自动调节风障叶片的开启区域和开启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孔的孔径为5mm — 90mm,导风孔的孔型为圆孔、长圆孔、方孔、三角孔、菱形孔、长方形孔、梯形孔及其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冷却塔散热效率的风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障叶片的开启角度为0° —1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冷却塔散热效率的风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开启系统由测风仪、测温仪、电脑控制仪器和开启装置组成,测风仪、测温仪连接电脑控制仪器,电脑控制仪器连接开启装置的电动机;通过测风仪、测温仪获得风速、风向角度等数据后,传输到电脑控制器,由控制系统计算后发出指令给开启装置,开启装置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将需要开启区域的风障叶片开启到指定的角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包括风障叶片,其特征在于它设置在火力发电厂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平台下方,呈十字形状布置,其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空冷平台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其高度和空冷平台下方的高度相同,将空冷平台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呈十字形状布置在空冷平台下方,它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空冷平台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它的高度和空冷平台下方的高度相同,它将空冷平台下方全封闭;它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风障叶片,由若干风障叶片排列构成风障面,风障叶片设置有导风孔,风障面的导风孔的开孔率为20%—60%;风障叶片通过叶片开启系统根据来风角度、风向角度和温度的组合条件自动调节风障叶片的开启区域和开启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新利,刘宗福,刘成文,王相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尚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