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供能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7. 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比例将进一步升高,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到40%。其中,用于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是建筑“耗能大户”,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能耗一般占建筑总能耗的40%飞0%,因此探索节能环保的供热供冷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建筑物采暖供热大部分靠直接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获得热量,使高品位能直接贬值为低品位热能,不仅热效率低、浪费能源,不仅加剧了我国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而且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而且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建筑供暖和空调费用也逐步升高。地热能和太阳能作为洁净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在建筑供能系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地源热泵技术,大多采用昼夜同步运行模式,由于办公建筑的功能特点,供暖和空调负荷主要集中在白天上班时间,其它时间段的冷热负荷较小,如果采用地源热泵同步运行作为热源或冷源,则由于白天是用电高峰时段,电价较高,势必会造成供热和制冷的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联合供能系统,它包括多台地源热泵机组、蓄能罐、冷却塔和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一端与所述的蓄能罐出口相连的蓄能罐换热管路与板式换热器的一侧管路相连,在位于板式换热器一侧管路出口侧的蓄能罐的换热管路上安装有第十阀,所述的蓄能罐的进口与其上依次安装有第九阀和板换一次侧循环泵的蓄能罐回水管路相连,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另一侧管路的进口端通过其上依次安装有第十四阀的用户回水管路与集水器相连,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的另一侧管路的出口端通过其上安装有板换二次侧循环泵和第十三阀的用户供水管与分水器相连;其上依次安装有第十一阀、第七阀和第六阀的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的冷却塔的进口相连通并且第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孟军,马洪亭,郑雪晶,刘文闯,许辉,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生态城能源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