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限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237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文件限位机构,包括一第一导纸板、一第二导纸板、一连接转盘以及一切换元件。第一导纸板以及第二导纸板用以引导位于一进纸匣上的文件,且连接转盘用以使第一导纸板与第二导纸板于进纸匣上移动。切换元件提供两种操作模式予使用者选择,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文件限位机构,尤其涉及应用于自动馈纸装置的进纸匣的文件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自动馈纸装置与扫描装置搭配使用而形成自动扫描装置,以便于进行多张文件的自动扫描,或者自动馈纸装置可与列印装置搭配使用而形成自动列印装置。自动馈纸装置可馈送各种尺寸的文件,其中A4尺寸的文件最被广为使用。然而,自动馈纸装置的进纸匣上通常设置有一文件限位机构,用以于不同尺寸的文件被放置于进纸匣上的限制其文件位于进纸匣中央的位置,而避免文件被馈送时产生歪斜以造成扫描或列印不完整的情形。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文件限位机构设置于进纸匣上的结构示意图。文件限位机构2设置于应用于一自动馈纸装置的一进纸匣I上,而进纸匣I具有多个刻度10、11以及12,多个刻度10、11以及12设置于文件限位机构2的一第一侧,且多个刻度10、11以及12显露于进纸匣I的一外表面13上,其中多个刻度10、11以及12排列为一列,且其多个刻度中的第一刻度10对应于A6尺寸的文件,第二刻度11对应于A5尺寸的文件,而第三刻度12对应于A4尺寸的文件。文件限位机构2包括一第一导纸板20、一第二导纸板21以及一连接转盘22。第一导纸板20设置于进纸匣I上,其包括第一挡纸片201以及一第一齿条202,第一挡纸片201显露于进纸匣I的外表面13上,用以阻挡文件(未显示于图中)的一第一侦牝而第一齿条202设置于进纸匣I的一内表面14上,用以与连接转盘22接触。同样地,第二导纸板21设置于进纸匣I上且位于第一导纸板20的一侧,其包括第二挡纸片211以及一第二齿条212,第二挡纸片211显露于进纸匣I的外表面13上,用以阻挡文件的一第二侧,而第二齿条212设置于进纸匣I的内表面14上,用以与连接转盘22接触。连接转盘22设置于第一导纸板20以及第二导纸板21之间,用以分别与第一导纸板20的第一齿条202以及第二导纸板21的第二齿条212接触且互相啮合而使第一导纸板20以及第二导纸板21分别往不同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当第一导纸板20往一第一方向Dl移动时,由于连接转盘22的结构,使得第二导纸板21往与第一方向Dl相反的一第二方向D2移动,反之亦然。当使用者欲扫描一 A4尺寸的文件时,首先必须调整文件限位机构2,使其符合A4尺寸的文件,其步骤如下移动第一导纸板20,并利用肉眼使第一导纸板20对准于第三刻度12,另一方面,第二导纸板21因应第一导纸板20的移动而移动至相对应的位置。当使用者将A4尺寸的文件放置于文件限位机构2上,第一导纸板20的第一挡纸片201阻挡其文件的第一侧,且第二导纸板21的第二挡纸片211则阻挡文件的第二侧,而避免文件被歪斜地馈送。虽然现有文件限位机构2上具有多个刻度10、11以及12,以便于使用者于放置各种尺寸的文件的前可根据文件的尺寸以及多个刻度10、11以及12而调整第一导纸板20以及第二导纸板21的位置。但有许多使用者认为需要以肉眼确认刻度的位置并进行对准刻度的动作相当不便,因此市面上推出一种不需以肉眼对准刻度的文件限位机构。请同时参阅图2以及图3,图2为另一现有文件限位机构设置于进纸匣上的结构示意图,而图3另一现有文件限位机构的结构下视示意图。文件限位机构4设置于应用于一自动馈纸装置的一进纸匣3上,而进纸匣3具有多个刻度30、31以及32,多个刻度30、31以及32设置于文件限位机构4的一第一侧,且多个刻度30、31以及32显露于进纸匣3的一外表面33上,其中多个刻度30、31以及32排列为一列,且其多个刻度中的第一刻度30对应于A6尺寸的文件,第二刻度31对应于A5尺寸的文件,而第三刻度32对应于A4尺寸的文件。图3中,进纸匣3更包括多个凹槽35、36以及37,其设置于进纸匣3的一内表面34上,且多个凹槽的第一凹槽35的位置对应于第一刻度30的位置,多个凹槽的第二凹槽36的位置对应于第二刻度31的位置,而多个凹槽的第三凹槽37的位置对应于第三刻度32的位置。而文件限位机构4包括一第一导纸板40、一第二导纸板41以及一连接转盘42。第一导纸板40设置于进纸匣3上,其包括第一挡纸片401以及一第一齿条402,第一挡纸片401显露于进纸匣3的外表面33上,用以阻挡文件(未显示于图中)的一第一侧,而第一齿条402设置于进纸匣3的内表面34上,用以与连接转盘42接触。第二导纸板41设置于进纸匣3上且位于第一导纸板40的一侧,其包括第二挡纸片411、一第二齿条412以及一凸出部413,第二挡纸片411显露于进纸匣3的外表面33上,用以阻挡文件的一第二侧。第二齿条412设置于进纸匣3的内表面34上,用以与连接转盘42接触,且凸出部413接近于进纸匣3上的多个凹槽35、36以及37,并于第二导纸板41被移动时伸入多个凹槽35、36以及37中。连接转盘42设置于第一导纸板40以及第二导纸板41之间,用以分别与第一导纸板40的第一齿条402以及第二导纸板41的第二齿条412接触且互相啮合而使第一导纸板40以及第二导纸板41分别往不同的方向移动。当使用者欲扫描一 A4尺寸的文件时,同样地必须先调整文件限位机构4而使其符合A4尺寸的文件。首先使用者必须以肉眼判断对应于A4尺寸的第三刻度32的方向,并将第二导纸板41往第三刻度32所在的方向移动。于第二导纸板41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导纸板41的凸出部413伸入于对应于第三刻度32的第三凹槽37。另一方面,第一导纸板40因应第二导纸板41的移动而移动至相对应的位置,使得第一导纸板40的第一挡纸片401阻挡其文件的第一侧,且第二导纸板41的第二挡纸片411阻挡文件的第二侧而避免文件被歪斜地馈送。现有文件限位机构4借由其凸出部413伸入于多个凹槽35、36以及37中而固定第二导纸板41的位置,其可令使用者不需准确地以肉眼对准对应于各种尺寸的刻度。然而,现有文件限位机构4仅可使用于某些特定尺寸的文件(例如A4、A5以及A6尺寸的文件),而无法适用于非官方制定的尺寸(亦即A4、A5以及A6尺寸的文件)的文件。因此,需要一种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而进行操作模式切换的文件限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而进行操作模式切换的文件限位机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文件限位机构,应用于一自动馈纸装置的一进纸匣,该文件限位机构包括一第一导纸板,设置于该进纸匣上,用以引导一文件进入该自动馈纸装置,且该第一导纸板具有一延伸臂;一第二导纸板,设置于该第一导纸板的一第一侧且可往与该第一导纸板相反的方向移动,用以与该第一导纸板引导该文件进入该自动馈纸装置;一连接转盘,设置于该第一导纸板与该第二导纸板之间,用以分别与该第一导纸板以及该第二导纸板啮合而使该第二导纸板往相反于该第一导纸板的方向移动;以及一切换元件元件,设置于该进纸匣上,用以使该文件限位机构由一手动定位模式变更为一刻度定位模式或由该刻度定位模式变更为该手动定位模式,该切换元件包括一驱动部,具有一拨动钮且该拨动钮显露于该进纸匣上,该拨动钮用以被拨动而移动该切换元件;以及一定位部,具有多个凹槽以及一转动部,该转动部位于该定位部的一第二端且连接于该进纸匣,当该拨动钮被拨动时该定位部因应该驱动部的移动而摆动;其中当该延伸臂伸入该多个凹槽内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文件限位机构,应用于一自动馈纸装置的一进纸匣,其特征在于,该文件限位机构包括:一第一导纸板,设置于该进纸匣上,用以引导一文件进入该自动馈纸装置,且该第一导纸板具有一延伸臂;一第二导纸板,设置于该第一导纸板的一第一侧且能够往与该第一导纸板相反的方向移动,用以与该第一导纸板引导该文件进入该自动馈纸装置;一连接转盘,设置于该第一导纸板与该第二导纸板之间,用以分别与该第一导纸板以及该第二导纸板啮合而使该第二导纸板往相反于该第一导纸板的方向移动;以及一切换元件,设置于该进纸匣上,用以使该文件限位机构由一手动定位模式变更为一刻度定位模式或由该刻度定位模式变更为该手动定位模式,该切换元件包括:一驱动部,具有一拨动钮且该拨动钮显露于该进纸匣上,该拨动钮用以被拨动而移动该切换元件;以及一定位部,具有多个凹槽以及一转动部,该转动部位于该定位部的一第二端且连接于该进纸匣,当该拨动钮被拨动时该定位部因应该驱动部的移动而摆动;其中当该延伸臂伸入该多个凹槽内时,该文件限位机构处于该刻度定位模式,而当该延伸臂脱离于该多个凹槽时,该文件限位机构处于该手动定位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维燻
申请(专利权)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