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掺杂稀土元素获得中子防护面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5703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掺杂稀土元素获得中子防护面料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a、先将纺织品经过电子束或等离子体预辐照处理,再将稀土纳米粉体接枝到处理过的纺织品上;或b、将纺织品中掺杂稀土纳米粉体或稀土盐类,经过电子束或等离子体共辐照纺织品上;(2)最后进行焙烘即可获得中子防护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掺杂稀土元素获得柔性的稀土中子防护面料,对慢中子、热中子、中能中子防护有效,尤其对快中子防护明显有效。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稀土元素接枝到纺织品上,实现柔性的中子防护,对解决中子辐射防护问题和提升纺织品和稀土附加值都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子防护面料,具体地指一种。
技术介绍
在化石能源日益危机的情况下,发展清洁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潮汐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只能作为补充能源。核能才是未来的主要能源。因此,核能防护,特别是人员防护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在辐射的防护中,中子的防护是比较难的技术,原因是中子不带电,同电子几乎不作用,不容易被物质阻挡,防护困难。纤维织物类屏蔽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如今已有很多种类型的织物类屏蔽材料,且多用于制备辐射防护服。上世纪80年代初,前苏联科研人员用粘胶纤维织物·为对象,通过对聚丙烯腈接枝,然后用硫化钠溶液处理接枝共聚材料,最后用醋酸铅溶液处理被改性的织物来制成防护服,此防护服屏蔽效果好,但工艺较复杂,制取难度大。日本研制成的离子交换型防中子辐射纤维是将硼、锂或其它屏蔽物质的离子吸附在纤维上,从而使纤维具有中子辐射屏蔽功能。由于吸附量有限、且洗涤时极易脱落,故屏蔽效果较差。后来日本又对原来的技术进行改进,使离子交换纤维吸附锂或硼的化合物,从而提高了织物中子屏蔽率。在已知的国外各种防中子辐射纤维中,以日本东丽公司的研制水平为最佳。它采用复合纺丝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掺杂稀土元素获得中子防护面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a、先将纺织品经过电子束或等离子体预辐照处理,再将稀土纳米粉体接枝到处理过的纺织品上;?或b、将纺织品中掺杂稀土纳米粉体或稀土盐类,经过电子束或等离子体共辐照纺织品上;所述稀土纳米粉体为氧化镧、氧化钇、氧化钕、氧化镨或氧化钆的纳米粉体,所述稀土盐类为镧、钇、钕、镨、钆的硫酸盐或硝酸盐;(2)最后进行焙烘即可获得中子防护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瑜杨杰于旻荣苏正夫蔡钢锋王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