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电站厂房墙体与板梁分期浇筑的连接方法及结构,属于水工混 凝土施工
技术介绍
水电站厂房在洪水位以下或者厂外地面以下部位都需要修建钢筋混凝土墙体(水 下墙)挡水、挡土,以保证厂房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水下墙是重要的防洪和侧向支挡结构,同 时又是厂房内部板梁结构的竖向支撑构件。在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为满足 防洪度汛或者施工进度的需要,一般先行浇筑水下墙,后浇筑内部板梁结构,因此,如何可 靠连接分期浇筑的墙体与板梁结构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一般采用墙体与板梁脱开 按简支连接,或者在墙体内预留板梁插筋,墙体与板梁结合面按垂直施工缝连接。但简支连 接不能利用墙体对板梁结构的固端约束作用,结构整体性差,不利于抗震,同时会增大板梁 结构的跨中弯矩,材料不能充分利用。而“插筋+垂直施工缝”连接中施工缝留置在墙体与 板梁结合面,该处剪力最大,不满足“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处”的原则(留置位置 不合理),板梁插筋要穿过墙体模板造成模板损坏和施工不便,施工缝缝面处理质量不易控 制,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易形成薄弱面,影响结构的可靠性。因此,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电站厂房墙体与板梁分期浇筑的连接方法,包括先浇混凝土墙体(1)与后浇梁(2)和后浇板(3)连接并形成施工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一种水电站厂房板梁预留插筋结构,该预留插筋结构通过设置在所述先浇混凝土墙体(1)上的槽型结构锚入先浇混凝土墙体(1)中,然后再将该预留插筋与后浇梁(2)和后浇板(3)浇筑成为整体,从而将板梁与先浇混凝土墙体(1)之间的施工缝向墙体内部前移至槽型结构中形成凹槽型施工缝面,避免了该施工缝在剪力最大的墙体与板梁结合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宏,后开祥,覃丽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