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浊度海水的净化方法,首先设计由进水管、海水泵、沉降池、膜过滤池、曝气膜、空气泵、真空泵、储水装置、排泥管、曝气装置、连接管构成的净化装置。经海水泵将海水通过进水管抽取进入沉降池,添加三氯化铁溶液进行絮凝沉降,沉降后的海水由连接管流入膜过滤池,通过空气泵对池中海水进行微曝气,海水经过曝气膜过滤后由顶部真空泵抽出,至储水装置储存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集成了生化、过滤和消毒三重功能,同时曝气和负压过滤又抑制了膜污染的形成,可以有效降低净化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去除海水中微污染有机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便,装置设计合理,净化时间短,成本低,净化海水质量高,适于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海水净化领域,涉及一种高浊度海水的净化方法,适用于高浊度海水的净化场合。
技术介绍
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淡水仅占2. 5%,海水占97. 5%。海水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技术,向大海要水、要资源,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目前,大陆引水工程部分缓解了沿海海岛的淡水压力,区域内降水的收集工程建设也将成为一种重要手段。但是这些工程存在要么水价高、要么水质差等多种问题,因此, 海水代替淡水直接利用是沿海海岛地区需要重点发展的技术。比较而言,国内部分沿海地区海水代替带水的直接利用技术与规模却远远落后与香港等其他临海地区,这种现状,与当地的产业特征海水代替淡水直接利用的复杂性有关,比如,区域内缺乏大型化工、电厂、钢铁工业,将海水直接用于工业冷却水缺乏行业基础;大生活用水(如冲厕等)缺乏供水排水的市政基础设施;海域内的高浊度海水水质也增加了海水的直接利用的技术难度。因此,结合沿海地区的产业和海水特征,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推广意义的高浊度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示范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浊度海水的净化方法,该方法净化时间短,成本低,净化海水质量高。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设置净化装置,由进水管、海水泵、沉降池、膜过滤池、曝气膜、空气泵、真空泵、储水装置、排泥管、曝气装置、连接管构成,进水管通过海水泵连接沉降池,沉降池通过连接管与膜过滤池连接,曝气膜设置在滤池内,膜过滤池底部安装曝气装置,通过空气泵进行曝气处理,膜过滤池通过真空泵连接储水装置,排泥管并列连接沉降池和膜过滤池。2.絮凝沉降高浊度海水通过进水管经海水泵抽取后,进入沉降池,添加10-30ppm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进行絮凝沉降,沉降后的污泥经排泥管排出。3.曝气膜处理沉降后的海水由连接管流入膜过滤池,通过空气泵对池中海水进行微曝气,污泥杂质由膜过滤池部的排泥管排出,海水经过曝气膜的层层过滤处理,由顶部真空泵抽出。4.净化水储存曝气后海水由顶部真空泵负压抽吸将海水过滤,抽至储水装置储存备用。所述曝气膜材料为抗污染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截流分子量为3-8万道尔顿。所述储水装置选用储水池或储水罐。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方法在高浊度海水净化场合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集成了生化、过滤和消毒三重功能,同时曝气和负压过滤又抑制了膜污染的形成,可以有效降低净化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去除海水中微污染有机物。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便,装置设计合理,净化时间短,成本低,净化海水质量高,适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 一种高浊度海水的净化方法,1.首先设置净化装置,该装置由进水管1、海水泵2、沉降池3、膜过滤池4、曝气膜5、空气泵6、真空泵7、储水装置8、排泥管10、曝气装置11、连接管12构成。进水管I通过海水泵2连接沉降池3,沉降池3通过连接管12与膜过滤池4连接,曝气膜5设置在滤池4内,膜过滤池4底部安装曝气装置11,通过空气泵6进行曝气处理,膜过滤池4通过真空泵7连接储水装置8,排泥管10并列连接沉降池3和膜过滤池4。(参见图1)。2.絮凝沉降高浊度海水通过进水管I经海水泵2抽取后,进入沉降池3,添加10-30ppm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进行絮凝沉降,沉降后的污泥9经排泥管10排出。3.曝气膜处理沉降后的海水由连接管12流入膜过滤池4,通过空气泵6对池中海水进行微曝气,污泥杂质由膜过滤池4底部的排泥管10排出,海水经过曝气膜5的层层过滤处理,由顶部真空泵7抽出。4.净化水储存曝气后海水由顶部真空泵7负压抽吸将海水过滤,抽至储水装置8储存备用。所述曝气膜5材料为抗污染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截流分子量为3万道尔顿。所述储水装置8选用储水池或储水罐。净化后的水质达到浊度、细菌等指标可以达到优于自来水的水平,可以直接用于海产品加工中解冻和清洗等过程。表I是原海水水质与净水后水质比较结果。 表I ■海水水Ji与靡水后水·比较I|Λ S丨cod丨大Λ菌森大肠菌· |ρΗI无机寬1-S厦 C NTU) ^111S I) {个.L) (个 UCmgX) β .................5S5 05 >"15000 >30006M 5 Πθ 藥ft水 102<1000 <10007 00.5 29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的装置及方法,进行高浊度海水净化。其中所述曝气膜5材料为抗污染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截流分子量为8万道尔顿。净化后的水质达到浊度、细菌等指标可以达到优于自来水的水平,可以直接用于海产品加工中解冻和清洗等过程。表2是原海水水质与净水后水质比较结果。权利要求1.一种高浊度海水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I)设置净化装置,由进水管(I)、海水泵(2)、沉降池(3)、膜过滤池(4)、曝气膜(5)、空气泵(6)、真空泵(7)、储水装置(8)、排泥管(10)、曝气装置(11)、连接管(12)构成,进水管(I)通过海水泵(2)连接沉降池(3),沉降池(3)通过连接管(12)与膜过滤池(4)连接,曝气膜(5 )设置在滤池(4 )内,膜过滤池(4 )底部安装曝气装置(11),通过空气泵(6 )进行曝气处理,膜过滤池(4)通过真空泵(7)连接储水装置(8),排泥管(10)并列连接沉降池(3) 和膜过滤池(4);(2 )絮凝沉降高浊度海水通过进水管(I)经海水泵(2 )抽取后,进入沉降池(3 ),添加 10-30ppm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进行絮凝沉降,沉降后的污泥(9)经排泥管(10)排出;(3). 曝气膜处理沉降后的海水由连接管(12)流入膜过滤池(4),通过空气泵(6)对池中海水进行微曝气,污泥杂质由膜过滤池(4)底部的排泥管(10)排出,海水经过曝气膜(5)的层层过滤处理,由顶部真空泵(7)抽出;(4)净化水储存曝气后海水由顶部真空泵(7)负压抽吸将海水过滤,抽至储水装置 (8)储存备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浊度海水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膜(5)材料为抗污染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截流分子量为3-8万道尔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浊度海水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8) 选用储水池或罐。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高浊度海水净化场合应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浊度海水的净化方法,首先设计由进水管、海水泵、沉降池、膜过滤池、曝气膜、空气泵、真空泵、储水装置、排泥管、曝气装置、连接管构成的净化装置。经海水泵将海水通过进水管抽取进入沉降池,添加三氯化铁溶液进行絮凝沉降,沉降后的海水由连接管流入膜过滤池,通过空气泵对池中海水进行微曝气,海水经过曝气膜过滤后由顶部真空泵抽出,至储水装置储存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集成了生化、过滤和消毒三重功能,同时曝气和负压过滤又抑制了膜污染的形成,可以有效降低净化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去除海水中微污染有机物。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便,装置设计合理,净化时间短,成本低,净化海水质量高,适于广泛使用。文档编号C02F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浊度海水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设置净化装置,由进水管(1)、海水泵(2)、沉降池(3)、膜过滤池(4)、曝气膜(5)、空气泵(6)、真空泵(7)、储水装置(8)、排泥管(10)、曝气装置(11)、连接管(12)构成,进水管(1)通过海水泵(2)连接沉降池(3),沉降池(3)通过连接管(12)与膜过滤池(4)连接,曝气膜(5)设置在滤池(4)内,膜过滤池(4)底部安装曝气装置(11),通过空气泵(6)?进行曝气处理,膜过滤池(4)通过真空泵(7)连接储水装置(8),排泥管(10)并列连接沉降池(3)和膜过滤池(4);(2)絮凝沉降:高浊度海水通过进水管(1)经海水泵(2)抽取后,进入沉降池(3),添加10?30ppm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进行絮凝沉降,沉降后的污泥(9)经排泥管(10)排出;(3).曝气膜处理:沉降后的海水由连接管(12)流入膜过滤池(4),通过空气泵(6)对池中海水进行微曝气,污泥杂质由膜过滤池(4)底部的排泥管(10)排出,海水经过曝气膜(5)的层层过滤处理,由顶部真空泵(7)抽出;(4)净化水储存:曝气后海水由顶部真空泵(7)负压抽吸将海水过滤,抽至储水装置(8)储存备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刚,杨志坚,朱宝库,肖金星,王天明,李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