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一步合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3318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一步合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摩尔比为1:1.2~1.8的芳樟醇和乙酸酐的反应混合物及催化剂投入酯化反应釜进行酯化反应,在所述酯化反应过程中不断从所述酯化反应釜分离排出生成的乙酸,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芳樟酯;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同时发生异构反应生成香叶醇/橙花醇,香叶醇/橙花醇又自然地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反应时间为16~24小时,经所述酯化反应得到的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的混合物出料后经水洗、精馏,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合成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的方法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松脂深加工
,尤其是一种以芳樟醇和乙酸酐为原料,同时合成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乙酸芳樟酯具有类似香柠檬、薰衣草等香精油的幽雅持久的香气,被广泛应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化妆品香精、皂用香精、食品香精等;乙酸橙花酯/乙酸香叶酯具有清甜的香柠檬果香及甜润的玫瑰、薰衣草样香气,也是配制玫瑰、橙花、桂花等型香精的主要材料。目前已公开报导的合成乙酸芳樟酯的方法是利用芳樟醇和乙酸酐经酯化反应,根据催化剂的不同分为酸催化法和碱催化法。酸催化法是以磷酸、对甲苯磺酸、固体酸、强酸性树酯等为催化剂。碱催化法一般采用碳酸盐、无水乙酸钠、甲氨基吡啶等为催化剂。而现有技术中乙酸橙花酯/乙酸香叶酯的合成,是利用橙花醇或香叶醇和乙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制备,采用的催化剂有浓硫酸、固体超强酸、强酸性的离子交换树酯和分子筛等。乙酸芳樟酯和乙酸橙花酯或乙酸香叶酯常在配制单一的香精制品中混合使用,分开合成,工序复杂,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乙酸芳樟酯和乙酸橙花酯/乙酸香叶酯分开合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摩尔比为1:1. 2 1. 8的芳樟醇和乙酸酐的反应混合物及催化剂投入酯化反应釜进行酯化反应,所述酯化反应的反应压力为-O. 07 Mpa -O. 09Mpa,反应温度为90 120°C,在所述酯化反应过程中不断从所述酯化反应釜分离排出生成的乙酸,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芳樟酯;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同时发生异构反应生成香叶醇/橙花醇,香叶醇/橙花醇又自然地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反应时间为16 24小时,经所述酯化反应得到的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的混合物出料后经水洗、精馏,即得;所述催化剂采用铬衍生物或钥衍生物或钨衍生物或钒衍生物,所述催化剂占所述反应混合物总质量的O. 2% O. 5%。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可以是所述反应混合物包括摩尔比为1:1. 5的芳樟醇和乙酸酐;所述催化剂占所述反应混合物总质量的O. 3% ;所述催化剂采用铬的衍生物或钥的衍生物;所述酯化反应的反应压力为-O. 07 Mpa -O. 09Mpa,反应温度为IOO0C- 110°C,反应时间为20小时。进一步的所述酯化反应釜为塔式酯化反应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芳樟醇和乙酸酐为原料,通过酯化/异构反应,即在反应过程中一部分芳樟醇与乙酸酐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芳樟酯,同时一部分芳樟醇发生异构反应,生成橙花醇或香叶醇后又与乙酸酐酯化生成乙酸橙花酯/乙酸香叶酯,因此酯化产物是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的混和物,本专利技术可以利用芳樟醇一步法同时合成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两种产品,使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的混和物的加工工序大大简化,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用本方法合成I吨的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混合物产品,按以下步骤操作在塔式酯化反应釜中将摩尔比1:1. 2的芳樟醇和乙酸酐混合后,即O. 8吨的芳樟醇和O. 636吨的乙酸酐,再加入O. 002872吨的铬衍生物作为催化剂,即铬衍生物占所述反应 混合物总质量的O. 2%,在反应压力为-O. 07Mpa,反应温度为110°C 120°C的情况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时间大约为24小时。在反应过程中不断从所述酯化反应釜分离排出生成的乙酸,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芳樟酯;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同时发生异构反应生成香叶醇/橙花醇,香叶醇/橙花醇又自然地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酯化反应结束后继续减压蒸馏快速回收未反应完全的乙酸酐,所述酯化反应的产物出料经水洗、精馏即可得到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两种产品。其中原料芳樟醇含量96. 0%,所述酯化反应的产物经气相色谱分析芳樟醇2. 5%、乙酸芳樟酯31. 5%、乙酸橙花酯20. 1%、乙酸香叶酯36. 8%。转化率97. 4%,选择性94. 5%。。实施例二 用本方法合成I吨的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混合物产品,按以下步骤操作在塔式酯化反应釜中将摩尔比1:1. 8的芳樟醇和乙酸酐混合后,即O. 8吨的芳樟醇和O. 954吨的乙酸酐,再加入O. 00877吨的钥衍生物作为催化剂,即铬衍生物占所述反应混合物总质量的O. 5%,在反应压力为-O. 08Mpa,反应温度为100°C 110°C的情况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时间大约为16小时。在反应过程中不断从所述酯化反应釜分离排出生成的乙酸,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芳樟酯;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同时发生异构反应生成香叶醇/橙花醇,香叶醇/橙花醇又自然地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酯化反应结束后继续减压蒸馏快速回收未反应完全的乙酸酐,所述酯化反应的产物出料经水洗、精馏即可得到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两种产品。其中原料芳樟醇含量96. 0%,酯化粗产物经气相色谱分析芳樟醇2. 8%、乙酸芳樟酯29. 3%、乙酸橙花酯20. 8%、乙酸香叶酯38. 4%。转化率97. 1%,选择性95. 0%。实施例三 用本方法合成I吨的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混合物产品,按以下步骤操作在塔式酯化反应釜中将摩尔比1:1. 5的芳樟醇和乙酸酐混合后,即O. 8吨的芳樟醇和O. 795吨的乙酸酐,再加入O. 004785吨的钨衍生物作为催化剂,即铬衍生物占所述反应混合物总质量的O. 3%,在反应压力为-O. 09Mpa,反应温度为90°C 110°C的情况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时间大约为20小时。在反应过程中不断从所述酯化反应釜分离排出生成的乙酸,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芳樟酯;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同时发生异构反应生成香叶醇/橙花醇,香叶醇/橙花醇又自然地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酯化反应结束后继续减压蒸馏快速回收未反应完全的乙酸酐,所述酯化反应的产物出料经水洗、精馏即可得到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两种产品。其中原料芳樟醇含量96. 0%,酯化粗产物经气相色谱分析芳樟醇3. 3%、乙酸芳樟酯34. 5%、乙酸橙花酯19. 2%、乙酸香叶酯35. 6%。转化率96. 6%,选择性96. 3%。实施例四 用本方法合成I吨的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混合物产品,按以下步骤操作在塔式酯化反应釜中将摩尔比1:1. 5的芳樟醇和乙酸酐混合后,即O. 8吨的芳樟醇和O. 795吨的乙酸酐,再加入O. 004785吨的钒衍生物作为催化剂,即铬衍生物占所述反应混合物总质量的O. 3%,在反应压力为-O. 09Mpa,反应温度为90°C 110°C的情况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时间大约为20小时。在反应过程中不断从所述酯化反应釜分离排出生成的乙酸,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芳樟酯;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同时发生异构反应生成香叶醇/橙花醇,香叶醇/橙花醇又自然地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一步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摩尔比为1:1.2~1.8的芳樟醇和乙酸酐的反应混合物及催化剂投入酯化反应釜进行酯化反应,所述酯化反应的反应压力为?0.07?Mpa~?0.09Mpa,反应温度为90~120℃,在所述酯化反应过程中不断从所述酯化反应釜分离排出生成的乙酸,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芳樟酯;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芳樟醇同时发生异构反应生成香叶醇/橙花醇,香叶醇/橙花醇又自然地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反应时间为16~24小时,经所述酯化反应得到的乙酸芳樟酯和乙酸香叶酯/乙酸橙花酯的混合物出料后经水洗、精馏,即得;所述催化剂采用铬衍生物或钼衍生物或钨衍生物或钒衍生物,所述催化剂占所述反应混合物总质量的0.2%~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军黄宇平吴明慧董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