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胎牛皮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4971 阅读:3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胎牛皮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将胎牛皮依次经过主浸水、涂灰、浸灰、脱灰、软化、浸酸及鞣制处理,其中,所述涂灰液包含水、硫化钠、硫氢化钠、浸灰助剂与淀粉,所述浸灰液包含水、多元混合碱、浸灰酶、硫化钠与浸灰助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涂灰工序中通过加入浸灰助剂及淀粉,调整硫化钠的浓度,可加强对皮张胎纹的处理效果,利于得到平整的皮面,增加皮面的洁净度,同时,浸灰过程中多元混合碱可代替石灰与浸灰酶共同作用,有助于分散胶原纤维及打开纤维束;本发明专利技术涂灰及浸灰工序中无需加入石灰,避免了石灰带来的成本高、污染严重及设备腐蚀的问题;再次,胎牛皮皮面娇嫩敏感,无需加入石灰可避免其造成的粒面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皮革加工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未经加工的生皮原料皮主要由胶原纤维、纤维蛋白、弹性纤维、竖毛肌等成分构成,其干燥后变硬,失去挠曲性及柔软性,易折断,遇高温易收缩,需对其进行制革处理。制革是除去生皮的毛和非胶原纤维等,使真皮层胶原纤维适度松散、固定和强化,再加以整理等一系列化学(包括生物化学)、机械处理。制革加工过程中需要在保护和打开胶原纤维的基础上,尽可能除去其他非胶原纤维物质,而浸灰处理可达到此目的。浸灰处理的重要性早已被制革行业普遍认同,即“好皮处在灰缸里”,浸灰的效果 直接影响着制革后续工序的进行和成革的质量性能。在制革加工过程中,胶原纤维如果不经处理就进行鞣制,成品革就会出现身骨僵硬、粒面粗糙、生长纹明显、延伸率低、弯曲时易出现断面和裂面现象等,因此,必须要将胶原纤维的结构进行适度松散,以便得到性能优良、手感丰满柔软、不松面、不裂面的成品革。而对于非胶原纤维物质的去除也同样重要,其包括有各种粘蛋白、类粘蛋白、弹性纤维和竖毛肌等,此类物质的存在会妨碍制革加工过程中化学物质向皮内的渗透。传统的浸灰工艺中均需加入石灰作为基础的化工原料。石灰对胶原纤维具有非常强的分散能力,可彻底将纤维打开,以保证成品革的手感和丰满度,也不会对皮本身造成较大的损伤。但石灰的使用同时会带来以下问题皮张对石灰吸收利用率较低,需加入至少皮张重量的20%的石灰才能达到制革的要求;使用后的石灰绝大多数会悬浮在水中,形成大量的污泥,污染严重,给污水处理造成困难;浸灰工艺需在转鼓设备中完成,而石灰石是一种强碱,会对设备造成腐蚀;皮张在浸灰工序中会形成碱膨胀,厚度可达3倍以上,导致粒面脆弱及敏感,而石灰易在转鼓上形成硬度较大的钙斑,增加皮张粒面损伤的风险;为防止皮张在处理后期出现灰斑、染色不均等问题,需在后期进行脱灰处理,将石灰全部除去,此步骤中需引入价格较高的脱灰剂,增加了生产加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该处理方法中无需加入石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将胎牛皮依次经过以下步骤A)主浸水;B)涂灰加入涂灰液对主浸水处理后的胎牛皮进行涂灰处理;所述涂灰液包含水、硫化钠、硫氢化钠、浸灰助剂与淀粉;所述水、硫化钠、硫氢化钠、浸灰助剂、淀粉与胎牛皮的质量比为(50 100) (3. 2 3. 8) (2. 2 2. 85) :(1. 5 3) :(0. 09 0. 12) :100 ;C)浸灰加入浸灰液对涂灰处理后的胎牛皮进行浸灰处理;所述浸灰液包含水、多元混合碱、浸灰酶、硫化钠与浸灰助剂;所述水、多元混合碱、浸灰酶、硫化钠、浸灰助剂与胎牛皮的质量比为(150 250) :(0. 8 1. 5) (0. 05 O. 2) :(0. 3 O. 8) :(1 2) :100 ;所述多元混合碱为浙江盛汇化工有限公司的盛力可LR ;D)脱灰;E)软化;F)浸酸;G)鞋制。优选的,所述主浸水具体为加入水、浸水助剂与杀菌剂对胎牛皮进行主浸水处理,所述水、浸水助剂、杀菌剂与胎牛皮的质量比为(8(Tl50) :(0. 15 O. 25) (0. 15 O. 3) :100 ;所述浸水助剂为购自海宁但思腾贸易公司的Prospread Ge。优选的,所述脱灰具体为加入水、硫酸铵与脱灰剂对浸灰处理后的胎牛皮进行脱灰处理,所述水、硫酸铵、 脱灰剂与胎牛皮的质量比为(120 250) (0. 8 1. 5) :(0.8 1. 5) 100o优选的,所述硫酸铵与脱灰剂均分成3飞份进行添加。优选的,所述软化具体为加入水与软化酶对脱灰处理后的胎牛皮进行软化处理,所述水、软化酶与胎牛皮的质量比为(120 250) (0. 2 O. 6) 100o优选的,所述浸酸具体为·加入水、氯化钠、多元有机酸、甲酸与硫酸对软化处理后的胎牛皮进行浸酸处理,所述水、氯化钠、多元有机酸、甲酸、硫酸与胎牛皮的质量比为(5(Γ120) :(8 12) (O. 5^1. 5) (0. 3^0. 6) (0. 2^0. 5) :100,所述多元有机酸为德瑞皮革化料公司的SELLATAN PA。优选的,所述鞣制具体为加入水、铬粉、小苏打、甲酸钠与防霉剂对浸酸处理后的胎牛皮进行鞣制处理,所述水、铬粉、小苏打、甲酸、防霉剂与胎牛皮的质量比为(8(Γ150): (7 10) (1. 4 2. 2) (0. 5 I) :(0· Γθ. 3) 100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该方法将胎牛皮依次经过主浸水、涂灰、 浸灰、脱灰、软化、浸酸及鞣制处理,其中,所述涂灰液包含水、硫化钠、硫氢化钠、浸灰助剂与淀粉,所述水、硫化钠、硫氢化钠、浸灰助剂、淀粉与胎牛皮的质量比为(5(Γ100) (3. 2 3. 8) (2. 2 2. 85) (1. 5 3) :(0· 09 O. 12) : 100,所述浸灰液包含水、多元混合碱、浸灰酶、硫化钠与浸灰助剂,所述水、多元混合碱、浸灰酶、硫化钠、浸灰助剂与胎牛皮的质量比为(150 250) :(0· 8 1. 5) (0. 05 O. 2) :(0. 3 O. 8) :(I 2) :100 ;所述多元混合碱为浙江盛汇化工有限公司的盛力可LR。与现有技术中的浸灰工艺相比,首先,本专利技术在涂灰工序中通过浸灰助剂及淀粉的加入,可调整涂灰液的波美度和粘稠度,通过调整硫化钠的浓度,可加强对皮张胎纹的处理效果,利于得到平整的皮面,增加皮面的洁净度,同时,浸灰过程中多元混合碱盛力可LR可代替石灰与浸灰酶共同作用,有助于分散胶原纤维及打开纤维束; 其次,本专利技术涂灰及浸灰工序中无需加入石灰,避免了石灰带来的成本高、污染严重及设备腐蚀的问题;再次,胎牛皮皮面娇嫩敏感,无需加入石灰可避免其造成的粒面损伤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后的胎牛皮纵向拉伸强度为28. 5 32kg/ cm,纵向撕裂强度为9· 5^11. 5kg,横向拉伸强度为23. 5^26. 5kg/cm,横向撕裂强度为6. 5 9. 5kg。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将胎牛皮依次经过以下步骤A)主浸水;B)涂灰,加入涂灰液对主浸水处理后的胎牛皮进行涂灰处理;所述涂灰液包含水、硫化钠、硫氢化钠、浸灰助剂与淀粉,所述水、硫化钠、硫氢化钠、浸灰助剂、淀粉与胎牛皮的质量比为(50 100) (3. 2 3. 8) (2. 2 2. 85) :(1. 5 3) :(0. 09 0. 12) :100 ;C)浸灰加入浸灰液对涂灰处理后的胎牛皮进行浸灰处理;所述浸灰液包含水、多元混合碱、浸灰酶、硫化钠与浸灰助剂,所述水、多元混合碱、浸灰酶、硫化钠、浸灰助剂与胎牛皮的质量比为(15(T250)(0. 8 1. 5) (0. 05 0. 2) (0. 3 0. 8) :(I 2) :100 ;所述多元混合碱为浙江盛汇化工有限公司的盛力可LR ;D)脱灰;E)软化;F)浸酸;G)鞣制。所述胎牛皮的获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胎牛皮为出生后I个月内剥下来的牛皮,其经过生皮分选、割腿、预浸水及预除肉后得到的皮张。其中,所述生皮分选、割腿、预浸水及预除肉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 方法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所述主浸水具体为加入水、浸水助剂与杀菌剂对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胎牛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胎牛皮依次经过以下步骤:A)主浸水;B)涂灰:加入涂灰液对主浸水处理后的胎牛皮进行涂灰处理;所述涂灰液包含水、硫化钠、硫氢化钠、浸灰助剂与淀粉;所述水、硫化钠、硫氢化钠、浸灰助剂、淀粉与胎牛皮的质量比为(50~100):(3.2~3.8):(2.2~2.85):(1.5~3):(0.09~0.12):100;C)浸灰:加入浸灰液对涂灰处理后的胎牛皮进行浸灰处理;所述浸灰液包含水、多元混合碱、浸灰酶、硫化钠与浸灰助剂;所述水、多元混合碱、浸灰酶、硫化钠、浸灰助剂与胎牛皮的质量比为(150~250):(0.8~1.5):(0.05~0.2):(0.3~0.8):(1~2):100;所述多元混合碱为浙江盛汇化工有限公司的盛力可LR;D)脱灰;E)软化;F)浸酸;G)鞣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雪伟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