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及回收利用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376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来自反应器的排放液体和/或来自丙烯回收单元的放火炬烃类排放到液体存放装置中静置;2)将液体存放装置中经静置后得到的上层液体送入蒸发器中汽化,蒸发器中的温度控制在65℃~85℃;3)将蒸发器得到的气体送入洗涤塔进行水洗、冷凝,将得到的烃类冷凝液收集到位于洗涤塔塔顶的回收容器中缓冲、冷却;4)而后将回收容器中的液体送入脱水塔中脱水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设计简单,但却能起到完全除去杂质、有效回收烃类的效果,投资少,能耗低,回收率高,环保效应明显。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装置尾气的回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流程简单、回收效果好的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及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丙烯聚合工艺中所用的原料丙烯含有少量烷烃,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同时在反应聚合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氢气(另一种反应原料,用于调节聚合物分子量大小)与丙烯反应生成丙烷的副反应,以上这些烷烃不参与反应,在反应器中会逐步富集,当烷烃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影响聚台反应的进行。在正常操作工况下,聚丙烯生产装置的反应器循环气中,丙烷浓度需控制在5 25mol%以下。为确保反应器中烷烃含量保持在规定范围,需按I 3t/h (依牌号不同而不·同)的排放速率长期外排液相;另一方面,反应器随聚合物外排的烃类物质经尾气系统(PRU膜回收系统)后,仍有部分烃类(约0. 3 2. Ot/h)排往火炬。来自反应器及排放气回收系统的外排液相中含有大量的有用烃类,回收价值可观,但是因为含有聚合物细粉及易燃易爆的烷基铝,所以目前现有技术中,该股排放气不能回收利用,而是直接放入火炬燃烧,这既造成装置物耗增加,也带来环保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针对聚丙烯生产过程中尾气的回收利用技术,如公开号为CN101357289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间歇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火炬气回收工艺,该方法采用膜回收法,投资大,膜回收提浓而不提纯,仍有部分烃类气放火炬,该方法适用反应器出来的大量烃类的初级回收,不能做到彻底回收。公开号为CN1450101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本体法聚丙烯生产中丙烯气体回收装置及工艺,该方法包括尾气压缩冷凝系统、真空回收系统和膜分离系统三大块,该方法流程、投资大,只适用反应器出来的大量烃类的初级回收,不适用于少量火炬气的回收。以上这些现有技术的回收利用工艺,工艺流程复杂,烃类的回收利用率不高。由此可见,研究出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的尾气回收利用技术,能够以简单地工艺流程处理聚丙烯生产装置的排放液,使之得到最大程度地回收利用,这是本领域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通过简单的工艺流程,使得所得液相组分满足裂解分离装置的要求,能够返送回裂解分离装置后重新利用。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将来自反应器的排放液体和/或来自丙烯回收单元的放火炬烃类排放到液体存放装置中静置;2)将液体存放装置中经静置后得到的上层液体送入蒸发器中汽化,蒸发器中的温度控制在65 °C 85 °C ;3)将蒸发器得到的气体送入洗涤塔进行水洗、冷凝,将得到的烃类冷凝液收集到位于洗涤塔塔顶的回收容器中缓冲、冷却;4)而后将回收容器中的液体送入脱水塔中脱水干燥。优选地,步骤I)中,静置的时间为25分钟 50分钟。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洗涤塔采用加入过量的工业水对气体进行水洗。优选地,步骤3)中,洗涤塔中的压力为1. 5 2. 5MPa、温度为55°C 75°C。 优选地,液体经步骤4)脱水干燥后送入裂解装置进行裂解。优选地,还包括将来自液体存放装置中以及洗涤塔的冷凝器中的不凝尾气混合并排入火炬系统的步骤。优选地,还包括将洗涤塔的洗涤水以及回收容器底部的游离水收集到废水罐,然后分批排放到油水分离池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液体存放装置,用于接收来自反应器的排放液体和/或来自丙烯回收单元的放火炬烃类;蒸发器,与液体存放装置连接,用于对经液体存放装置静置的液体进行汽化洗涤塔,与蒸发器连接,用于对蒸发器得到的蒸汽进行水洗、冷凝;所述洗涤塔的塔顶还连接一回收容器,所述回收容器用于对来自蒸发器的烃类冷凝液进行缓冲、冷却;脱水塔,与回收容器连接,用于对经回收容器缓冲、冷却的液体进行脱水、干燥。优选地,所述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一废水罐,分别与洗涤塔底部以及回收容器底部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洗涤塔底部的洗涤水以及来自回收容器底部的游离水。优选地,所述脱水塔中设置有分子筛干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先使用静置、蒸发汽化的方式有效脱除液相中的固体物,然后再用水洗方式除去气体中的烷基铝,再将气体冷凝、干燥得以回收,流程设计简单,但却能起到完全除去杂质、有效回收烃类的效果,投资少,能耗低,回收率高,环保效应明显。本专利技术的回收利用方法,由于流程设计合理、独特,可将聚烯烃工艺中的碳三以上组分完全精制分离,有效去除排放液中夹带的烷基铝及固体物,使得859^95%的烃类得以回收,精制后的液相组分可返回裂解装置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聚丙烯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提供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的尾气回收利用方法,先采用静置、蒸发汽化的方式有效脱除液相中的固体物,再用水洗的方式除去烷基铝,而后冷凝、冷却、干燥,得到能够进入裂解装置处理的精制液相组分,使聚烯烃工艺中的碳三以上组分完全精制分离,完全去除杂质,烃类得到有效回收。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示出本实施例的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系统,本实施例是针对某二十万吨气相法聚丙烯工艺装置的尾气处理。本实施例的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液体收集罐1、与液体收集罐I连接的蒸发器2、与蒸发器2连接的洗涤塔3、与洗涤塔3塔顶连接的回收罐4、与回收罐4连接的脱水塔5、分别与洗涤塔底部及回收罐底部连接的废水罐6。其中,洗涤塔3上部设有冷凝器(图中未标出),脱水塔5中设有分子筛干燥器。 其中,液体收集罐I用于接收排放液体,使排放液体在此罐中静置,起到缓冲、沉降固体颗粒的作用,经液体收集罐静置一段时间后,排放液体中的固体颗粒沉在底部,便于进一步的分离;其中,蒸发器2 —端与液体收集罐I连接,另一端与洗涤塔的下方连接;排放液体进入液体收集罐I后,在液体收集罐I中静置一定时间,固体颗粒沉淀到底部,将上层液体送入蒸发器2中,在蒸发器2中汽化;其中,洗涤塔3用于对蒸发器2汽化得到的气体进行水洗、冷凝,通过水洗去除烷基招;其中,回收罐4 一端与洗涤塔的顶部连接,用于收集洗涤塔冷凝后得到的烃类液体,使烃类液体能够得以缓冲、冷却;脱水塔5 —端与回收罐4连接,用于对来自回收罐的烃类液体进行脱水、干燥,干燥后的丙烷送入裂解装置,通过裂解装置裂解成丙烯。废水罐6分别与洗涤塔3底部以及回收罐4底部连接,用于收集洗涤塔的洗涤水以及回收罐底部的游离水,将这些废水分批排放到一油水分离池中。依据上述的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系统以及结合图1,下面对本实施例的聚丙烯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静置接收来自第一和第二反应器的排放液体A (循环气中丙烷浓度约15mol%,流量I 2. 5t/h),以及来自膜回收单元的放火炬气B(约0. 5 1. 5t/h),先排放至液体收集罐1,在液体收集罐I中留存一定的时间,起缓冲、静置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丙烯生产装置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来自反应器的排放液体和/或来自丙烯回收单元的放火炬烃类排放到液体存放装置中静置;2)将液体存放装置中经静置后得到的上层液体送入蒸发器中汽化,蒸发器中的温度控制在65℃~85℃;3)将蒸发器得到的气体送入洗涤塔进行水洗、冷凝,将得到的烃类冷凝液收集到位于洗涤塔塔顶的回收容器中缓冲、冷却;4)而后将回收容器中的液体送入脱水塔中脱水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立良陈卓立曾芳勇许多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